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机的“四高”路线

2007-03-29 00:00

  任沁新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总经理,1955年出生。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中共党员,人大代表,高级统计师,高级会计师。

  具有前瞻性大跨度思维力,在把握市场经济脉搏、谋划企业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改革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在企业管理中, 注重和谐共进、求真务实,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激活各种生产要素, 使企业潜在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作为资深的企业管理专家,其对中国重机行业的深刻认识,可以从中信重机的超常发展中得到解读。  

[Page]



中信重机厂貌

  在走进中信重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串数字:2006年,中信重机公司累计订货突破100亿元,成套订货达12.39亿元,外贸订货突破1.08亿美元。20%的大客户为公司带来了76%的订单,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全公司完成机器产品近11万吨,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经营利润超过3亿元。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在煤炭、冶金、建材、有色、电力、轻工、军工等行业领域全面开花。公司获评中国机械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行业10强、河南省工业企业综合实力100强。

  如果这串数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再看最近发生的一件事:2007年初,中信重机公司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窑轮带,它将用于沙特日产10000吨水泥生产线的回转窑上。这意味着中信重机掌握了这一核心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日产万吨水泥窑成套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建立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中信重机(原洛阳矿山机器厂)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于1993年进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走过了50年的发展道路。然而,中信重机也曾有过国有企业都有的通病,甚至成为重机行业中最为惨重的企业。这种状况从当时的厂貌就可略见一斑:“地无三尺平,草无方寸绿”;“晴天扬灰路,雨天泥浆路”。车间内杂乱无章,不要说是让人参观了,就是工人操作也要小心翼翼。

  到2004年以后,中信重机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率等经济指标扶摇直上,并一路走高,跃升为所属领域的行业排头兵,更成为最具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中国重型矿山机械制造企业。销售收入2006年突破了50亿,达到51.4亿,利润突破3.5亿,订货、累计的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外贸订单,另外还有12亿的成套订货合同。中信重机何以能在这短短的三年里做到如此惊人地步?“中信重机”现象背后的奥秘何在?

以产品为导向到用户需求为导向

  总经理任沁新告诉我们,中信重机能有这样惊人的变化,最大的原因还在于人的观念上的改变。过去是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就给用户什么样的产品,而现在是客户需要什么样规格的产品,就能给他什么样的产品。从以产品为导向到用户需求为导向,首先就是要有观念的改变,然后才能带来行为上的变化。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任沁新花了很大的力气,通过实施严格的产品规范标准来扭转原有的做法。一开始工人们很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按欧美标准来做,习惯沿用几十年的操作方式。但是,任沁新深知,象史密斯、洪堡这些国际大型工程装备公司能够主导国际市场多年,一定是有他们的优势所在。只有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做,才能彻底跟国际接轨。通过和丹麦史密斯、德国伯力鸠斯、美国福勒、美卓等国际知名公司的深入合作,聘请国外专家到厂指导,直到现在,这种转变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就以水泥装备而言,能够完全按照欧美标准生产万吨水泥窑生产线及其核心部件轮带制造的企业,世界上只有三家,中信重机公司即是其一。

  现在,一走进中信重机生产区,就能看到宽敞平整的道路和整洁的绿化带。2004年,厂区道路就按照重载路的标准进行了彻底的修整。更明显的是设备的变化。2004年以来,中信重机每年都有超过3亿元的设备投入。首先完善、扩大了热加工能力,形成了以大型铸钢件、大型高附加值锻件、大型环型件和大型有色件的四大生产主线;扩大铆焊能力,使铆焊构件厂迅速成为重机行业屈指可数的大型、重型金属构件基地;扩大热处理能力,从世界最大的Φ5m渗碳炉到一批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的热处理炉,承载起了中信重机作为中南地区热处理中心的实力;扩大冷加工能力,购置安装了具有世界和国内最大规格和先进水平的大型数控机床18台套。这些重大新装备的投产,让中信重机的加工能力和水平迅速跃居国内重机行业前列。
中信重机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的Φ320落地镗床,从德国引进的6.5×18m龙门移动数控镗铣床,国内最大的Φ260数控落地镗铣床,从意大利引进的Φ6.3m数控加工中心,国内最大的Φ16m特大数控双柱立车,国内最大的Φ10m滚齿机,世界最大的Φ5m数控成形磨齿机、Φ4m数控高速滚齿机、Φ12m高精度梳齿机等,这些重大装备为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平台。

[Page]

任沁新接受中国水泥网CEO邵俊的采访

守拙的经营策略

  企业从困境走出来之后,最大的诱惑就是怎么花赚来的钱。很多企业到处投资,什么赚钱做什么,说的好听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找不准自己的方向。没有对本行业深刻的认识和坚守,企业怎么能从做大真正成长为做强。

  中信重机也曾有过这样的弯路。宏观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经济规模的增长,这个大趋势给中信重机带来了许多市场机遇,但也带来了各种诱惑。在这点上,任沁新非常清醒,他说,不是所有的机遇都适合中信重机,作为总经理,只要稍一疏忽,就会出现战略决策失误,把企业重新带回到过去小而全的局面。比如前几年水泥行业很火爆,如果中信重机去参与,也可以抓住机会。但中信重机只把握属于自己的机遇,在重机领域内做深做透,投资也是围绕这点出发,决不偏离主业。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的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数控化、信息化等各种新技术的推出,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装备制造业也是全球化竞争的领域,全球的经济分工对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带来一种“企图”。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技术的领先优势,任何一个装备制造企业都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参与国际竞争。

  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中信重机对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决不吝啬,每一年在产品研发和技术研发的投入都超过了销售收入的5%。目前已经建立了技术创新平台,也就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应变平台,围绕产业,建立了四大类二十七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包括热烘、研磨、破碎、筛分等各方面的机电液一体化。其中有四个实验室是和西门子公司共建,直接涉及到自动化控制、电器水路、液压过程控制、数控技术等四个核心领域。这些实验室的建立为中信重机总承包、机电液一体化奠定了一个技术平台。

  由此,中信重机获得了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更拥有了大制作的底蕴,以及面对机械市场激烈竞争的从容和自信。连续三年里,中信重机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45%以上,而且在每一类产品里,都拥有在国内外行业里面具有标志性的产品。

  在水泥领域,有万吨线的水泥窑、轮带、Φ5.5m以上的水泥磨(双滑履水泥磨)、Φ1.7m的辊压机。在矿山领域,有大型矿山提升机。在水电领域,有世界上最大的8000多吨的启闭机。在陆地开采,做了世界上最大的Φ13m工程钻机。在高科技领域,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及神五神六的一些核心部件。

  任沁新说:“别人能做的我们不再做,我们要做的是别人做不到的。这样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不论风云变幻,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稳的发展态势。中信重机走的就是一条四高路线:高端市场,高端客户,高断技术,高端产品。”

[Page]

新生产车间

无处不在的创新

  近日,中信重机荣获了河南工业创新特等奖,任沁新也同时荣获河南工业创新个人特等奖。其实这几年来,中信重机的发展核心就是创新。最近三年申请的专利超过了过去47年的总和,其中有18项发明专利。

  对它来说,创新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创新上,更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贯穿了企业的战略、策略和各种管理措施。任沁新说,现在强调的是用创新的观念、思维、方法,去开创性地工作。创新包括多种涵义:观念上的创新、思路上的创新、经营模式上的创新、投资体制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工艺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等等。

  企业的战略选择,主要是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的创新。比如依托大专院校,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共同申请专利,买断技术。这样就能以更小的代价,将新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生产中。

[Page]

诚信的实践理念

  很多企业都在讲诚信。而任沁新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说,中国传统观念也有讲究诚信,但是停留在道德层面,靠的是人的思想觉悟。而西方把诚信落实到了法律、规范的层面,如果不诚信,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能靠人盯人来监督考核,而是要建立一种规范体系,让大家自觉去遵守,企业才能运转良好。

  中信重机在2005年开始建设诚信体系,现在正逐步落实到行为规范中去。比如所有员工包括他本人在内,都要签字履行诚信的承诺。

  从2006年起,中信重机开始推行员工岗位诚信度考核,把诚信管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员工岗位诚信度评价采用百分制,每年进行一次,员工不履行岗位职责,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等岗位不诚信行为都将被记入员工岗位诚信档案。考核办法还对员工诚信度评价分数做出了具体规定,诚信度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年终奖金和收入,还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评优和升迁。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把诚信建设落到实处。

尾声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做出其他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产品,才能带领企业走在行业前列。这是中信重机的追求,也是任沁新个人的追求。他说,这是没有止境的。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ngm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