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死亡!危废事故频发!处置缺口如何填补?
日前,山东诸城一起倾倒化工废料致4人死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涉案人员将化工废料倾倒在一处废弃工厂中,而紧紧与之相邻就是城市污水主管道,该管道与附近居民家中下水管道相连,导致有害气体进入室内。截至目前,已有38人因吸入化工废料挥发产生的有害气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而其中4人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
无独有偶,震惊全国的江苏响水生态化工园区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大爆炸事故也是由于长期违法贮存危废所引起的,事故导致78条鲜活的生命丧生,640人住院治疗,造成了巨大的国民经济损失,
近年来,危废事故一次次刺痛着公众的神经。相比普通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具有明显的危险特性,危废的不当处置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重的。
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不仅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更有甚者,扩散的危废被人体摄入、吸收,从而危害人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部分危废亦可能触发爆炸等衍生灾害。从长远看,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危废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危废处置环节的巨大缺口。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200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643万吨,平均每个城市产量为23.2万吨,比2014年10万吨的产量同比增长132%,增速明显。而2018年全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实际收集和利用处置量仅为2697万吨(含收集57万吨),核准产能投产率仅为26.4%。
目前,危废处置主要方法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是通过对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物进行萃取、电解等,生产成为资源化产品,无害化处置主要包括焚烧、填埋等。
其中,水泥回转窑焚烧作为一种传统的无害化处置技术在危废处置市场占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方兴未艾。
截止2019年底,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水泥企业75家,投产涉及到共17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危废资质能力(不含生活垃圾、污泥、污染土等)达463.85万吨,覆盖的省份由2017年的16个升到了27个,目前全国仅有4个省市尚未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设施。
事实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项目的爆发式增长带来多方利好。
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我国固危废处理处置缺口大,而水泥窑协同处置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路径,“企业是现成的,技术也是成熟的,处理成本也比专门的固废处理企业便宜,还避免了‘邻避效应’的产生,可谓一举多得。”一业内人士表示。
从水泥行业来说,水泥窑协同处置依托水泥厂已有设备,投资运行费用低,且水泥窑内高温环境(可达1800℃以上)对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焚毁。
因此,面临国内危废处置的巨大缺口,水泥企业加速上线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主动承担起了大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为化解危废潜在风险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允许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的生产线在错峰生产期间不用停产的利好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水泥企业在水泥窑危废处置的加码布局。
水泥窑危废处置项目已然成为危废处置的重要路径,有序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也是水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