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大鳄纷纷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 究竟为哪般?
混凝土机械900亿元销售规模名列工程机械各行业之首,30%以上的利润率更是远超出工程机械行业平均水平,在并购扩张已经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主旋律的时代,混凝土机械这块大蛋糕当然对工程机械大鳄具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山推2008年底收购湖北楚天,投资50亿元建设山推混凝土机械武汉产业园,一期项目已于2011年4月建成投产;柳工2010年9月投资上海鸿得利重工,江苏启东基地在2011年下半年投产后,将与鸿得利重工上海总部、扬州柳工构成柳工集团混凝土机械产业集群;徐工集团2011年中旬启动了混凝土建设机械产业基地和混凝土搅拌机械产业基地,继徐工泵车从徐工重型分拆出来,组建徐工建设机械公司之后,将混凝土机械扩展至全产业链。
如此大市场、如此大手笔、如此大趋势,近两年来工程机械行业大鳄以巨量资金投入混凝土机械行业,究竟为哪般?将对混凝土机械市场格局产生什么深远影响?一直是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
笔者认为工程机械大鳄进入混凝土机械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中国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尽管短期内商业房地产开工项目或者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长趋势有所波动,但中国大发展的基调和主旋律是不会变的,混凝土机械产业稳步增长的长期走势是不会变的,这是工程机械大鳄纷纷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的根本原因。
中国水泥产量早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水泥转化成商品混凝土的转化率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水泥转化商品混凝土率仍有较大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城乡建设使用商品混凝土比例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机械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冷静观察中国混凝土市场就会发现,很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值不足50%,但尽管达产率不高,行业低门槛准入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不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很多商混行业投资者不喜欢并购或者整合经营状况欠佳的同行企业,而是选择了重新全盘投资进入。这一方面是建筑产业资信状况差、隐含的商业风险高的原因,另一方面和中国人固有的经商理念有很大关系,“封地建制”的传统观念和“家族”思想阻碍了中国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的并购。但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混凝土机械销量的大幅提升。
(2)两大寡头推动混凝土机械加速由市场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转化。“蛋糕论”是当今政经届人士讨论的热点,只有蛋糕做得越大,参与切蛋糕的人会越多,分享的蛋糕也就越多。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同样可以如此看待,中联和三一两大寡头通过营销与服务优势,推动混凝土机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得以进入混凝土行业。当混凝土机械销售增长最终减缓下来时,产品就进入了成熟期,如果企业在高速成长阶段能成功实施营销战略,就会以高市场份额步入成熟期,在成熟期企业能弥补前期的投资费用,这就是中联与三一的混凝土机械发展战略,在市场高速发展时期,参与者更容易提高其市场份额,在市场达到最大规模之前,企业的正确战略就是努力达到其所期望达到的最大市场份额。工程机械巨头在市场由高速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化的过程中进入混凝土机械产业,应该看做他们在这个产业获得话语权的最后机会。
(3)海外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渐猛,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近年来得到有效的实施,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性价比优势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其明显,未来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海外市场潜力巨大。徐工、柳工、山推都是在海外市场已经初步建立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完全有实力将混凝土机械加入到其丰富的海外产业链中。徐工集团2011年上半年利用“中委合作基金”项目,与委内瑞拉签订了包括土石方机械、起重机械、路面机械、混凝土机械等成套工程机械产品,合同金额超过48亿元人民币。据消息人士透露,这笔大单交货时间紧迫,徐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只能将部分部件委托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徐工加速发展混凝土机械产业。
(4)混凝土机械利润率要远远高于工程机械行业平均利润率。根据2010年报显示,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类利润率41.6%,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毛利润率32%(不包括意大利CIFA),徐工混凝土机械营业毛利率27%.尽管中联、三一这两家以混凝土泵车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并没有影响其利润率指标。不仅如此,中联、三一两家在混凝土机械产业格局中,逐渐形成双寡头垄断之势,高利润率、高营业收入为其拓展其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现金流。在起重机械、挖掘机械、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传统领域的不断扩张已经对一些工程机械大鳄的市场地位形成实质性威胁。如再不应对,将极为被动。[Page]
这正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任凭竞争对手扩张而不加以钳制,必将逐渐丧失市场主导地位。而在这个不缺钱的年代,上混凝土机械产业项目,即使不能对双寡头的市场垄断地位有所撼动,也要加入游戏规则的制定,也要让竞争对手有所顾忌。另外,房地产用地价格高,工业地产单价低,增值潜力巨大,上市公司上项目圈地,通过土地评估,还可以获取不菲的额外投资收益,会计报表的利润指标更加好看,更何况混凝土泵车和混凝土机械成套设备单笔交易金额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对工程机械大鳄做大营业收入规模大有裨益。
近期,经常在行业媒体上有讨论中国工程机械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挖掘机械尤为引人注目,而混凝土机械由于几大家的进入,同样引起了行业和媒体对于产能过剩的热议。笔者认为,产能目标只是企业上项目过程中设定的一个理想目标,产能目标和各大工程机械企业喊出的千亿级企业目标一样,都是工程机械大鳄争夺行业话语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家更应关注工程机械大鳄进入混凝土机械产业之后的盈亏平衡点,根据笔者对混凝土机械行业的认识和理解,以目前工程机械大鳄在混凝土机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应该达到年销售额50个亿以上,大概是1000台泵车,3000台搅拌车和500套搅拌站的年销售量,才有可能摊销掉庞大的成本投入,达到或者超越盈亏平衡点。而若要达到这个平衡点,没有几年的积累和市场增长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
工程机械大鳄成建制进入混凝土机械产业,将对未来混凝土机械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哪些影响?笔者就这个问题访问了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陈润余先生。陈润余先生表示,工程机械大鳄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对中联和三一在混凝土机械市场地位的影响不大,也可以说不大可能动摇这两家的市场地位,但是确实可以给两家企业以更大的紧迫感。对混凝土机械行业中小企业影响和威胁则更大些,大企业有技术和销售优势,品牌影响力更强,有一些相对差一些的中小型企业会顶不住市场的压力,选择退出行业。而有一些做的有特色、有专长的中小企业会成为大企业并购的目标,行业重组在所难免。
安徽星马在上世纪90年代就由混凝土搅拌车跨界进入泵车行业,与德国施维英和日本极东都有过合作,采用进口的上装组装星马泵车;2006年前后,福田和宇通也先后进入泵车领域;但是离设想的发展目标都相距甚远,最终还是在搅拌车领域图谋,而无法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泵车品牌。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创建成熟的服务网络和团队。柳工集团上海鸿得利重工董事长徐沛良先生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讲到,就目前的形势看,如果这几家工程机械大鳄以价格为竞争要素,与中联和三一展开市场争夺,不会占到什么便宜。混凝土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服务是两大核心竞争要素,这两点保证不了,单纯的去扩大销售规模,只会做的越多,出的问题越多。更何况中联和三一的销售规模可以拿到价格更加优惠的配套件,拼价格不见得会吃亏。
打价格战最后不是把别人打倒,而是把整个行业利润拉下来,让整个行业都活得很艰难,以致行业最后都垮掉。况且如果成本不比竞争对手低20%~30%,打价格战根本就没有底气。
徐沛良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在混凝土机械行业二十年的打拼,使他深谙行业发展规律和客户之道,徐沛良领导的鸿得利重工是一个做专做精的典型,差异化竞争的定位,使他们在中联和三一的强大攻势之下,在混凝土泵送机械领域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福建南方路机、山东建友机械、上海华建和山东方圆、四川现代、阜新恒泰等等一些企业,都是在自己所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的典型代表,正如陈润余先生所讲,做专做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混凝土机械行业尤其如此。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特点,他们做的是大超市,小企业做的是专卖店,要做好自己的事,解决好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什么都生产,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好,国外有大企业,中小企业也很多,国外走过的路证明了这一条。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面临着或者说即将面临着更严重的两种失衡,第一种失衡是日益增长的成本压力与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和逐渐走低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失衡;第二种是行业产销规模不断扩大与行业集中度难以提高之间的失衡。在这样的局面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难以提高,难以与世界级工程机械企业真正形成抗衡。
市场呼唤秩序,秩序呼唤整合。大企业靠规模赢得话语权。中小企业只有做好自己的事,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才会在未来行业整合中赢得话语权。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必须经历一场场大的整合。大家不能继续抱着小农经济的观念,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小富即安的生活,而是应该联起手来,共同去做一个大的事业,为维护整个产业和行业的秩序和发展做出努力。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