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雨季刺激水泥价格阶段性回调 受益于“碳中和”转型全年上升空间仍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1-06-04 09:48

梅雨季,南方水泥阶段性回调拉开序幕。

6月2日起,安徽沿江地区主要厂家熟料价格通知下调40元/吨,目前沿江离岸价在390-400元左右。长三角浙北、苏南等地近日或将跟进回落。后续随着高温及梅雨季节全面到来,水泥将步入需求淡季,价格持续走弱。

在此之前,6月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较5月25日下跌1.5%;其中,华东和长江地区水泥价格分别下跌2.3%和下跌2.5%,降幅较大。

“今年雨季整体影响目前仍在正常范围内。”6月3日,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魏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泥是区域性产品,价格上调下降受到当地需求跟供给的影响,6月份逐渐进入淡季后价格会趋稳定。

南北分化

长三角地区熟料价格的回落或许反映了整个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后水泥市场的需求正在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5月或是华东地区水泥需求由强转弱的分水岭。虽其整体水泥指数仍有小幅上涨,但进入5月底后,因强降雨天气袭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泥市场需求下滑,水泥企业销售压力加剧,为促销量,华东多地水泥价格出现下跌,主要集中在江苏、皖北等地。

不仅如此,中南和西南地区水泥出货率环比也进一步回落,企业出货率普遍降至6-8成水平,受此影响,水泥价格整体开始回落。

数据显示,上周全国重点城市水泥均价471元/吨,周环比下降2.6元/吨,年同比高25.2元/吨,价格回落区域主要是江苏、福建、河南、湖北和广东,幅度20-30元/吨。

但与此同时,北方仍在延续增长态势。价格上涨的主要为内蒙古和云南,幅度为30-50元/吨。北方地区下游需求相对稳定,受原燃材料价格上涨支撑,企业积极落实水泥价格上调。具体来看,华北地区受煤炭大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水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西南地区因错峰限电,水泥开工率受限,水泥出现上涨;东北、西北需求一般,行情以偏稳为主。

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后,多省份电力供应不足,全国多地开启限电模式。云南、广西旱情持续、尚未入汛,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供应也相继出现短缺,对外送电受到阻碍;此前,山东、陕西等水泥生产大省也陆续发布限电供应通知。

云南水泥价格的大幅上涨或与限电有关。“云南地区因水库透支,电煤不足,缺电严重,水泥为二级限电管控行业,水泥企业开工受到较大影响,缺电、缺煤成本增加。整体来看,南方雨季,北方麦忙,行情进入淡季,市场需求有所走弱,加之上游市场熟料价格下调影响,导致近期熟料价格有所下调。因山东省本月夏季错峰生产即将拉开帷幕,预计后期对水泥价格或有一定支撑。”魏瑜分析称。

全年或上涨

事实上,今年前4个月,水泥产量相较于2019年及2020年均在增加。数据显示,2021年1-4月水泥产量6.80亿吨,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上涨30.1%、12.3%,4月单月水泥产量2.39亿吨,较2020年、2019年同期分别上涨6.3%、12.1%,4月份水泥需求景气度超预期。

5月以来,虽受梅雨季影响,南方地区出现价格回调,但从中长期来看,下游基建需求的稳定增长叠加以“碳中和”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水泥价格全年仍存在较大上涨空间。

5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提升水泥产品质量规范水泥市场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常态化错峰生产、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强水泥标准砂管理等,要求2025年底前,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区间,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明显提升,质量水平和高性能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进口水泥检测监管,并研究推动进口熟料列入法定检验目录,供给端持续向好发展。

这也意味着,中长期下,水泥作为高耗能行业或受益于“碳中和”转型,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中景气度提升。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今年供给端有明显改善,更多地区积极推动夏季错峰生产或追加错峰生产的时限。“错峰生产严格执行叠加企业根据错峰政策协同停产效果更佳,价格端已有明显的反映,东北地区水泥价格同比大幅增长,同时今年较低的库位也能对淡季价格提供一定支撑,全年价格同比大概率实现正增长。”

中信证券房地产行业联席首席分析师也指出,压减建材产能、高耗能产业拉闸限电都影响了水泥、玻璃等行业的供给。当前不仅国内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健增长,海外需求成为边际增量,进口替代也逐步贡献需求。从全球视角看,水泥的价格也具备上升空间。

“今年整体来说水泥需求平稳。目前价格是在淡旺季调整状态,5-6月一般会有一定幅度下调,7-8月止跌,9-11月进入旺季,今年四季度的旺季价格水平预期跟今年2季度高点接近。”魏瑜总结道。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