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和管桩产品养护能耗降50%
广东省中山市三和管桩,发展历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多年,但却依靠技术创新,在研发领域屡屡填补国内空白,发展循环经济引领行业之先。如今,该公司又将再现“大手笔”,向粉体研究新材料领域发起“冲击”。它就是位于东升镇的国内管桩行业“龙头”企业——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
■循环经济带来错峰用电能“自给”
据了解,早在2004年,我国就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伟战略。那时,具有先见之明的该公司总裁韦泽林就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虽然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的确是一项投资多、风险大、见效慢的庞大工程,但对国家长远发展来讲,却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随后,该公司便大胆提出了“依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科学理念。当时,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民营企业来讲,资金短缺无疑是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公司及时制定了“分步建设,循序渐进”的科学技改思路。
据韦泽林介绍,首先,公司将原企业所用锅炉由分散式改成连排式,既降低了烧煤能耗、提高了热烧率,又减少煤渣排出量;其次,又逐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固体废渣进行收集汇总,并实行再处理,变“废”为“宝”;第三步,又将部分过剩的热能集中起来用于发电。
“这一技改工程最终于2009年初具规模,经过近两年来的改进,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原煤-炉渣-热能的循环再利用,既减少了污染、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要求,又节省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即使在遇到错峰用电高峰期短期停电的情况下,公司仍能通过自身发电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韦泽林无比自豪地说。
■免压蒸PHC 管桩技术降低能耗50%
据了解,有一次,韦泽林去天津进行环渤海考察时,巧遇一位业内著名专家同行。专家无意之中说道:“你们生产的管桩质量虽然不错,但如果能解决抗海水腐蚀、硫酸盐、冻融等问题的话,将会更加出色……”当时,这一连串专业术语,既让韦泽林感觉到陌生,又让他看到未来管桩行业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于是,韦泽林一回到中山,便召集相关负责人制定了PHC 管桩耐久性研究课题,并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机构迅速展开了专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攻克了PHC 管桩混凝土耐久性难题。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PHC 管桩耐久性研究领域的空白,获得了中国建筑材料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时,这一成果虽然解决了PHC管桩耐久性技术难题。但是,在之后的生产实践中,又发现该工艺还存在耗能大、有污染等缺陷。于是,该公司又展开了PHC 管桩产品免蒸压技术攻关。直到2009年5月,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管桩产品养护能耗平均降低50%。”韦泽林告诉记者。目前,该创新项目已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风向标”。
据透露,日前,蓄势待发的三和管桩又将粉体技术研究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将向这一新材料研究领域发起“冲击”。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