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兵布阵 中信重机蓄力全球化

中国工业报 · 2006-06-21 00:00
    一向低调行事的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原洛阳矿山机械厂),近两年来却因飞速发展和骄人业绩吸引了许多关注的视线。今天的中信重机已闯入重型机械行业一线阵营,最近三年连年产值翻番。
    2005年与2001年相比,中信重机机器产品产量由2.8万吨增长到13万吨,增长364.28%;商品产值由5.4亿元增长到48.9亿元,增长805.5%,营业收入由6.8亿元增长到43.56亿元,增长525.88%,经济规模跃居行业第二。
    韬光养晦重新架构企业
    近年来的中信重机在业内以大手笔设备采购、技术改造而闻名,2004年以来每年都有超过3亿元的投入。中信重机首先完善、扩大了热加工能力,形成了以大型铸钢件、大型高附加值锻件、大型环型件和大型有色件的四大生产主线;扩大铆焊能力,使铆焊构件厂迅速成为重机行业屈指可数的大型、重型金属构件基地;扩大热处理能力,从世界最大的5米渗碳炉到一批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的热处理炉,承载起了中信重机作为中南地区热处理中心的实力;扩大冷加工能力,购置安装了具有世界和国内最大规格和先进水平的大型数控机床18台套。这些重大新装备的投产,让中信重机的加工能力和水平迅速跃居国内重机行业前列。
    中信重机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的320落地镗床,从德国引进的6.5×18米龙门移动数控镗铣床,国内最大的260数控落地镗铣床,从意大利引进的6.3米数控加工中心,国内最大的16米特大数控龙门移动式双柱立车,国内最大的10米滚齿机,世界最大的5米数控成形磨齿机、4米数控高速滚齿机、12米高精度梳齿机等重大装备,为企业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平台。
    重型机械行业有一个基本规律,拥有完备加工设备,才能具备优良的制造能力,才能抢夺市场,赢得规模与效益。
    中国企业经常沉迷于捕捉各类机会,并美其名“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惟独缺少建立在对本行业深刻认识上的坚守。对战略性产业的专注,从而进一步达到垄断性经营,获得理想收益,是不是中信重机的目标?对此,总经理任沁新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说,不是所有赚钱的产品,都适合中信重机……
    2005年中信重机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8.8亿元,新产品销售利润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45%以上。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由2004年的11917.2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21280万元,均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
    有所作为追求不懈创新
    中信重机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三大战略转移”,即实现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外市场并进的转移,由主机制造向工程总承包的转移,从以建材为主向多元化均衡发展的转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遵循一种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在此,作为传统国企的中信重机艰难跨越了许多门槛,让人们领教了他们“有所作为”的业绩和冲动。
    完成了基础构造的中信重机,成功开发并先后启动了日产5000吨水泥成套项目、日产1000吨活性石灰项目、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等成套工程,在继续保持建材领域市场优势的同时,中信重机还大举挺进煤炭、冶金、有色、电力等市场领域,形成了各领域均衡发展、多点支撑的市场格局。
    同时,中信重机继续稳固其大型矿井提升设备国内矿山机械领域第一品牌地位,占据了国内提升机市场的龙头地位,主导了中国提升机行业的发展方向。他们在机械、电气、材料、液压润滑、工业造型等各个方面的创新研究,使国产提升机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信重机近年来在引进技术、合作吸收、再次创新方面卓有成效,坚持不懈地努力让其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中型矿用磨机装备,年产大中型磨机超过200台,改变了中国大型磨机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型水泥装备拥有国内最大的辊压机试验、研发中心和国家重点新产品(RP120辊压机)。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成为国内首家在该领域具有知识产权、自行设计制造的企业。在国内,中信重机代表了大型活性石灰设备的最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提供成套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目前,公司正致力于新型带竖式预热器和竖式冷却器的回转窑的研制。 拥有核心技术,让中信重机在中国水泥设备制造行业形成了领先和主导地位,大型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受到世界水泥行业的关注和青睐。对重机行业本质的深刻认识,让中信重机正在建立一套全球视野的战略思维。从产品营销走向来看,中信重机正在不断突破和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初露锋芒的中信重机已经不以做大为目标,而以做优为追求。
    善于守拙培育全球化模式
    中信重机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让一般企业陶醉,但是中信重机不会。忧患意识没有离开过这个生气勃勃、正在迅速发展的企业。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相比,论销售收入不在一个重量级,论专业素质更是相距甚远。中信重机的领导人对记者如是说。善于守拙,有时候在企业的实践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放之于全球市场的中信重机,举手之间似乎有着一种传统机械制造业不常见的从容,其实遵循了一个基本的规则:如果角力,必须有全球化的力量,否则不足以支撑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技术中心和试验室建设、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建设,这是中信重机引进和执行现代化管理,实现现代企业运营的一部分过程。在实践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必将经历许多痛苦。比如,必须遵守通行的商业价值观,以及建立起一系列标准流程和制度以保证企业达成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
    中信重机已经积累并且正在积聚一股在机械行业并不多见的资源:提升基础机械加工能力、把握核心技术的吸收与创新力量,形成迅速应对市场变化的企业模式。这一点,对于转换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惯性、激活具有50年历史的企业优质资源,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的时候成功仅仅只有一个条件——只要敢作敢为。在千帆竞发、烽烟四起的国内外市场,谁敢作敢为,谁就能做到更正确。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jiangxu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