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影响天津混凝土业健康发展

中国建材报 · 2010-03-02 00:00

  天津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基本与全国发展趋势相近,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总体发展高峰在2003年,年增长率达53.96%,以后逐年增长率下降。天津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最高峰在2002年,年增长率达53.12%,以后逐年增长率下降,但目前仍保持 10%以上的增长率。预计2010年,随着天津市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还将出现较高的增长率。混凝土预制构件也与全国发展趋势相近,管桩、管片、桥梁构件、输排水管,以及海洋混凝土构件的品种、数量等都有了飞速发展。

  据统计,2008年年底,天津市已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的企业共计92家,建有混凝土搅拌站105个,共有242条生产线投入运营,净资产超过20 亿元,实际完成年产值67.75亿元,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017万立方米,统计年产量为2244万立方米,达到设计能力的44.73%.至2009年11 月份,天津市已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的企业共计109家,建有124个混凝土搅拌站,251条生产线投入运营,设计年生产能力为5650万立方米,统计产量为2169万立方米,仅达到设计能力的38.4%.

  不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分析,全市预拌混凝土建成的企业产能远大于实际产量,产能过剩问题相当严重。由此引发的问题及其他因素都在影响着天津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准入管理机制不健全,无资质企业还在增加

  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和城市建设的提速,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吸引了社会各方面投资于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生产经营。与此同时,一些对预拌混凝土行业不熟悉的投资者也纷纷投资建站,在未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的情况下投入生产,或采取挂靠经营方式,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在这部分混凝土生产企业中小而散的企业过多。

  随着外地施工企业进津数量的不断增加,总包下属的一些内部供应(还有一些现场搅拌)设立的混凝土搅拌站没有预拌混凝土专业资质。一些外地水泥生产企业也进入天津市,收购或投资设立搅拌站,也未办理预拌混凝土生产资质。这些企业都未纳入天津市混凝土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还有企业以总包名义或“入股”、“租赁”方式承揽了大型、重要工程,而后再进行分包、转包,也出现了现场搅拌的现象。由此为城市环保和建筑工程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仅滨海地区不完全统计,现有无资质企业15家,设计年生产能力534万立方米;总包企业现场搅拌站19家,设计年生产能力达490万立方米,总计年生产能力达1024万立方米。

  天津对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较为薄弱,虽然下发了建站要进行预审的规定,但对无资质搅拌站擅自投入生产的问题没有进行查处,至今也没有限制建站的强制规定,致使现在投资建站没办资质即投入生产的问题还在发生。

  建设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不严格,无资质的搅拌站成为管理真空

  天津市建委为加强混凝土行业管理,2008年下达了“关于加强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市场管理的通知”的文件,2009年7月20日又下达了“关于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分站管理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在获得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资质后方可进行生产、经营。对未取得资质擅自进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销售的企业,一经发现,将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予以处罚,一年内不予接收违法企业的资质申请”.文件中提出设立预审环节,预审内容明确为“选址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和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布局管理的要求”.但目前的立项预审却未按文件要求进行,甚至被改变曲解为“生产线预审”,使文件规定不能严格执行。

  对已取得资质的企业,现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监督检查频繁,企业应接不暇。对无资质企业的监管未明确责任部门,对总包企业工程现场混凝土搅拌问题和一些无资质或挂靠生产的混凝土进入工程问题,目前的监管监控都处于真空状态。

  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大量资金涌入到预拌混凝土行业后,很快产生了过度建站、供大于求的诸多弊端。在预拌混凝土市场需求量不足设计能力的 50%时,即转为买方市场。一些企业为了生存忽视产品质量、使用劣质原材料、偷逃税款、垫资供应、低价进行恶意竞争,造成了混凝土市场的混乱,也在客观上助长了拖欠款现象的蔓延。企业运营的平均利润不断下滑,而水泥、砂石、掺合料等原材料价格却大幅上涨,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为规范市场、制止无序竞争的行为,天津市混凝土专业委员会自2006年5月开始发布混凝土行业自律指导价格。但由于市场不规范,无资质或挂靠单位增多,由此出现了偷税漏税、使用劣质材料、恶意压价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自称是规模型企业以垫资行为来抢占市场,不遵守行业自律,使自律指导价格不能真正指导市场发展。

  企业内部管理不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天津市建筑业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通过对84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和12家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综合评价检查,发现很多企业在基础管理、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环保与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在机械设备管理和生产计量控制系统管理方面缺失严重,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必须引起关注。

  现代混凝土工程技术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问题对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所有混凝土业内人士必须对企业现代化管理及现代混凝土的材料、组成、设计和施工规程、规范有更新、更深刻的认识。

  社会管理和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在税率上不统一,使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和扩大内需的积极政策,其中包括增值税转型及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6%降为3%的政策,但原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相同的混凝土企业增值税却没有涵盖其中,即商品混凝土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仍为6%.金融危机同样给混凝土企业带来诸多困难,为何混凝土企业增值税的征收率没有下调整为3%呢?

  行业分类不科学。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中,混凝土行业的行业分类应属于E门类建筑业中的其他建筑业,而不应划入C门类制造业中,应同建筑施工企业同样交纳营业税,而无需交纳增值税。希望将商品混凝土行业重新定义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并将其划分到建筑业中只交纳营业税,从根本上解决商品混凝土行业增值税税率问题。

  盲目建立混凝土搅拌站,缺乏总体规划,影响环境保护

  发展预拌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要使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向工业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是要实现绿色环保施工。但目前天津混凝土企业的建立缺乏总体规划管理,布局不合理,环保意识差,仅重视搅拌、生产系统,而对原材料堆放、运输都重视不够,地面不硬化,道路损坏严重,料场未采取有效防尘节能措施,对废水、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尚不够重视。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412-2007)《环境标识产品技术要求预拌混凝土》,但至今达标单位很少。

作者:郭关朝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