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将打造100座节能示范建筑

2008/09/11 00:00 来源:

......

  多年来,哈尔滨市一些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老住宅顶层房渗漏、冬季不保温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治,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将投资2.1亿元对全市70万平方米老建筑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节能改造老建筑主要是“穿衣戴帽系统改造”,解决顶层楼房漏雨及全楼防寒保温不好等问题,提升居民市内外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为此,记者对今年全市老建筑节能改造等情况进行了采访。

试点改造效果显著

  日前,记者在道里区友谊路等施工现场看到,一座座老式住宅楼四周布满了脚手架,这是正在施工的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试点楼。据调查,道里区九江街区等部分街区经节能综合改造后,将形成典型的欧式风格建筑群,成为哈尔滨市松花江畔的一道亮丽景观线。许多居民说,经过改造后,顶层不漏雨了,室内保温也好了,冬季室内温度普遍提高。九江街区实施节能改造后的二手房售价,也普遍提高了。

  据有关方面介绍,去年哈尔滨市在道里、道外、南岗等区开展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已取得了较好效果。经有关专家测试,改造后的老建筑达到了节能、防寒、保温和景观一体化效果,也取得了“穿衣戴帽系统改造”的综合效应。据了解,按照节能改造试点经验,哈尔滨市老式建筑住宅楼等节能综合改造后,不仅使居民住宅质量发生根本性改变,也使老建筑节能改造与景观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北方高寒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新路子。

2010年前全面推开

  据市建委副主任刘清玉介绍,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今年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新增建筑管理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筹规划,市区结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通过市、区、企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三级试点方式,加快推进老建筑节能综合改造。

  据市建委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办公室主任徐卫东介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部和省市关于加强节能工作、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和开展旧住宅区整治改造等规定,近日,哈尔滨市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的决定》,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哈尔滨市制定了《哈尔滨市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试点方案》,哈尔滨市到2010年将完成改造4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任务,目前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中。

“扮靓”造福市民

  据调查,目前,哈尔滨市既有住宅面积为1.5亿平方米,哈尔滨市把改造范围确定在80年代后建成的非节能建筑的老建筑,其面积大约有8000万平方米,这些老建筑在80年代都是没有节能功能的老住宅,许多老住宅出现顶层漏雨、墙体透寒长毛不保温等,但由于诸多原因,老建筑始终没有大面积进行改造,群众反响强烈。

  按照国家要求,为彻底解决老建筑遗留下来的遗憾,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到2010年,哈尔滨市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如何确保哈尔滨市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完成,为市民造福?据了解,今年哈尔滨市将采取分级选定、三级试点的办法,完成老建筑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主要措施:一是,市级改造试点,以友谊路沿江景观区域和中山路沿线重点建筑为试点,改造20万平方米,主要对城市景观街路两侧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整饰外立面,配套改造小区庭院等。采取适度增加建筑屋面使用空间,适度体积扩张等方式;二是,企事业改造试点,针对大学、大厂居住区,改造老建筑约30万平方米,重点对黑大、医大、东轻厂等家属住宅区域内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三是,区级改造试点,重点对呼兰、阿城等区(县、市),节能改造20万平方米,采取适度增加建筑屋面使用空间等方式,由区(县、市)政府组织改造。

[Page]

老建筑焕发青春

  据了解,哈尔滨作为北方高寒地区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被批准为全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城市,今年全市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节能改造,70万平方米的老建筑将焕发青春,主要对老住宅公共建筑和上个世纪80年代后建成的老建筑进行“穿衣戴帽系统改造”。

  据悉,哈尔滨市通过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将实现“四个提升、两个降低、一个减少”的目标,既提升老建筑的防寒保温功能,改造后将使老建筑全身穿上“棉衣”,并为老住宅戴上“棉帽子”,使顶层长期漏雨等得到根治;提升老建筑供热系统服务功能,对老建筑内的供热等进行系统改造,降低供热能耗,提高供热质量,预计可节约标煤1.33万吨;提升群众室内外居住环境质量,维修、整饰100栋楼体和楼内公共空间,整治居民庭院30个;提升既有建筑的外观形象水平,彰显建筑文化特色,打造100座节能示范建筑;降低既有建筑的能耗;降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及各类污染物3.3万吨。

  据介绍,今年哈尔滨市实施的老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比前几年进行的老建筑“平改坡”效果,更节能、更科学、更人性化,使居民居住得更舒适。目前,道里区友谊路等街区老建筑的节能综合改造正在施工中。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3 22: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