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全面迎接“碳减排”大考 水泥行业怎样答题?
日前,有消息称,水泥行业将可能优先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连日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水泥行业热议的话题。
刚刚召开的“两会”中,“碳达峰”、“碳中和”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报告指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水泥行业作为国家基础原材料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水泥工业中,碳减排正在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00亿吨,占世界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30%,其中水泥行业排放约13.2亿吨,占全国工业企业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5%。
去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这个目标相契,水泥行业也在努力践行低碳转型。
水泥行业的碳减排行动开展已久,利用原料替代、燃料替代、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预烧成窑炉技术、能源管控、余热发电、发展低碳水泥、调整品种结构等等手段推动着水泥行业碳减排工作。此外,在“碳捕捉”、碳交易等领域也有多年实践。
海螺水泥:“碳捕捉”技术开先河
其中,海螺水泥作为水泥行业先行示范企业,早在2018年就已经建成世界上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规模为50000吨CO2/年,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海螺集团芜湖白马山水泥厂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捉收集纯化示范项目)
据了解,捕集装置采用当今环保领域最新技术,经过一年时间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于2018年4月开始试生产。运行两年多以来,整套系统运行稳定,截至2020年7月已生产销售工业级液态CO2近4万吨,纯度达到99.97%,产品质量优于国家标准。
为进一步加快绿色环保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海螺集团于2019年又在白马山水泥厂建设年产3000吨干冰项目,将捕集的二氧化碳转换为高附加值的干冰产品,开辟了一条利用企业副产品的新途径。
台泥:培植微藻生态捕碳
为了解决生产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问题,自2012年起,台泥与台湾工研院合作,推动“钙回路碳捕捉先导型系统技术合作研究”及“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US)技术验证与放大技术研发”,具体来说就是,以石灰石做吸附剂,利用其价廉、吸附容量高、易于取得等优势,以及以失活吸附剂再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或生产附加值较高的轻质碳酸钙,使得台泥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弃物。
台泥和平厂袋式管状反应器
而捕获的二氧化碳可进行地质封存或养殖微藻。当藻类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吸收阳光与二氧化碳固碳,能够进一步进行碳捕捉以达成生态减碳,并创造高经济价值的虾红素。也就是说,通过碳捕捉技术,被视为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元凶的二氧化碳,将彻底从废物变黄金。
行业引领作用 主动接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
2014年,湖北省作为我国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的省市之一,在初期制定政策时,华新水泥积极为湖北碳市场建设献策,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水泥行业的建设,协调推动调整水泥行业基准值,对全国建材行业企业碳交易管理也将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2016年,葛洲坝水泥湖北省内8家窑线子公司全面完成试点期间的碳排放履约工作,履约率达100%。此外,包括金隅水泥在内的北京945家重点排放单位也顺利完成履约要求,履约率达到100%。塔牌、华润所在的广东也均顺利完成履约。
水泥行业正在面临全球“碳减排”大考,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如期推行,未来水泥行业碳减排行动必将加速推进。
“力争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指明方向。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面临哪些的机遇和挑战,又将如何去做?为此,2021年4月20-21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举办 以“同使命·谋创新·共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0P100颁奖典礼” ,诚邀业内人士前来共同深度探讨当前水泥及相关行业发展态势。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