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考验建筑质量 建筑抗震值得关注

2008/05/13 00:00 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据报道,重庆、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北京等许多地区都有震感。

  此次大地震波及范围较广,许多建筑房屋倒塌、列缝。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因地震垮塌,震中周边绵竹市内房屋受损严重、都江堰市区多处建筑坍塌,成都、西安等城市房屋裂缝严重......灾区的损失不断的见诸报端。








  被震塌,震裂地建筑,有老建筑,也有刚建成的新高层,西安高层住宅被震裂,从楼顶到底层都出现断裂。    

  北京“唐山大地震之后,北方的很多地震带上的建筑物抗震指数都在8度以上。”中建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地产运营副总裁雷越姝说,这在房地产和建筑界是常识,当然也不排除像日本神户发生的那样大地震之后夷为平地的情况。

  而在此次地震之前,中国地震局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虽然在历史上发生过一些地震,但是,以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和目前观测到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近期这个地区会有发生大地震的迹象。而北京地区的潜在危险主要是周边地区地震对它的波及和影响,而按北京地区建筑物抗震设防的标准,应该能够足以抗御可能受到的地震威胁。


  南京:高楼可抗7度破坏力 南京受的影响只有3至4度 

  大震不倒中震可修,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南京就开始严抓建筑防震抗震工作,通过有步骤、有计划地对老旧建筑进行加固等措施,逐步提高建筑防震抗震能力。

  根据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南京规定的建筑防震抗震标准是,不论多层还是高层,所有新建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防震抗震能力都必须达到7度以上。用行内通俗的话说,就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复,小震无影响”。所以,只要是7度以下破坏力的地震,南京完全可以抵抗,市民不必恐慌。

  其它地区情况,本网将会继续关注
[Page]

  建筑防震知识  地震,可谓是建筑的最大的敌人,在地震当中建筑大多发生的是脆性破坏是建筑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事故.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在防震的方面要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防震方面混凝土要明显强于砌体结构的建筑.这是因为在地震中混凝土在脆性破坏后会用延性破坏来消耗地震给建筑的能量,而我们在原则上是希望建筑发生延性破坏的,因为延性破坏有明显的变形,而不在是建筑不忙上倒塌.砌体结构的墙延性和弱当地震来时会发生脆性破坏,而使建筑倒塌这在唐山大地震中有着惨痛的教训,但是砌体也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加圈梁和立柱来防震,而且这种设计不需要计算完全靠经验就可以做到.

  在这里要解释两个概念.脆性破坏:是只建筑的构件凭借自身是刚性与外力进行抵抗,这样外力可以破坏建筑构件的性能使其承载荷载的能力急剧下降.它是建筑最怕的一种破坏.延性破坏:是只靠建筑构件靠发生形变来抵抗外力,这是建筑要求的破坏,因为延性破坏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而且可以维修.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9 03: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