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台企拉法基永固混凝土公司的发展秘诀

中国台湾网 · 2009-05-27 00:00

  重庆台企拉法基永固混凝土公司总经理简国钏认为:立足于广阔的内需市场,“再发展二十年绝对没问题!”

  “我们计划2009年实现年产值增长60%。”在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目标。但台商简国钏掌舵的拉法基永固混凝土公司(以下简称“永固”)却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此宏伟的目标和强大的信心,到底来自哪里?

  练好“内功” 扎扎实实好过冬

  在拥有38家混凝土厂商的重庆市场上,如何在竞争中克敌制胜、占有一席之地,简国钏给出的答案是“练好内功”。“企业不可能仅依靠政策扶持生存,必须从质量、管理、财税等各方面‘练好内功’,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产品销售,质量为王。“既然混凝土的名字叫永固,我就敢保证至少一百年不坏”,简国钏指着橱柜里满满的证书和奖牌对记者说。十年来,永固混凝土以其优秀的品质,得到许多工程项目的青睐,参与了一批大型国家级、市级重点工程的建设,甚至连赶修大桥的重任,永固也是首当其冲。并连续三年年缴税额突破2000万,2007年被重庆市政府认定为“税务A级企业”,连续两届荣获全国混凝土行业最高奖项“中国混凝土优秀企业”。

  在保证产品优质的同时,永固积极提升企业的品质管理,从产品生产到员工安全,每一个环节都纳入严格管理的范畴。除了在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不断推出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现场服务等方面苦练“内功”,“我们每年都会主动请会计事务所帮忙审计,通过财务状况分析公司的潜在危机。” 简国钏的步步为营,有效规避了风险。

  正是由于在经营过程中练就的扎实 “内功”,永固在金融危机开始的最初半年里经受住了考验,在2009年市场复苏时迅速恢复高成长。

  本地化经营 团队是最大的财富

  在拉法基永固的600多名员工中,只有3名来自台湾。简国钏认为,“本地化”经营是他经营的基本理念,只有依靠本地的团队力量,生意才能做好,“十年下来,我最大的财富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我的组织。”

  “混凝土行业,讲求就地取材。” 简国钏说。在永固,厂长和部门负责人都是简国钏花费几年心血带出来的本地员工;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与国际接轨,永固每年都安排人员跟世界各地的经理人交流,去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经验,让已长成的小树变成茁壮的大树。

  “将来如要拓展组织,完全不用担心人手,有现成人才可以用。” 简国钏对自己培养出来的员工素质很欣慰。他表示永固第一个厂见效益花了三年,第二个花了一年,第三个只用半年,这越来越快的速度,验证着团队的运营越来越顺畅。

  为了实现彻底的本地化经营,至今不习惯重庆生活的简国钏坚持不开小灶,与员工吃同色饭菜。他带出来的员工,在走出永固之后大多成为别的厂站主管,他的厂子也因此被誉为重庆混凝土行业的“黄埔军校”。

  简国钏认为,语言和饮食上差异的克服都是粗浅的,真正需要的是了解这个城市,和它共同成长。本地化经营的战略,使简国钏达成了这个目标,也为永固未来的扩张储备了一批年轻成熟的人才,更加坚实了永固的“内功”。

  立足内需“底盘” 撑起“内功”效力

  对永固而言,无论是本地化经营还是扎扎实实的“练好内功”,都不能脱离内需,离开内需,一切都是空谈,内需就是支撑永固“内功”发挥效用的“底盘”。简国钏对此有着深刻感受:在形势严峻的2008年末,永固之所以有所依恃和期待,是因为政府建设没有停,民间投资没有停,返乡人潮带回了购买力,整个市场仍在。

  当初进入重庆混凝土行业,简国钏就是看中了重庆直辖后基础行业发展的市场潜力。事实证明,重庆的内需市场成就了永固十年的迅速发展。如今,重庆在扩大内需政策中分到的80多亿资金,主要用于基础建设,混凝土行业将直接因此受益。目前,永固混凝土的订单已经下到第四季,60%的增长目标不成问题。

  在许多企业如履薄冰艰难度日之时,永固却在旧厂改大厂、买新厂、扩大招工、增加投产。这不是应对危机的逆势操作,而是满足市场需要的顺势而动。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永固的成长似乎是异数,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其立足内需、拓展自我的必然结果。

  对于未来,简国钏认为:重庆作为西部开发的龙头,未来的发展应该比较稳健,而且政府的支持力度明确,企业只要跟着政策走,“练好内功”,就一定能从中受益。立足于广阔的内需市场,简国钏对在重庆发展充满信心,“再发展二十年绝对没有问题!”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