上海要提前五年碳达峰 专家建议旧城改造也可作出贡献
全国两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上海市政府则承诺,将于2025年提前五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50年与美国同步进入碳中和发展新阶段。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海制定了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一些专家学者也就此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表示,为了实现这一举世瞩目的远大目标,上海除了重视五座新城低碳开发建设之外,更应该关注量大面广的老城、老区改造对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能力的贡献。
曾刚是于3月25日在中以(上海)创新园的“桃浦论坛”(SHANGHAI TOP FORUM)活动上提出上述观点,这次论坛主要聚焦“智创·转型·城市更新·美好生活”这一主题。
曾刚认为,上海拥有实现低碳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发展阶段高。从整体上看,上海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0%,重化工项目开始有序向外转移,上海炼铁、焦化、煤电生产能力持续降低,大大降低了碳排放压力。二是科创系统完善。上海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实力雄厚,科技成果丰硕,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完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为上海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此外,上海城市更新给力。在上海漕河泾、紫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仅重视产业的技术升级,而且特别关注绿化生态系统建设,通过建设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大幅提升了城市碳汇能力。上海桃浦智创城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的蓝(水)绿(地)交相辉映的中央绿地,必将大幅提高桃浦碳汇能力,为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大都市城市绿色改造、城市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桃浦智慧、桃浦方案、桃浦模式。
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孙娟院长则提出,上海的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可以借鉴北欧一些国家的经验,比如瑞典皇家海港城、挪威奥斯陆海港城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北港,都是旧城改造中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孙娟从城市更新的角度解析了城市更新转型三个阶段的主体:建筑、功能和人。她认为,第一个阶段注重建筑的改造,从国外的贫民窟改造到国内“三旧改造”都属于这一阶段;第二阶段,注重功能升级,方式更节制,设计更适度、优雅,更注重历史文化与文脉的保存,促进城市功能的复兴;第三阶段,建立在城市的再辨识度提升之上,关注从城市“人”的故事里来阅读城市更新带来的变化。
第三阶段的城市更新,体现了以人和人的价值观为导向的更新内涵。孙娟举例说,在这个阶段,很多人选择一块地区的生活和工作,是因为这里体现了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比如在这里可以实现个人的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体验,所以愿意购买这一地区的住宅,或者选择在这个区域就业。
孙娟举例认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海港城改造,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这里原来是斯德哥尔摩的工业港口区,作为当地政府2030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海港城将规划新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工业港口将被建造成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天然气工业区也将建设成拥有博物馆、音乐厅、展览馆、学校和图书馆的城市公共区域。
为达到“世界级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发展目标,皇家海港城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包括在2020年以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1.5吨每人(瑞典平均4.5吨每人);新建设的住宅建筑最大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于55千瓦时每平方米;在2030年以前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这些要求意味着不能大面积开发这个地区,包括所有垃圾分类和其他生活工作系统都有标准和要求。当时很多人有困惑,认为像这样的住宅区,位置很偏远,谁愿意选择来这里居住?孙娟说,后来发现这个地区的房价跟其他市中心区基本是一样的。这说明很多人选择这里,是选择了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这种生活方式为自豪。
孙娟相信,中国经历40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未来大家会寻找适合自己和个人价值观的城市风格,城市的改造和发展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指明方向。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面临哪些的机遇和挑战,又将如何去做?为此,2021年4月20-21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举办 以“同使命·谋创新·共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0P100颁奖典礼” ,诚邀业内人士前来共同深度探讨当前水泥及相关行业发展态势。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