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2008-02-15 00:00

  日前,全球最大的机械企业之一——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NYSE)将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全资收入囊中,并计划将其发展成为公司的全球制造基地之一。同时,卡特彼勒在天津与无锡的柴油机工业园也于近期正式上马。种种迹象表明,经历两年来并购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风风雨雨后,卡特彼勒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加速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布局。

  山工成卡特全球制造基地

  2004年10月19日,卡特彼勒与山工在济南签订合约,收购后者40%的股权。这次收购是继卡特彼勒与徐工集团合作生产挖掘机项目后,第二次与中国本土主机制造企业开展合作。而此次股权变更之后,山工将成为卡特彼勒在华的独资企业。

  并购之前,地处山东青州的山工原先由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控股,在中国装载机行业中排名第七,其技术在国内同行中较为领先,并拥有完善的产品支持系统和规范的代理商网络。2003年,山工正式改制为一家半民营公司,改制后的股权结构为国有股20%,管理层持股60.5%,优秀员工持股19.5%。

  自四年前双方合作以来,山工机械利用外方在品牌、技术、市场、文化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整合,并在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方面得到全面提升。2007年,山工装载机年产量由三年前的5000多台提高到1万台,利润增长近10倍。

  2007年3月20日,卡特彼勒收购山东山工机械厂两周年庆典在山工举行,卡特彼勒全球董事长兼CEO欧文斯曾亲自到现场祝贺。当时,欧文斯提出了卡特彼勒在中国的三大战略目标:第一,在两年之后把在中国的销售额翻一番;第二,卡特彼勒将大大扩张其产品线,其中包括机器内部的发动机;第三,增加出口。

  业内人士分析,根据卡特彼勒的规划,山工机械将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卡特彼勒公司的全球制造基地之一。

  卡特彼勒公司创建于1925年,是世界工程机械领域公认的“巨无霸”,跻身世界500强多年,最好名次曾经达到第146位。2003年,卡特彼勒全球销售总额为226亿美元,而在华业务收入仅占2.2%。从那时起,卡特彼勒开始将全球战略重心转移至中国市场,决心在十年内投资100亿美元“整合”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

  并购新建齐头并进

  2005年之前,卡特彼勒在华投资的基本方式是参与国企改制,现在则是并购和新建齐头并进。今年1月底,总注册资本9000万美元的卡特彼勒无锡柴油发动机工业园开工;而去年12月中旬,由卡特彼勒首期投资5400万美元的发电机组项目又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正式开工。

  以工程机械闻名的卡特彼勒,在柴油发电机和发动机两大领域也牢牢占据高端地位。公司与无锡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园区签订的非约束性意向书指出,卡特彼勒即将在无锡就开发和制造发动机进行长期投资。首批投产的发动机包括珀金斯400系列的3缸、4缸柴油发动机。

  据了解,在无锡生产的珀金斯400系列发动机主要面向亚洲的原始设备制造商,适用于建筑业、农业、土方机械以及物资搬运等。

  业界人士认为,这一举措是卡特彼勒在中国快速发展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动机产地落户于无锡,不仅符合卡特彼勒的全球发动机整体战略,而且与其在中国的既定经营模式相吻合。

  去年12月20日,由卡特彼勒首期投资5400万美元的发电机组项目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包括三条总装线和一个大型发电机组总装区,生产规模将达到年产15000台。天津市也把这一项目列入全市20个重点工业项目,将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并希望公司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在滨海新区设立研发机构和工程中心,实现更大的发展。

  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已经设立了15家企业,员工人数逾5000人,2006年全球销售额及收入达415.17亿美元。据了解,除销售机械产品外,卡特彼勒在中国已经投资数十亿美元研制清洁型柴油技术。在再制造业务方面,公司也居于领导地位;通过回收和再制造技术,每年为客户节省数百万美元的费用。

  某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认为,卡特彼勒、沃尔沃、小松等在内的强大海外军团,通过进出口贸易、直接到中国投资建厂、并购行为等种种手段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地区总部、制造中心、研发中心、营销服务中心四位一体的市场体系,使国内企业以前倚重的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已不明显。中国本土工程机械迫切需要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快核心技术的引进吸收再创新,以应对国际巨头的“家门口”竞争。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