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提前两年实现市市通高速公路
5月28日,国家高速包(头)茂(名)线陕西境小河至安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标志着西安至安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陕西经过四年奋战,延安、榆林、汉中、商洛、安康五市通了高速,共建成高速公路759.8公里,比“十一五”规划提前两年实现全省市市通高速的目标。
小康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包茂线陕西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2637”高速公路规划网的重要路段,路线全长58.26公里。
包家山隧道是其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全长11.2公里,双洞4车道,设有两处特殊灯光带,1个通风竖井,3个斜井,其长度位居全国已通车高速公路隧道第二,施工的困难受到众多国家院士、专家和业界的关注,以其复杂的地质结构、建设的艰辛而闻名。该隧道不仅穿经3条大型地质褶皱带和37条地质断层破碎带,还穿越25处水文地质涌水点,并且整座隧道中易垮易塌的软弱围岩占到了60%以上,建设中经历了300多次涌水、涌沙、突泥、塌方及雪灾、地震等地质和自然灾害,施工难度在全国高速公路工程中实属罕见,堪称隧道建设的地质资料库。在诸多困难条件下,建设者依靠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顽强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创造出10个“全国首创”。一是克服四级以上软弱围岩占近60%的地质困难、穿越37条断层,在遭遇特大涌水8次、涌水涌泥事件146次、大小塌方168次的情况下,创造了零伤亡施工记录。二是利用斜井有轨运输承担正洞4.1公里施工任务,安全运行960天、49200次,平均21.3次/时(0.35次/分)在国内公路隧道界属首例;三是利用243米深的竖井投放砼混合料8.2万方,无一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在国内公路隧道建设中尚无前例;四是在公路隧道施工中,首次采用无轨-有轨-无轨运输自动转化系统,该运输方式在全国公路隧道建设中首次采用;五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在国内公路隧道建设中第一次实现了对施工的全程监控;六是四个通风井的设置与正洞施工协调配套,既满足了通风需要,又加快了正洞施工进度,在国内同类型工程中,效率最高;七是论证批复工期60个月,实际建设工期为34个月,创国内同类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进度第一;八是在洞口设置指纹识别系统,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程序化管理,首创国内公路隧道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九是在洞内施工现场,配置救生衣、救生圈、气垫船及灭火器等安全生产器材,在国内属首创;十是斜井半径由设计的3.5米改为4.55米,提高了通风能力,满足了运输需要,加快了6.6公里正洞的施工进度,首创做法得到专家和业界的认可,为公路隧道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小康高速的建成通车,使安康市真正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对进一步促进安康与关中及发达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加快旅游和经济发展,实现安康突破发展,建设西部强省,打造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圈”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加快交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的动员令下,陕西省公路交通发展进入了全面提速、持续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近三年,全省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49公里、345公里和418公里。到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212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大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圆满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有力推进了陕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其中,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五市开发区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关中地区成为全省最活跃的经济增长带。在陕北,黄延高速、陕蒙高速、吴堡至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撑起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的交通骨架,使其成为拉动陕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秦岭之南,西汉高速、沪陕线陕西境的贯通,使陕南“绿色品牌”在全省迅速打响,现代中药、绿色食品、旅游和林特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高速公路还带热了陕北红色游、关中历史文化游、陕南生态游,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西线、北线、东线、南线旅游新格局。据悉,从2006年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从4383.9亿元上升到6800亿元。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陕西省再一次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步伐,确定了高速公路“2367”网规划。规划采用纵横网格与辐射线、环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由2条环线、3条南北纵向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和7条东西横向线组成,路网总规模8080公里。“2367”网使省会西安与各市区以高速公路相连接,相邻区市基本以高速路相连通。
全省88%的县市平均半小时可抵达高速公路,全省形成了21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口,基本实现与周边省区连接成网。今年,陕西省高速公路投资300亿元以上,在建里程达到235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计划建成小河至安康、商州至漫川关、宝鸡至牛背、机场专用高速、榆林至神木5个项目,新增高速公路350公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康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包茂线陕西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2637”高速公路规划网的重要路段,路线全长58.26公里。
包家山隧道是其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全长11.2公里,双洞4车道,设有两处特殊灯光带,1个通风竖井,3个斜井,其长度位居全国已通车高速公路隧道第二,施工的困难受到众多国家院士、专家和业界的关注,以其复杂的地质结构、建设的艰辛而闻名。该隧道不仅穿经3条大型地质褶皱带和37条地质断层破碎带,还穿越25处水文地质涌水点,并且整座隧道中易垮易塌的软弱围岩占到了60%以上,建设中经历了300多次涌水、涌沙、突泥、塌方及雪灾、地震等地质和自然灾害,施工难度在全国高速公路工程中实属罕见,堪称隧道建设的地质资料库。在诸多困难条件下,建设者依靠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顽强的精神,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创造出10个“全国首创”。一是克服四级以上软弱围岩占近60%的地质困难、穿越37条断层,在遭遇特大涌水8次、涌水涌泥事件146次、大小塌方168次的情况下,创造了零伤亡施工记录。二是利用斜井有轨运输承担正洞4.1公里施工任务,安全运行960天、49200次,平均21.3次/时(0.35次/分)在国内公路隧道界属首例;三是利用243米深的竖井投放砼混合料8.2万方,无一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在国内公路隧道建设中尚无前例;四是在公路隧道施工中,首次采用无轨-有轨-无轨运输自动转化系统,该运输方式在全国公路隧道建设中首次采用;五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在国内公路隧道建设中第一次实现了对施工的全程监控;六是四个通风井的设置与正洞施工协调配套,既满足了通风需要,又加快了正洞施工进度,在国内同类型工程中,效率最高;七是论证批复工期60个月,实际建设工期为34个月,创国内同类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进度第一;八是在洞口设置指纹识别系统,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纳入程序化管理,首创国内公路隧道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九是在洞内施工现场,配置救生衣、救生圈、气垫船及灭火器等安全生产器材,在国内属首创;十是斜井半径由设计的3.5米改为4.55米,提高了通风能力,满足了运输需要,加快了6.6公里正洞的施工进度,首创做法得到专家和业界的认可,为公路隧道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小康高速的建成通车,使安康市真正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对进一步促进安康与关中及发达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加快旅游和经济发展,实现安康突破发展,建设西部强省,打造西安、成都、重庆“西三角经济圈”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加快交通发展、突破瓶颈制约”的动员令下,陕西省公路交通发展进入了全面提速、持续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近三年,全省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49公里、345公里和418公里。到2007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212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大关,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圆满实现第一阶段发展目标。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有力推进了陕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其中,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五市开发区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关中地区成为全省最活跃的经济增长带。在陕北,黄延高速、陕蒙高速、吴堡至子洲至靖边高速公路撑起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展的交通骨架,使其成为拉动陕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在秦岭之南,西汉高速、沪陕线陕西境的贯通,使陕南“绿色品牌”在全省迅速打响,现代中药、绿色食品、旅游和林特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高速公路还带热了陕北红色游、关中历史文化游、陕南生态游,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西线、北线、东线、南线旅游新格局。据悉,从2006年至2008年,陕西省生产总值从4383.9亿元上升到6800亿元。
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陕西省再一次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步伐,确定了高速公路“2367”网规划。规划采用纵横网格与辐射线、环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由2条环线、3条南北纵向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和7条东西横向线组成,路网总规模8080公里。“2367”网使省会西安与各市区以高速公路相连接,相邻区市基本以高速路相连通。
全省88%的县市平均半小时可抵达高速公路,全省形成了21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口,基本实现与周边省区连接成网。今年,陕西省高速公路投资300亿元以上,在建里程达到235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计划建成小河至安康、商州至漫川关、宝鸡至牛背、机场专用高速、榆林至神木5个项目,新增高速公路350公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