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混凝土硬度提高3倍?科学家在废弃核电站里,发现了稀有材料

万象科学 · 2021-03-26 11:37

地震、海啸、台风乃至火山爆发,在我们眼里都是可怕的灾难。可对地球来说,这是它拥有活力的证明。地球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星球,人类的活动根本没法比。我们辛辛苦苦建造起来的高楼大厦,离开了人类的掌管。只要地球稍微活动一下,不出百年就有倒塌的风险。  

如果人类消失在地球上,各种建筑物除非是沉降到地下,否则都会被岁月的力量击垮。沉降到地下后,不见天日,不接触成分复杂的空气,还有保存下来的可能。的确,古代建筑使用的岩石和木材,比不了钢筋水泥。但钢筋水泥也不是金刚不坏的,气体和风,都会慢慢将它侵蚀,从僵硬变得脆弱,最终瓦解。  

钢筋混凝土结构大约在19世纪晚期才开始大规模利用,认识到它的优点后,现代建筑几乎都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硬度高,耐侵蚀,让它成了建造房屋的不二之选。然而它的使用寿命终究有限,比如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100年都够呛。  

日本的滨冈核电站,建造时采用的正是硅酸盐水泥,建造于1976年。后来被废弃了,连带着核电站周边地区都成了荒地。不过在2019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重新来到了滨冈核电站,他们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检测核电站建筑结构的变化情况。没想到外围的钢筋混凝土墙壁,没有丝毫变脆弱的迹象,强度反而增加了,至少是原来的3倍!  

这可真是件怪事,滨冈核电站废弃的时间差不多有10年,为什么强度不降反增?研究人员弄了一些样本,剥离后才发现,墙壁里已经不是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了,还出现了含铝的托贝莫来石。  

托贝莫来石的发现,是材料领域的一件大事,混凝土中的矿物质能够和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催生出托贝莫来石。其实在古代遗迹中,科学家也发现过托贝莫来石。古人对于水泥的利用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大约在公元1世纪,人们在修建港口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水泥了。  

在地中海沿岸,还有从古代一直保留下来的堤岸,经历了上千年的海水冲刷,丝毫没有崩溃的迹象。其坚硬程度已经超过了现代使用的混凝土,因为古人使用的水泥来自于大自然,他们把火山灰、石灰和一些含有铝和玻璃的岩石混合在一起,不论是强度还是弹性都会大幅提升。  

这些物质长期被海水侵蚀,内部物质会慢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含有钙、钠、钾的铝硅酸盐矿物,学名钙十字沸石。它又会继续生成含铝的托贝莫来石,堤岸便得到了全方位的强化。既然知道了托贝莫来石能够强化混凝土,我们是不是找到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一开始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想在混凝土中掺杂托贝莫来石,关键就在于需要精准控制好温度。可是想要制造托贝莫来石。就得把温度调高到70度以上,这个温度恰好是混凝土无法承受的,科学家无奈地选择放弃。  

唯有大自然的力量,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科学家通过蛛丝马迹,判断出核电站在运转时,墙壁受到干扰,温度一直维持在50度左右。打乱了硅离子和铝离子的排列,让它们进行了多次化学反应,才生成了含铝的托贝莫来石。  

它将本来应该变脆弱的墙壁修补了,并且提高了强度,共耗时16年。看来我们低估了大自然,就连混凝土这样的人造物也会受到大自然伟力的影响,科学家也要为叹服。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