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聚焦三一德国建厂 务实还是炒作
全球金融危机已是无处不在,三一集团却此时在走出国门,去德国建厂。这一举措,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突发奇想的冒进。
在金融危机之时,三一集团投资
机械生产大国德国,斥资1亿欧元建厂,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均出席签约仪式,引起中德媒体广泛关注。许多人都对三一此举称赞不已,但也有人对此表示了疑问,三一此时在德建厂,将“生存空间”扩展到德国,究竟是务实明智的举措还是在炒作?是否有些冒进?
金融危机中投资显自信
2009年1月29日,温家宝总理访德期间,三一集团与德方在柏林举行了签字仪式,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与德国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简称北威州)州长约尔根·吕特格斯代表双方签字,三一计划斥资1亿欧元在德国建厂。其实,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早在2008年5月18日,三一就和德国政府投资管理局签署了协议,并在科隆举行了开业典礼。用一位行业人士的话说,“可能是温总理去德国,没什么别的项目了,就把这个拿出来,这其实是老项目了。”
据悉,三一德国公司将设在德国西部北威州的科隆,首期购入的20万平方米土地,目前已完成土地购置、设计等工作,今年已经开始建设。其中,三一在德国的基地包括一家生产工厂、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培训基地。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向《新财经》记者表示,在德国的工厂还是“以生产混凝土泵送设备为主”,而且,“在德国建厂研发的比重超过制造的比重,我们是轻量化制造,实际上是把制造的重头放在国内,在那边主要就是一个组装。”
若三一德国基地建成,公司将可以向欧洲用户提供销售、租赁和售后服务,并能提供操作人员的培训,为三一在欧洲的客户提供更加完备的服务。据悉,三一德国工厂投产后,计划每年生产工程机械3000台,年销售额达到3.5亿欧元,投资大概“六到七年收回”。
在金融危机形势下,投资1亿欧元,这成为目前为止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一笔投资,因此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李银表示,“这次签约,表明三一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候没有放弃这个项目,显示了三一的信心和能力。”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也表示,“三一还是比较自信。”
“出海”是必然选择
一位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掌门人一年前曾告诉记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近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许多企业大肆扩张,行业产能面临过剩的危险,为此,必须开拓海外市场。李银也认为,“前几年工程机械发展很快,主要是靠国内市场来推动的。”中信建设证券分析师高晓春则表示,“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受国内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走出去’。现在出口还很少,今后出口空间还是很大的。”
李银还表示,“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进行全球资源配置和整合的能力,企业要真正强大起来,必须‘走出去’,迟早要迈出这一步的。比如日本小松,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肆扩张,二十多年间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全球老二。现在的机会难得,若抓不住,今后就很难抓住了。三一出去后,可以得到很多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如果三一这一步走成功了,离真正的世界级企业就不远了。”
除了行业的发展要求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必须“走出去”之外,三一加快国际化步伐还有其自身原因。何真临告诉记者,三一加大国际化力度,在德国建厂有三个考量,“第一个考量是三一的国际化战略,三一要用全球的资源提升企业,世界的资源都为三一所用。第二个考量是三一的文化,三一的核心理念是‘品质改变世界’,我们必须‘走出去’,在国内做得再大、再成功也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第三个考量是三一要在2012年实现1000亿元销售额,进入‘世界500强’,也必须要向海外扩展生存空间。”
正是基于这些考量,三一近几年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据三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三一的海外销售达到0.7亿美元,2007年提高到2.3亿美元,2008年达到5亿美元,每年基本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三一今年的目标是达到7亿美元以上。”
三一要在海外市场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并非易事,加快海外扩张步伐就成为必须。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表示,“三一想通过建厂打开欧洲市场,为未来的出口进行一个战略布局,这是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尽管现在市场不景气,但现在建成了,等今后市场回暖,欧洲这个黄金市场就容易打开了。”
直接建厂颇为冒进?
虽然“出海”是三一的必然选择,但欧洲已是一个成熟市场,三一去德国能抢得多少市场份额?而且,三一是直接到欧洲建厂,迥异于企业的并购、发展代理商等模式,直接建厂是否有些冒进?尽管大家都为三一在德国建厂击掌叫好,但还是有许多疑问和担忧。
三一近几年加大了国际化的步伐,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主要是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至于欧洲市场,何真临表示,“我们这两年在欧洲的销售额还是比较高的,具体数据不便说,这是商业机密。”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则表示,“现在在欧洲市场上肯定是不怎么样。”一般而言,要到一个区域建厂,必须要在当地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并有较为成熟的网络,要考虑到其投产后的市场情况。三一直接到德国建厂,确实颇为大胆,他们考虑在欧洲建厂减少成本,以便进一步打开欧洲市场。
[Page]
何真临对于欧洲市场充满信心,“欧美市场还是很大的,尽管其城市化建设已基本完成,但劳动力成本很高,所以,他们对机械设备的需求也很高。”他还表示,在欧洲与强手进行正面竞争,三一拥有资源优势,“尽管我们的上游部分结构件在德国,但我们的核心件臂架在中国,当年我们没有自主创新时,一个37米的臂架要140万元人民币,我们通过自主创新只要20万元就能造出来,这个巨大的差价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欧洲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我们可以借用本地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再结合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制造精密的优势,我们的产品在欧洲就有很大的性价比优势。”
其实,三一德国公司是三一在海外建立的第三家地区总部和海外工厂。2006年11月,三一在印度孟买附近的普纳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2007年9月,三一又在美国佐治亚州桃树市购买了1600亩土地,并计划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北美生产、研发中心。
据三一负责人介绍:“印度早就投产了;美国的工厂正在建,前年才投资的。”据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说,“印度工厂才开始投产,在美国只是拿了地还没动工。”
对于三一在印度和美国投资的原因,何真临表示:“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市场机会。美国是工程机械生产大国,世界工程机械霸主卡特彼勒公司就在那里,我们投资美国主要是考虑到美国的管理环境、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
审视三一的国际化进程,我们可以发现,三一似乎更倾向于直接投资建厂这种模式。中信证券分析师郭亚凌说:“三一也就是在印度和德国建厂,其他地方还是靠经销商。但它和中联不一样,中联收购老外的网络,三一是自己建网络。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很难评价。”中信建投分析师高晓春也表示,“和中联不同,三一国际化的步子更坚定一些。”
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则坚信,他们独特的国际化模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经过严格的投入收益风险分析后的决定,“世界上的并购成功率是20%,文化的融合非常难,而且‘强龙难压地头蛇’,我们自己建厂就可以用三一的文化去整合德国人,你不认同我可以不用你,我要用我的文化来主导你。”
许多行业人士对于三一在德国建厂称赞不已,称三一在进行“最优等资源配置”。而且,三一在德建厂将“提升三一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其扩大欧洲市场份额”。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工程机械行业人士李银就表示,“我唯一担心的是三一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因其国际化步伐迈得太快而跟不上,从而影响三一现在的发展。我希望三一能走得稳些。”
与世界巨头正面交锋?
德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也是世界工程机械的重镇,其出口货物中机械产品占了75%。在混凝土机械行业,排在世界前两位的普茨迈斯特和施维因都在德国,三一到世界行业巨头的老巢建厂,是准备与它们正面竞争?为什么选择德国?
三一真准备和普茨迈斯特等正面交锋?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表示,“我们到德国就是要直面与强手的竞争,我们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必须要和世界级的对手竞争。就像下棋,你要提高自己,就要和强手对弈,与强者竞争才能得到更大提升。”
除了与强者交锋外,三一选择德国还有更实际的考虑。奔驰的重卡底盘、道依茨的柴油机、力士乐的液压件都在德国,这些设备都是三一产品需要的零部件,占三一产品成本的一半,从德国购买,到中国生产后又卖回欧洲,反复周转的物流成本非常高。三一若在德国建厂,可以确保其供应链在一个非常经济的可控区间内进行运作。
三一选中的北威州,位于著名的鲁尔工业区,这里公路铁路网密集,交通极为便利,附近几十公里就有发动机生产厂,蒂森钢铁基地也离此不远。三一在德国当地生产在当地销售,确实能大大节约物流成本。
此外,德国的技术、管理、人才优势也是吸引三一前去投资的重要原因。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表示,“德国是世界工程机械的翘楚,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体系。我们到德国建厂,首先看重德国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第二,看重德国所具有的管理;第三,看重德国在制造上的技术积累,包括蓝领和白领,我们到德国去主要是延揽一批世界顶尖级的研发人才。”按照三一的一贯作风,无论是到卡特彼勒的故乡,还是此次到普茨迈斯特的老巢,吸引优秀的人才都是一项重要工作。
有行业人表示,三一选择在北威州建厂颇为明智。北威州是德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能较易获得劳动力,而北威州也需要为这些工人寻找工作岗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之时。所以,三一很容易就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据悉,三一德国工厂大约需要600名工人,对此,北威州经济部部长ChristaThoben女士表示,“在当前整个市场经济处于不景气的状况下,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特别庆贺的事。”三一工厂所在地的贝德堡市市长科尔特也说,三一在这里建厂“这对我市和我们这个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幸运。”
能让当地政府感到幸运,能让中德总理参加合作签约仪式,这对三一今后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在将此事的新闻价值发挥到极致之后,就看三一在德国和欧洲的市场表现了。是务实还是炒作?结果说明一切。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