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企业不妨盯紧四万亿之建筑业受益者

2009/03/17 00:00 来源:中国建材采购网

......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目前已出台的投资和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又为我国建筑业渡过危机注入了一支支’强心剂’。主要政策举措有: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其中5项直接与建筑业相关。

  2008年11月9日,政府宣布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资金密集型的建筑业,连续降息将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

  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直接针对与建筑业密不可分的房地产业。

  通过仔细解读国家近期果断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才知政策处处存商机,就4万亿元的基建投资这一商机,无疑是给即将步入寒冬的我国建筑业雪中送炭,综合来看,我国建筑业未来值得期待。  

  政策增强信心

  首先,全国各地上下可圈可点的重大工程及配套资金,极大鼓舞着建筑业。  

  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出台后的短短一周时间内,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都不约而同地行动起来。  

  如北京未来两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初步测算市、区两级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0000亿元。  

  上海围绕 ’四个中心’建设和世博会举办,重大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规划至2012 年新增389 公里,投资总额超过1500 亿元。  

  广东推出了’新十项工程’,将集中在2009年加大投入力度,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拉动社会资金投入5000亿-10000亿元。

  浙江确定以’铁路建设’作为重大投入之首,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等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40亿元;未来三年项目总投资约800亿元。

  江苏迅速启动规模达3000亿元的政府主导性项目,重点用于扩大投资、消费和改善民生,其中2000亿元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列出了包括东部沿海铁路通道工程等2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书。

  第二,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重大政策已出台,有利于外资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兴起为我国建筑业发展增加了又一动力。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建筑业’上山下乡’开辟新市场提供了广阔天地。

  第三,四川灾后重建规划对建筑业而言值得期待。据测算,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投资规模将达到1.67万亿元资金。今后几年要新建几百万套房屋和数千所医疗机构,所需资金巨大。中央财政已确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3000亿元。灾后重建市场将成为整个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

  第四,略有盈余的财政政策、巨额外汇储备和良好的外汇管制,都将为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应对全球经济衰退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证。

[Page]
  第五,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凸显政府保增长的决心,同时将为建筑业降低成本创造条件。持续降息后,运用’借长还短、借新还旧’等筹资方式将有利于资金成本的大幅降低,另外大宗物资价格回落也将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支出。

  谁是赢家

  一系列利好政策并不会让整个建筑行业都分享到基建投资的盛宴,相反,盛宴面前却是物竞天择,强者生存。和其他行业一样,建筑行业必将形成两极分化格局。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将是本次政策的最后赢家或强者,这是由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背景和实力两方面决定的。  

  首先,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背景决定其是最大受益者。

  建筑业存在着众多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原为各部委直属企业后转由国资委管理,其与政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公共关系。基本建设的几个关键子市场基本均由这些行业龙头所主导,如铁路工程主要由中铁及中铁建、交通工程主要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水利主要为葛洲坝(10.01,-0.13,-1.28%)及中国水利水电集团等。而从地方来看,各级政府的大规模建设则主要由各地方建工及城建集团承接,如上海的大型市政工程建设主要由上海建工(11.10,0.04,0.36%)集团和上海城建集团承接。良好的公共关系使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成为大规模建设主要承担者和受益者。  

  其次,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今非昔比,有能力消化基建投资’大蛋糕’的绝大部分。

  一是资本市场助力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规模及资本实力大大增强。大型国有建筑企业IPO 成功后,资产负债率显著降低,资本结构更为合理,资本实力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大力进军运营业务和地产业务,促进其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

  二是管理规范度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及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一些大型国有建筑企业IPO 成功后,由完全的国有公司变为国有控股的公众公司,在多重要素制约及其自身努力下,其管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如自上市以来铁建双雄的管理费用率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从投入产出评价国有及民营企业竞争力,大型国有上市企业相对竞争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应对之策

  虽然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必将使国内建筑业转’危’为’机’,但应看到,我国大型国有建筑业目前在境外承包的工程项目依旧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寒流入侵。新形势下我国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未来要在国际同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清目前及未来形势,理清发展思路,做国际建筑市场的真正赢家。

  首先,重新盘点与评估目前我国国门外工程承包项目。充分揭示对外在建项目可能引发各种经营和管理风险。巧妙审慎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化解汇率和利率风险,减轻金融危机带给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寒流涌动袭击。

  第二,应对竞争国际化。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建筑市场的竞争规则、技术标准、经营方式、服务模式必将与国际趋同,认真总结和吸取奥运、世博场馆建筑的国际标准和建设中新技术应用经验和教训,将有利于建筑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积极参与建筑行业重新洗牌与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跨国竞争力。我国建筑业的跨国经营行为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联合,为自身的市场目标在行业内互相搏杀压价竞争。应打破部门、行业、地区、所有制的界限,按照市场需求、优势互补、企业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鼓励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为’龙头’,联合兼并科研、设计、施工等企业,实行跨专业、跨地区重组,形成一批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和融资等能力的大型建筑企业,使之成为带动建筑业整体水平迅速提高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导力量。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9 02: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