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谋:2006年水泥行业的3个新亮点

王燕谋 · 2007-02-12 00:00



图为资料照片

  编者按:本文为原国家建材局局长、中国水泥网总顾问王燕谋为本网独家撰写的年度回顾文章。

     2006年已匆匆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就在这短暂的一年中,中国水泥行业却迸发出3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水泥的装备销售和工程建设总承包大踏步走向世界。据报导,中国企业在国外承包的水泥厂建设工程量,达到国际总工程量的近30%,在国际水泥工程承包公司中占第2位。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不仅在中国境内,即使在中国境外的工厂建设都承包给中国企业。工程建设的总承包带动水泥成套装备的出口。2006年1月到11月份水泥装备出口量比2005年增加了117%。世界上著名水泥成套装备制造商不仅在中国设厂制造关键设备,还在中国采购配套设备,成套地供应给世界各国。这一新亮点标志着中国水泥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在国际上已得到认可。中国材料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公司等单位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个亮点是在资产重组中大量利用外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曾一度大量利用外资。那时主要在新建设项目中利用外资。在改革开放27年后的2006年,水泥企业又一次大量利用外资,但与前次有很大不同,主要是在资产重组中利用外资,其方式包括发行H股、定向增发、股交换和协议转让等等。这次利用外资有国际实业资本,如法国Lafage和瑞士的Hocim等等,还有国际金融资本,如世界银行集团的IFC和美国的Morgansteley等等。水泥企业通过定向增发和协议转让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则是亮点中的亮点。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大量利用外资时,水泥界曾有人提出异议,主要是担心利用外资会危及国家经济的安全。当时中国国际工程公司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外资企业水泥产量不超过总产量的30%时,不会产生国家经济安全问题。2006年新一轮的大量利用外资时,水泥界又有人在字里行间不断流露出对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担心。最近,国资委已正式公布国家资本必须独资或控股的7大行业,水泥行业并不在这7大行业之列。据统计,目前我国外资控股企业的水泥产量仅占总量的很小比例,远未达到30%。所以,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大可不必担心。不过,本人认为,我国水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利用外资过程中务必防范企业丧失管理权和市场主导权的风险。管理权的丧失会危及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市场主导权的丧失要危及国家经济利益。在利用国际实业资本和利用国际金融资本的比较中,后者对丧失管理权和市场主导权的风险,要小得多,还可带领企业到国际基本市场上进行融资,同时加速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另外,在资本退出时,中外双方都可获得同等的利益。所以,中国水泥企业在利用外资进行重组的过程中,应首选国际金融资本。海螺水泥股份公司和山水集团公司利用国际金融资本进行资产重组,在中国水泥行业内“一马当先”,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利用外资由新建项目向资产从组的转变,是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育的必然结果,是企业资本经营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这个新亮点标志着水泥企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总方针的知道下,水泥行业仍应继续利用外资,欢迎外国资本来进行资产重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利用外资对加速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时很有利的。

  第三个亮点是,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3部门以发改运行[2006]3001号文,正式公布国家支持的12户全国性重点水泥企业和42户区域性重点水泥企业的名单。这是3部门贯彻国务院关于调整中“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方针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必将有力推动水泥新型干法的发展,加速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这不仅时2006年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水泥史上的重要一页。在国务院领导下,3部门联合对水泥行业发展采取这以举措,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属罕见。作为建材队伍中的一名老职工,为此我感到无比欣慰,同时对制订该文件而进行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深切地敬意,他们为中国水泥工业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水泥企业的发展当前应当采用“兼并”与“新建”并举的方法。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使自己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还可以利用被兼并企业的条件进行改造和扩建,较快地增加产量。不过,大多数被兼并企业的改革和扩建余地往往很有限,所以企业兼并重组对全行业总产量提高的幅度不会很大。现在,我国水泥消费量的近一半还是由立窑水泥厂供给的。为尽快改变这种落后局面,调整结构,必须加速扩大新型干法的总产量。对此,除扩建外,应当加快新建新型干法生产线。兼并重组使近期外国大型水泥企业进行扩张的主要方法;“兼并”与“新建”并举的方法则更适合我国水泥行业目前的情况。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支持固然十分必要,但是根本的要靠自己的努力,管好企业,练好“内功,核心是不断提高利润率,并达到最好水平。就本人所知,在国家支持的60户重点水泥企业中,各企业之间在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销售成本、环境指标和利润率等方面相差很大,特别是一些立窑厂和外行业创办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在这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首先,由差距的企业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其次,有关方面对这些企业发展与练好“内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管好企业,取得巨额利润,才有能力去持续发展;企业发展,提高产量,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提高利润率。通过了3部门文件的落实和企业本身的努力,中国水泥行业必闪射出更加灿烂耀眼的新亮点。


(本文为中国水泥网授权独家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即将于3月1日举行的水泥浙商大会上,王燕谋先生将发表行业形势的一些新看法和新观点。会议详情:http://www.chinacements.com/news/2007/1-11/C172542705.htm

编辑:guest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8: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