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降息 零利率 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影响几何

2009/02/18 00:00 来源:工程机械网

......

  市场通缩,市场低迷,面对2009年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降息,已成为全球各国应对经济衰退采取的最直接的政策手段。韩国央行2月12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2%,这是韩国央行在利率在历史最低位后再次降息。也标志着2009年的第二波降息大潮不期而至。这次全球降息风暴,是否会影响我国的信贷政策,降息对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影响几何呢?  

  工程机械行业对国家信贷政策敏感度高 

  工程机械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认为,工程机械行业对国家信贷等相关宏观调控政策敏感度比较高。 

  首先,从工程机械行业的研发和制造上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属于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型,其产品本身的研发和制造需要大额的配套资金,对国家信贷政策特别是利率的降低和上升比较敏感。 

  其次,从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方式上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广泛流行的按揭销售模式,也直接决定了对国家存贷款利率等相关宏观政策的高度敏感性。 

  另外,从工程机械下游的需求方面来看。工程机械属于典型的投资驱动型行业,能够带动工程机械设备销售的工程项目投资方、施工方等也对银行信贷政策高度依赖,同样影响到工程机械行业对信贷政策的高度依赖性。  

  金融危机对工程机械行业资金环节的影响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资金、现金对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是不能没有现金,没有利润企业仍然有可能生存,但是没有现金,企业将无法生存。 

  当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之后,银行为控制风险会相应收缩信贷,导致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干涸。这个时候,工程机械企业如何保证公司的正常资金周转和现金流,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并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另外一方面,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也存在不愿意借款的倾向,导致工程机械行业下游的需求市场疲软。 

  而且,就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近几年,由于大部分企业对我国工程机械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各企业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扩大产品线和生产能力,并开足马力生产。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下游需求市场的疲软,使产品大量积压和生产线闲置,占用了企业的很大一部分资金,致使很多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降息,有利于对抗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的衰退 

  目前,在全球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的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已是客观现实。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认为,国家的降息政策有利于对抗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的衰退。降息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用资成本,而且,有助于银行向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有利于解决工程机械企业目前已出现的信贷紧张和现金流匮乏的问题。 

  另一方面,降息可以有效地刺激工程项目建设投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投入,解决投资方和施工方的资金困难,有助于工程机械下游需求市场的回暖。  

  中国近期降息状况及2009年信贷政策预测 

  据了解,目前,全球各国的利率都已接近或是连续刷新历史最低纪录,继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近期将利率降至历史新低之后,2月12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至2%,这是韩国央行在利率水平已处于历史最低位后再次降息。可以说,当前全球降息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逐渐步入“零利率”时代。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认为,全球新一轮的降息风暴将会进一步助推我国的降息步伐。据了解,自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以后,截止目前,我国已连接4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率。将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确保货信贷稳定增长及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支持扩大内需。 

  2009年1月份从我国的CPI走势来看,虽然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但是未来几个月仍然存在着下行的风险,CPI的走低将会为我国进一步降息带来更大空间。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9 0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