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垮垮”为再生混凝土发展敲警钟
建筑安全,旨在为民,建筑安全,根基为先,建筑安全,监管力度不可松懈。近日烟台汽车站“楼垮垮”可谓声名鹊起,虽与“楼脆脆”相比少了些许震惊,但是4000万的车站大楼只服役了短短五年,却也让人惊讶不已,同时也让安全意识日益强烈的人们对建筑质量再一次绷紧了神经。
据悉,此次事件的曝光,早在2006年3月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报告中就已经曾明确指出,屋面是用建筑垃圾充当保护材料,“保温层应是用珍珠岩,而建筑方用的是建筑垃圾,里面有塑料,木渣等废物。”这份报告却也告诉我们,建筑垃圾的胡乱使用给工程建筑质量也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都知道,珍珠岩在建筑中属于一种比较广泛的轻质保温材料,又由于其价格昂贵,施工方在施工时会偷工减料也就不足为奇。然而建筑垃圾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再生利用则得益于如今的再生混凝土技术,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减少耕地占用量,但是用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塑料袋、编织袋来充当保温层,将设计70米的厚度缩减到只有10米,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则需要严惩与警惕。
先不论这其中的腐败程度和不良后果是多么严重,单就偷工减料这一项而言,为什么会用建筑垃圾来取代珍珠岩做保温层呢?诚然,成本是最大的诱因。珍珠岩高额的成本自然会令许多施工方想要找到一些廉价的材料以作为取代物,我们也暂且不谈施工方荒唐的用建筑垃圾、塑料袋、编织袋来充当保温层,但是依笔者之见,解决问题远比抓住问题审问要来的有效,既然施工方想到用建筑垃圾能用来充当保温材料,那为什么就不能使其成为一个既能够保质量又能够保成本的优秀“充当物”呢?
众所周知,我国的建筑垃圾每年都在以高位数不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城镇化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各基建工程的开工量持续增加,为保持社会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工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需要有一个能够及时得到处理的途径,而再生混凝土对建筑垃圾进行的综合利用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困境。同时在对建筑垃圾经过精挑细选、分门别类后,利用高科技术就能够制作成高质量且合格的保温砌砖或者保温墙板,而这些技术一旦普及,造价成本随之降低,自然建筑质量也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庞大的建筑垃圾群与方兴未艾的再生混凝土技术的普及使用率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也为我国的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楼垮垮”或许是误打误撞用上建筑垃圾做保温层,但也更应该警醒,正确的使用建筑垃圾以及管理是目前必须的。正如人们调侃: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我国的建筑则是越来越短命。虽然这只是表达人们对如今腐败的不满,但也说明一点,建筑材料市场,尤其是这种“新生”的材料——再生混凝土,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需要认真对待与管理,不要等墙倒了才知悔恨。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