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调整产业政策 构建经营框架
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规模、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技术等方面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处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而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探索适合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产业政策:调整与扶持并重
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在客观上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社会公益性产品性质,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该制定鼓励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出台财政、税收、融资、生产、流通、销售等相关配套政策,从而形成有利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把固体废弃物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
产业政策是政府以企业为实施对象、以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集中为核心内容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其本质是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之间的分配以优化资源配置完成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内容指向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区域政策等。
首先,政府要建立鼓励性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鼓励性产业化发展政策(收费、税收、财政、金融信贷、投融资等),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培育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对那些拥有先进处理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经营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如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向这类企业注入资金,把这类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它具有衍生、裂变、创新功能。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要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改变这一领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为企业营造产业化发展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团体、金融机构等相结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
构建产业化经营框架
我国已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虽然对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都规定了相应的应该承担的污染防治责任,但是这部法律的侧重点在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对于促进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力度仍不够。
国家四部委颁发的《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和三部委颁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虽然提出了要走产业化道路,但《通知》主要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即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约束力不强。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体、责任、权利、要求和规范,使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在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避免现行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体制中职责不明、权责不分、规范性不强、随意性大的问题。
通过政策的引导将现行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转变成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进行法制化管理。特别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由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转变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经营的指导者、培育者和监督者。此外,要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投入产出机制,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在继续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采取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和民营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运行机制。
另外,政府要合理制定固体废弃物处理收费标准和科学的计收办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用多种经济手段,从税收、信贷、征地和用电等方面对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生产、流通、运转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市场,集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分捡、回收、储运、处理、再生利用、产品经营为一体,使之形成一体化,互动式发展。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将固体废物处理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模式,提高处理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其建设和运营成本,积极鼓励资源回收,增加固废处理企业的收益和积累。由此可见,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政策引导与推动至关重要。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规模、产业组织结构、产业技术等方面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处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而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探索适合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产业政策:调整与扶持并重
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在客观上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社会公益性产品性质,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该制定鼓励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出台财政、税收、融资、生产、流通、销售等相关配套政策,从而形成有利于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环境,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把固体废弃物处理由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为企业的社会服务性质的经济行为。
产业政策是政府以企业为实施对象、以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集中为核心内容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组合。其本质是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干预资源在产业之间的分配以优化资源配置完成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内容指向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区域政策等。
首先,政府要建立鼓励性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鼓励性产业化发展政策(收费、税收、财政、金融信贷、投融资等),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市场的形成和发育,培育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技术产品市场、社会化的技术服务市场和经营市场。对那些拥有先进处理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经营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如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向这类企业注入资金,把这类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它具有衍生、裂变、创新功能。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产业规模化发展,从而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其次要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改变这一领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局面,为企业营造产业化发展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领域进行生产、投资、建设、经营等活动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团体、金融机构等相结合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实现社会资本资源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领域的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
构建产业化经营框架
我国已制定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虽然对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都规定了相应的应该承担的污染防治责任,但是这部法律的侧重点在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对于促进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力度仍不够。
国家四部委颁发的《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和三部委颁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虽然提出了要走产业化道路,但《通知》主要是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即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约束力不强。因此,国家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体、责任、权利、要求和规范,使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在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避免现行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体制中职责不明、权责不分、规范性不强、随意性大的问题。
通过政策的引导将现行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转变成为主要依靠法律法规进行法制化管理。特别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由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投资者、管理者和经营者,转变成为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经营的指导者、培育者和监督者。此外,要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投入产出机制,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在继续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采取优惠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和民营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运行机制。
另外,政府要合理制定固体废弃物处理收费标准和科学的计收办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用多种经济手段,从税收、信贷、征地和用电等方面对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生产、流通、运转的企事业单位给予支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开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市场,集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分捡、回收、储运、处理、再生利用、产品经营为一体,使之形成一体化,互动式发展。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将固体废物处理推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模式,提高处理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其建设和运营成本,积极鼓励资源回收,增加固废处理企业的收益和积累。由此可见,实现固体废弃物处理产业化政策引导与推动至关重要。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