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下乡 推动农村第三次建房高峰
继家电、汽车、摩托车三下乡惠农政策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后,当前农村消费新增长点转向了农民建房。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建设自用住房。
第三次建房高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历了两个建房高峰。一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有了根本性改变,农民自主用房建设数量随之大幅增加。二是90年代中期,当时农民住房增加主要体现为在原有基础上的改善性需求。
“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农村住房分别为一层平房和两层小洋楼,现在哪家不是三层大楼房,至少也得花上20多万元。”江西省弋阳县姓周的村民介绍说。
据悉,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是“建材下乡”的主要政策建议单位,去年该协会向相关省市发放了建材下乡调查表,并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到典型市场和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选取了北京、河北、湖北、江苏、重庆、广西、浙江、黑龙江8个省市的14个自然村。8省市中,除北京、江苏两省市3个村的人均年收入接近或超过万元外,其他大部分村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为6193元,略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5000元)。
从目前每户建房情况看,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居民居住面积都相对较大,最大的为360平方米(江苏),一般也在200平方米左右,且多为二层以上建筑。北方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一般都是二层(含二层)以下建筑。二层以上的建筑,目前大多采取框架砖混结构,二层以下建筑大多仍是砖结构。平均每户新建房屋费用为10.6万元,每户装修费用一般占建房总额的1/3左右。
调查显示,2/3的建材商品是从建材市场(卖场)购买,1/3的建材商品从经销商或工厂购买,而大部分经销商的经营地点也是集中在建材市场(卖场)内。
据悉,“建材下乡”提出的初步补贴方案是,凡农民新建住房,凭宅基地建房证明和购买建材发票,限定补贴的起步消费额和每户最高补贴额,农民自建房屋每户建材最低消费额不低于1万元,最高补贴额不超过5000元;在新村建设区内集中集资建房及建设节能集成房屋最高补贴额不超过2万元。
实际上,农民很多时候购买建材只有收据而没有发票。若除去发票成本以及类似“家电下乡”出现的涨价等逆向现象的话,建材补贴对于当前农村三层楼房(一般300平方米)20多万元成本而言的拉动效应“不乐观”.
春节期间,和众多乔迁之喜的农民闲聊之时,本报记者得到以下几点认识:当前农村正经历着30年来第三波建房热潮,农村建房最大的动力是大量适婚青年新住房要求;农村建房最大的优点就是农民有自用的宅基地,地皮便宜,不像城镇居民只有花钱买商品房的权利。
此外,农村建房还存在一个大问题,许多农民是穷其一生积蓄,有些依靠亲朋好友举债建房,而与金融机构“绝缘”,资金压力大。
钱多并没感觉富有
农民现在的确有钱了,但建房压力有增无减。很多农民外出打工赚钱,生活改善了不少,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明细账--钱是多了,但并没感觉到富有,尤其是在建房压力下。如在江西农村住房造价从当初2000多元增至20多万元,上涨了100倍!这使得农村家庭的绝大多数收入被迫投入住房建设,房屋质量和居住条件都无法较大幅度提升。
每次回家过年,对于农村日见增多的漂亮的三层楼房,本报记者在和农民闲聊之时不觉心酸,这些农民大部分都存在以下特征:建房者一般在45岁左右、子女多仅初中文化、举家外出打工、建房主要目的是80后子女已到谈婚论嫁年龄,建房“掏空”了几乎所有家庭成员的积蓄。
近期,恰巧看到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两相对照,陈志武诸多观点极为吻合当前农村建房热潮。
陈志武称赞中国城市的住房按揭制度给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为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百余年来都没有的巨大财富效应。不可否认,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中国消费乃至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之一。
农民也应该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金融权利,在农房建设上也让农民也平等地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按揭贷款权利。
给予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的金融权利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环节。按照郎咸平教授的观点,中国经济至今还没有走出华尔街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只有走上启动内需而非投资和外贸启动的稳健之路,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地和平发展。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