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旗县:“赈兴”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振兴司 · 2021-06-02 10:10

  编者按:为适应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新形势新要求,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8亿元,支持中西部12个省份部分已脱贫摘帽县,围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和“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两种模式,探索开展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好做法好经验,现遴选了一批典型案例,向全社会予以推介。

  2020年国家以工代赈试点典型案例之

河南社旗县:“赈兴”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2020年,河南省社旗县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要求,在苗店镇曹堂村探索实施“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以工代赈试点项目。试点项目总投资1302万元,其中利用国家以工代赈资金802万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显著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补齐了“三农”发展短板,促进更多农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社旗县把以工代赈试点项目作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按照“项目跟着产业走”的思路,社旗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在曹堂村新建四级水泥路1.3公里,在蔬菜产业基地打井17眼,为1000亩农田铺设灌溉管网。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确权工作,成立曹堂村土地流转中心,将已完善基础设施的农田集中入股后流转给安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量化分红,增加群众收入。实践证明,把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与促进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能够提升乡村“造血”功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

社旗县以工代赈试点项目改善群众出行条件

改善人居环境,塑造美丽乡村风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社旗县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充分利用实施国家以工代赈试点项目的机遇,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谋划试点项目建设内容,努力把曹堂村打造成为幸福美丽的新家园。一是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改造厕所39户,铺设污水管道3715米、雨水管网230米。二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巩固“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处理”五级联动的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机制,实现村庄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三是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和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铺设道牙3058米、彩砖2753平方,砌筑围墙450立方米,平整村内空地1260平方米,修整破损院墙27处。四是开展河道治理,治理河道1500米,加固坝体3座,新修道路4830米。

培育新型农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过程中,社旗县注重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一是成立社旗县苗店镇工赈劳务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组织当地群众200人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129万元,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冲击。二是围绕项目后期维护,开发护路员、护水员等公益性岗位20个,使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三是对曹堂村及周边村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低收入人口进行砖混施工技术、立面粉刷技术等建筑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四是多次邀请省市县蔬菜、烟叶种植技术专家亲临指导,并整合利用“阳光行动”和“雨露计划”资金0.8万元,对参训人员发放30元/人/天的培训补助。

倡导文明乡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生长的家园,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母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社旗县利用以工代赈试点项目资金修建戏台1座,为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

加强基层党建,助力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在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过程中,社旗县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紧密结合,把“无形”的组织工作优势与“有形”的项目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增强了工作合力,激发了内在活力。

  成立苗店镇以工代赈联合党支部。聚合各方党建资源,吸纳深圳田地公司、广州江南市场、周口等地销售、技术、管理人员等多个支部党员,明确任务职责,发挥联合支部党员在各自领域的专长,圆满解决20余个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产业基地招工100余人,输送外出务工力855人,积极与深圳海吉星市场和广州江南市场的支部成员联系,拓宽销售渠道,实现日销售蔬菜33吨,有效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群众就业和农产品销售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贯穿于以工代赈项目的全过程,紧密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动员督促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对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与以工代赈工作人员一道认真加强对项目质量、进度、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以坚强的党组织领导确保以工代赈示范工作高效推进。通过实施以工代赈试点项目,也进一步锤炼了曹堂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通过实施以工代赈试点项目,苗店镇曹堂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产业规模得到壮大,群众就业渠道更加丰富,收入增长明显,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

实施以工代赈试点项目后的苗店镇曹堂村焕然一新

编辑:Octopus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9: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