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纳入碳交易范畴!水泥行业如何应对减碳大考?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21-11-11 15:08

近日,据媒体报道,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有色金属、建材、钢铁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推动上述三大行业企业参与碳交易。此前,生态环境部分别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展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相关部门对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或与此前电力行业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电力行业主要采取基准线方法,但此次相关部门对上述三大行业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既会通过总量控制以促进这些行业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又会兼顾当前这些行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所带来的经营压力。

该人士还表示,按照规划,明年建材、有色金属、钢铁行业将有望纳入碳交易范畴,令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持续扩大。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同样也是碳排放大户。水泥等行业即将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将对我国水泥工业及其运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水泥产量23.77亿吨,约占全球55%,排放CO2约14.66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4.3%,在工业行业中仅次于钢铁(钢铁碳排放量约占全国15%)。因此水泥行业必将是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点碳减排行业。

在当前背景下,水泥行业如何迎接碳交易?

一碳排放专家建议水泥企业提前做好碳资产管理的准备。因为水泥行业在积极探索行业内重点减排路径的同时,积极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利用碳金融工具实现保值与增值等方面入手加强碳资产管理,是可以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的。

而另一业内人士则表示,水泥行业势必要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环保不达标的水泥企业。水泥企业一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产业角度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实现碳减排;二是培养碳交易的人才队伍;三是要通过技术降低排放,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增强低能耗低碳技术应用,减少石化能源消耗。

无论是通过原料替代、燃料替代、能效提高、发展低碳水泥等技术手段,还是积极布局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等新型赛道,亦或是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等措施,水泥行业减“碳”已势在必行,而近段时间各水泥企业的频频动作也彰显了他们对减碳降碳的坚定信心。

11月6日上午9时,河南孟电集团厂区内,孟电碳中和示范工厂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工业与农业结合推进“双碳”战略、乡村振兴和高效农业的示范工程。项目一期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55亩,包括4000余平方米的富碳科技创新中心、富碳蔬菜工厂、能源岛、微藻工厂四个部分,二期项目将扩容到500亩,预计项目总投资5.5亿元。

今年9月,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1亿元全国首单民营企业碳中和债。据了解,红狮集团本次发行的碳中和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工业低碳改造类项目建设,通过对水泥烧成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后,三年预计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5676吨、节能量2991吨标准煤。该债券发行利率3.95%,创该企业同类型、同期限债券最低发行利率。

9月28日,总投资10亿元的“海螺零碳示范园区”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海螺集团在淮安区投资建设“零碳示范园区”,依托淮安区的风电场资源,建设100MW风光储及配套项目,通过分布式电源就地就近消纳,增加园区内电源支撑,实现绿色建造产业园“零碳”绿色供电的目标。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均新增约2亿kWh清洁能源,每年可节约标煤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万吨。

8月30日,海螺集团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签订了碳交易市场能力建设和碳管理体系建设合作协议,携手全国碳市场配套体系建设,共同推动碳资产的高效、专业化管理,促进水泥行业企业“双碳”目标实现和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建材集团利用综合业务优势,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为碳中和、碳交易打下了良好基础。助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方面,碳纤维、玻璃纤维、风电叶片、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锂电池隔膜、加能源5.0新型房屋等新材料业务加快发展。例如,中国建材集团依托发电玻璃技术优势,建设了单体规模10MW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示范项目,年累计发电超1100万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700吨,减少碳排约1.06万吨。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祥明曾公开表示,“十四五”期间,华润水泥全面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推广替代燃料、碳捕集等技术应用,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云南省水泥产业绿色低碳、智能化、数字化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看,对水泥行业而言,纳入碳交易范畴后,将开启行业碳减排的新纪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减碳降碳方面不断探索,但水泥行业在碳减排方面依然任重道远。水泥行业的碳减排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但只有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水泥工业这项伟大的事业才能走向“绿色低碳转型”的灿烂明天。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