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8-02-01 00:00

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0)

  预拌混凝土,亦称商品混凝土,是指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预拌混凝土作为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和建材工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保持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中的作用,依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以及国家、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政策、法规,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国内外状况

  在国外,预拌混凝土最早出现于欧洲,它于1903年在德国诞生。1926年美国研制成功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奠定了现代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基础。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预拌混凝土在混凝土总使用量中己经占有绝对优势。20世纪70年代末,全世界已有30000多个预拌混凝土企业,其中美国和日本各拥有5000个左右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目前,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配送在国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建筑施工现代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萌芽期。从建国到1978年,预拌混凝土的使用主要限于企业内部,未成为商品。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预拌混凝土开始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上海、常州是我国最早建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城市。二是徘徊期。从1979年到1990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经济增长以轻工业为主导,投入到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资金有限,中国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在此阶段处在徘徊状态,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三是高速发展期。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高速增长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和城镇住宅的投资。在此期间,在经济建设、政策鼓励以及材料科学进步的推动下,预拌混凝土行业快速发展。至2006年,中国预拌混凝土总产量达47594万立方米,其中江苏省的产量最高,达7638万立方米,广东与上海仅次于江苏,产量分别为6329万立方米和5335万立方米,而广西自治区预拌混凝土产量相对较低,约为676万立方米。

  在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竞争过度、市场秩序不规范等不少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城市积极探索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管理办法,相继颁发了许多文件,从规划、价格、宏观调控、质量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定,有力地促进了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健全行业协会职能、协调预拌混凝土企业与建筑企业的关系、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是保证预拌混凝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现状分析

  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始于1996年,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在行业规模、供应能力等几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Page]

  1.行业规模

  近几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预拌混凝土行业已初具规模。2002~2006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的实际产量增长很快,年均增长速度高达52.6%。2006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达2700多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合计约4.5亿元人民币,预拌混凝土实际产量达到434.3万立方米。在广西主要城市中,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居于前列,2006年约占全区预拌混凝土总产量的64%。

  从产值来看,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南宁市工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全市百强工业企业中,预拌混凝土企业占了3家。经测算,2006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产值约8.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从纳税情况来看,2006年全行业共上交税收6347.36万元,每家企业平均上交税收577万元,是全市的纳税大户。

  2.供应能力

  截至2007年5月,南宁市已投产的搅拌站有15个,共计32条生产线,生产线总设计生产能力为1685万立方米/年;在建的搅拌站有4个,共计8条生产线。在建的搅拌站投产之后,全市预拌混凝土设计生产能力将超过2000万立方米/年,设计生产能力远高于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就运输和泵送设备的装备情况而言,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搅拌车以8方和9方的搅拌车为主,共有各种类型的搅拌车413辆,其中不少是进口底盘的搅拌车;共有各类泵141台,其中泵车37台,其他类型的泵送设备104台。

  综合生产、运输和泵送设备的装备情况,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运输能力和泵送能力小于生产能力,供应能力主要由运输和泵送能力,特别是泵送能力决定,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实际可以达到的综合配套供应能力约为740万立方米/年。

  3.企业构成

  目前,南宁市共有12家具有资质的预拌混凝土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起点比较高,设计供应能力较大,每个企业都有包括搅拌机、搅拌车、泵车等主要生产和配送设备,基本上都能实现预拌混凝土供应的规模经济要求。根据2006年的产量数据,目前南宁市最大的混凝土企业是大都混凝土公司,其产量占到全市预拌混凝土市场份额的30.6%,排名二、三位的是嘉泰和华润,市场份额分别为14.5%和13.4%。整体上看,企业在规模上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没有哪个企业能够左右南宁市预拌混凝土市场的供给和价格。

  从企业的资质等级来看,大都、嘉泰和兴典是二级预拌混凝土资质,其他则为三级资质。同时,南宁市预拌混凝土企业,不仅呈现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而且投资主体的性质和进入混凝土行业的形式也比较多样。

  4.空间布局

  南宁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基本上都位于中心城区,密集分布于比较狭小的区域范围内,而远离市中心的城区,以及周边各县目前还没有建立搅拌站。从搅拌站的具体区位来看,包括在建的搅拌站在内,江南区的搅拌站最多,目前共有8个;其次是西乡塘区和兴宁区,分别有4个搅拌站;良庆区、青秀区和邕宁区分别只有1个搅拌站。各个搅拌站基本上分布在外环高速的附近,而且大部分搅拌站位于外环高速以内,一些搅拌站过于接近,“扎推”现象比较明显。

[Page]

  目前搅拌站的空间布局与南宁市“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建设方向还存在不协调之处;此外,南宁市的搅拌站全部位于规划的中心城区,有效辐射范围比较小,不仅没有覆盖到六个县区,就是对六个城区,也远没有达到完全覆盖的程度。这种布局状况不仅不利于发挥各个搅拌站的区位优势,容易导致恶性竞争,也不利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

  (三)发展环境

  1.国家、自治区以及南宁市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工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营造了适宜的政策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拌混凝土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995年,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预拌混凝土,明确将发展预拌混凝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南宁市名列其中),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

  广西自治区政府也按照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预拌混凝土,敦促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管理办法》(桂建科字[2001]46号),对在全区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的管理进行了规定。《关于发展我区预拌混凝土的指导意见》(桂建科字〔2002〕30号)将南宁作为全区发展预拌混凝土的第一梯队,要求积极招商引资兴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散装水泥“十一五”规划》(桂经资源〔2006〕200号),要求地级城市建设工程要出台禁止在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规定,对有条件的县城推广和发展预拌混凝土要制定相应政策予以引导。

  南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行业的发展给予重点扶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禁止在城区范围内现场搅拌,如:《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的通知》(南府发〔1995〕53号)、《关于颁布实施〈南宁市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实施细则〉的通知》(南建〔1995〕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推广应用管理的通知》(南建业〔2001〕17号)、《南宁市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关于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告》(南府字〔2003〕24号)和《关于调整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告》(南府字〔2007〕13号)等。

  2.南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近年来,南宁国民经济呈现速度加快、总量翻番、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十五”期间,南宁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377.9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23.40亿元,年均增长11.50%;财政收入由36.46亿元增加到100.22亿元,年均增长22.41%,成为全区第一个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由112.58亿元增加到362.90亿元,年均增长26.38%。

[Page]

  南宁市经济正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未来发展存在许多利好因素。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形成和一轴两翼“M”型发展战略的深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快,中越共同构建“两廊一圈”经济走廊的推进,南宁作为区域内的重要枢纽和前沿城市,正迅速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一片热土。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推进,使南宁成为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的主要城市。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南宁、贵阳、昆明三个城市定位为南贵昆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加强对西南地区的聚合与辐射,从而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南宁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南宁定位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提出要加快以南宁为核心的沿海城市群建设,把南北钦防建设成为广西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龙头,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等给予支持,南宁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南宁市“十一五”规划,未来五年南宁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2%,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亿元。作为“十一五”开局第一年,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61.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0%,创十年来新高。良好的发展势头和众多利好因素,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南宁经济能量的释放有可能会超过预期。综上所述,南宁经济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必将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3.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投入,为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创造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南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南宁市城市建设也迎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据《南宁市城市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为加快城镇化、服务工业化,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和完善南宁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双向交流构筑“两廊一圈”城市群中的枢纽城市和核心支撑城市地位,南宁市在“十一五”期间内对城市建设将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资金。

  根据《规划》,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到“十一五”期末,南宁将新建商品房2400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60%和80%;在城市道路、桥梁方面,根据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达208万人左右,人均道路面积将达到15 平方米,道路面积达到3100万平方米,比“十五”期末增加约1100万平方米,年平均递增率9.16%,计划平均每年投入道路、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60亿元,至“十一五”期末五年内投资约300亿元;在公用事业建设方面,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塑造首府城市新形象,“十一五”期间,南宁将建设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儿童活动中心、风景旅游区在内的一大批大型公用事业项目,“十一五”期间内计划投资25亿元。此外,南宁还将对供水、供气、轻轨等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完善。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建设资金的投入,将给预拌混凝土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有力拉动南宁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据估算,2007~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约18%,4年的总需求量约2700万立方米;至2010年,预拌混凝土需求将达到850万立方米左右。

  (四)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虽然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较快,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健全的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政策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强、搅拌站的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与建筑行业的矛盾较多、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行业发展面临原材料来源的制约、设备闲置与供应不及时现象并存、企业服务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Page]

  目前从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特征、南宁市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来看,出台相关政策,对该行业进行宏观调控,规范行业发展,已经是当务之急。首先,从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特征来看,预拌混凝土行业既属于制造业(一般认为是最可贸易的)又属于建筑业,其不可存储性带来的不可异地贸易性,使得行业竞争的剩余产品不能通过市场贸易手段直接销售至外地市场,因此预拌混凝土行业容易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市场机制在调节这个行业的发展方面不是很有效,必须引入适度的政府调控以遏制恶性竞争。其次,从南宁市的发展阶段来看,今后几年属于南宁市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对预拌混凝土的需求量很大,如果预拌混凝土行业无序发展,就会影响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在砂石日渐稀缺、水泥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原材料储备已经上升到城市建设发展战略的高度,必须得到有关部门、企业的高度重视,应根据行业规划,控制充足的水泥、砂石资源,开展机制人工砂的研究,保证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供应能力和原材料的战略储备;另一方面,混凝土质量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恶性竞争诱发的价格战会引发混凝土质量滑坡,任何一个搅拌站的质量失控将使得我们被迫对其生产的混凝土重新检测鉴定,其对城市建设造成的严重影响是我们难以承担的风险。对预拌混凝土行业实施宏观调控,是南宁市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其三,推动禁止现场搅拌工作,提出行业环保准入条件,实施混凝土清洁生产,对于巩固 “城乡清洁工程”、 “联合国人居奖”的成果具有重大意义。预拌混凝土行业还存在搅拌站空间布局、环境保护、泵送能力、服务水平、行业自律等问题,需要寻求解决方案以缓解各方矛盾,构建和谐的建设环境。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积极介入,进行宏观调控。自治区和市政府领导对此非常关心,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出行业的发展规划。综上所述,政府对预拌混凝土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促进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顺应建筑业分工不断细化的趋势与国家推广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基本国策,紧密围绕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遵循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抓住影响预拌混凝土行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调整措施,因势利导,处理好预拌混凝土行业规模与城市建设对混凝土需求的关系、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业的关系、预拌混凝土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与混凝土技术进步的关系,促进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规划原则

  本规划遵循“一个优先考虑,两个相结合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具体如下:

  1.优先考虑南宁市城市建设需要

  南宁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必须立足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长远战略,与南宁市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顺应南宁市城市发展与建设趋势以及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从数量上,而且从质量上满足城市建设对预拌混凝土的需求。

  2.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充分考虑预拌混凝土行业容易陷入恶性竞争困境的基本特征,在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合理引导和调控,促进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Page]

  3.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正确认识和处理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调整,统筹规划,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合理确定规划重点,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4.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不增加交通量和不影响市容景观的前提下,按照“就近供应”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努力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力争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通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原材料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努力实现预拌混凝土行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上下游行业的协调发展

  着眼于“构建和谐南宁”的目标,针对目前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之间矛盾较多的现实,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规划应该兼顾这两个行业的利益,促进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的协同发展。

  6.有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

  贯彻效率原则,积极探索提高行业运行效率的各种途径,通过鼓励适度竞争,优化搅拌站布局,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推进管理与技术创新等手段,促进预拌混凝土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三)发展目标

  2007~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总体目标是:以“规范、优化、提升”为基本发展思路,以规范市场秩序和协调行业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推广预拌混凝土的使用范围,优化搅拌站的空间布局,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具体目标主要包括:

  ——供应能力:预计2007~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需求量年均增长18%,2010年将达到850万立方米。适应需求的增加趋势,进一步提升南宁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供应能力,至2010年综合配套供应能力达到1200万立方米/年,保证实际供应能力能较好地满足南宁市城市建设的需要。

  ——空间布局:积极调整搅拌站的空间布局,在满足城市重点建设区域需求的基础上,按照“既要保证城市建设需要,又要防范过度竞争”的原则,适度增加搅拌站的布点。至2010年,基本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各地区搅拌站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搅拌站总量达到29个。

  ——市场秩序: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之间开展竞争,通过竞争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使竞争维持在适度、有序的范围之内,反对不正当竞争,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化解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的矛盾与摩擦,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在服务方面的投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协同发展,共同繁荣。

[Page]

  ——产业技术: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预拌混凝土技术进步,重点在机制砂技术的生产与应用研究等领域有所突破,并形成以预拌混凝土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为支撑,政府部门相协调的技术创新体系。

  ——环境影响:实施生产使用混凝土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监管机制,把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污水和固体废弃物要尽量做到循环利用,噪声排放不得影响城市正常的生活和办公环境,并减轻物流对城市交通所产生的压力。

三、主要任务

  为了实现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适度提升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供应能力

  根据南宁市城市建设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引入各类投资主体来南宁投资,从事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与服务,适度提升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供应能力。

  (二)保障预拌混凝土供应的原材料来源

  在砂石资源日渐稀缺、水泥和燃油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战略储备、开展机制砂推广应用研究等各种途径,保障预拌混凝土供应的原材料来源,确保南宁市城市建设需要。

  (三)优化搅拌站的空间布局

  科学规划,引导企业合理选址,减轻搅拌站分布过于密集的现状,优化搅拌站的空间布局。搅拌站的选址要与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建设规划相协调,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以及交通和资源条件。

  本规划以南湖作为地理中心,主要从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确定南宁市搅拌站的布点方位。在规划期内,不包括搬迁项目,全市规划新增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4个(包括4个在建的搅拌站,10个规划新建的搅拌站),到期末控制搅拌站总量达到29个(见表一、表二)。规划新建站点应尽量布置在工业园区内,符合《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2002-2030年)》。

表一  2007年~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点规划

  注:①北向在建站点为兴典的搬迁项目,南向在建搅拌站分别为金洪、华润广西和嘉大;②外环以内的混凝土搅拌站点向外搬迁后,原站点规划自动取消,不再在外环以内新建混凝土搅拌站点。

[Page]

表二  2007年~2010年南宁市新增搅拌站区位分布

  (四)健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管理体制

  明确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健全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以质量监管和环境保护监管为切入口,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使用实行全过程监控,建立预拌混凝土企业信誉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着重加强其行业自律功能。

  (五)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政策扶持,适度扩大南宁市禁止现场搅拌的范围,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以进一步开拓预拌混凝土市场。

  (六)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积极参与竞争,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合理手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Page]

四、配套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然而,整体上看,社会上对预拌混凝土行业还缺乏必要的了解。针对这种认知现状,要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认识,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首先,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全社会对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的认知度。通过电视、报刊、会议、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形式,使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重要意义,争取全社会的支持。

  其次,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了解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针对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解决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障砂石等原材料的充足供应

  首先,探索建立砂石、柴油等资源的战略储备。建议由市建委牵头组成课题组,摸清南宁市及周边地区砂石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利用现状,从确保南宁市城市建设需要的战略高度,就建立砂石战略储备的可行性、规模、方式和途径进行调研。此外,应针对目前柴油供应日趋紧张的现实,适当增加南宁市柴油储备。

  其次,积极开展机制砂的应用调研。今后南宁市极有可能面对建筑用沙更加严重的短缺局面,为了避免由于缺少建筑用沙而造成预拌混凝土供应跟不上,进而影响城市建设,应该积极探索机制砂用于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建议由南宁市建委牵头,组织机制砂应用的调研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

  第三,鼓励企业拓宽原材料来源。鼓励本地企业以直接投资或长期合作方式开拓外地砂石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宽南宁市建筑用砂石的来源。要求南宁市水泥企业保证本地水泥供应,在不违背市场经济原则的情况下,优先满足本地水泥需求。
第四,强化砂石资源的合理开发。本地的砂石是宝贵资源,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联合起来,合理规划南宁市的砂石利用,促进砂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凡在南宁市河段采掘砂石的,不得恶化通航条件,并由市河道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三)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规范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首先,要完善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市场准入政策,明确项目资本金、资质要求、环保要求、试验室检测能力、服务标准、节能减排和技术要求等行业准入标准,并与南宁市城市建设规划、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相协调。预拌混凝土行业属国家、自治区积极鼓励发展的完全市场竞争的行业,停止审批预拌混凝土项目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精神。但通过制订《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和混凝土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作为行政审批的依据、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的审批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规划审查、环保评估、用地审批、资质审查)等加强行业调控的措施,引导技术高、资金雄厚的企业理性投资,避免预拌混凝土行业生产能力不足或大规模重复建设,还是非常必要的。按照《南宁市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符合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对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划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不予审批。市规划、环保、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时应征求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Page]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制定与实施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清出办法。政府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外部力量,通过明确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同时灵活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强化政府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监督管理,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使用的实行全过程监管,建立预拌混凝土企业信誉考核评价体系。把监管重点放在质量监管和环境保护监管两个方面,明确违规内容和范围及其处理办法,轻者予以曝光,并责令其进行整改;对于严重违规的企业,将被清出南宁市预拌混凝土市场。

  第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根据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建设的指导,明确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混凝土协会的行业自律与沟通服务作用,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第四,继续规范预拌混凝土的购销合同。出台统一的混凝土供应合同,解决计量、质量、供应、支付等合同条款存在的争议,力求做到合同双方能够公平交易,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入处罚条款,增加违规者的违规成本,让违反合同条款的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第五,推进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防范企业以次充优、短斤少两、不按时履约、财务作假等企业失信行为,是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秩序的必要措施。

  (四)合理规划搅拌站布局,对布点实施宏观调控

  首先,依据城市规划和行业规划对布点进行宏观控制。南宁市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抓好行业规划。通过新建、迁建和关闭等方式,着力抓好搅拌站的布局调整,不断优化搅拌站的空间布局。既要控制搅拌站的数量和规模,使预拌混凝土的市场供需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还要从城市建设规划、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行业运行效率、环境保护等多个层面考虑布点问题。规划一经确定,各有关部门应坚持布点按规划审批新建项目,凡规划上不同意布点的区域,一个也不批,不搞重复建设。

  其次,适度控制建站的数量和规模。依据南宁市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规模,在合理预测预拌混凝土需求量的基础上,适度控制全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数量和规模。通过合理规划引导投资,有计划、分阶段地扩大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供应能力,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根据预测结果规划的搅拌站数量,应该采取稳健原则,优先考虑城市建设需求,留有一定的余地,避免出现供应不及时而影响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所规划的搅拌站规模不宜过大,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年实际供应能力一般应在30~40万立方米之间为宜。

  第三,区别不同区域采取有差异的政策。严格控制中心城区搅拌站的布点,对现已基本趋于平衡的中心城区要适度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设立新的搅拌站。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向外围工业园区及郊县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县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尽快建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大力支持在郊县地区建立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可以设置相对较低的市场准入门槛,投资者可以先建立规模较小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待条件成熟时再行扩大。

[Page]

  第四,注重减轻搅拌站点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搅拌站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搅拌站位置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与居民居住区、农作物种植区之间要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五)扩大并明确禁拌范围,加大预拌混凝土推广使用力度

  根据国家有关现场禁拌的政策法规,结合南宁市城市发展规划,扩大并明确禁止现场搅拌的区域,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禁止现场搅拌的相关政策,加大南宁市预拌混凝土的推广使用力度。规划期内南宁市禁止现场搅拌的范围为《南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规划的中心城区和市级或市级以上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并选择适当的时机,于2010年前在武鸣、横县等县的城区实施禁止现场搅拌的规定。同时,为了保证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得以贯彻落实,政府主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执行的力度。

  (六)加强交流与合作,构建和谐的行业关系

  首先要化解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的矛盾。政府出面协调预拌混凝土行业与建筑行业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建议由市建委牵头,把主要建筑企业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召集在一起,就预拌混凝土的价格、计量、施工操作等问题进行商讨,互相理解、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其次要建立预拌混凝土企业与施工企业的有效沟通机制。建立预拌混凝土企业和施工企业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探索建立预拌混凝土信息交流与交易平台,通过网络及时提供供需信息,加速预拌混凝土企业与施工企业的信息传递。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与建筑施工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七)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首先要加强政府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监管。建设主管部门应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供应的全过程实行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加强例行的监督检查、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加大惩处力度等手段,促使预拌混凝土企业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混凝土工程的检查验收力度,对无资质生产和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必须进行严厉惩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产整顿的处罚,并令其赔偿经济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监督检查要增加监督检测手段,由政府执法人员和专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人员共同实施。部门预算应对此给予一定支持。

  其次要督促预拌混凝土企业强化内部质量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强化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质量意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规范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混凝土施工操作规程,以及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等措施,督促预拌混凝土企业强化内部质量管理。目前应该针对配合比调整、计量控制等关键岗位的作业指导书与实际操作不符合,且未做到作业人员人手一册,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尽快制定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

[Page]

  (八)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环境保护与节能降耗水平

  实施混凝土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巩固“城乡清洁工程”、“联合国人居奖”的成果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严把市场准入的环保门槛,大力提倡建设污染零排放的绿色搅拌站,建设环境友好循环型企业。实行环保准入制度,实施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限制等方面的准入规定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预拌混凝土建设项目要加强环境评价工作,项目建设方案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明确提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环境保护准入条件如下:

  (1) 平面布置、设备选择、排污指标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搅拌站,一律不准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指标参照《预拌混凝土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控制;

  (2) 预拌混凝土站点与环境敏感目标之间有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凡不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都不能建设。本次规划环评建议卫生防护距离为150m,在150m范围内不得再建设对环境空气、噪声要求高的建筑物,比如学校、医院、行政办公等环境敏感点;

  (3)在总平面布置时,主要产噪设备尽量远离居民居住区;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布局在居民居住区的主导下风向。

  (4) 新建和扩建的搅拌站项目,应加大环保投入,配备技术先进的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5%。

  (5)混凝土搅拌站在具体布点的限制区域因素:

  ①内环以内的区域,以及风景区、居民区、商务区、行政办公区周围属于禁止布点区域;

  ②内环以外、外环以内属于西乡塘、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的行政区域,属于限制布点的区域,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布点,在市场准入方面要严格控制;

  ③外环沿线以外的区域,属于允许布点的区域,对于符合条件的搅拌站项目原则上不作限制;

  ④外环沿线以外,处于六城区城郊结合部的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地区,属于鼓励建立搅拌站的区域,应该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投资者在这些区域建立搅拌站。

  ⑤搅拌站应尽量布置在工业集中区或开发区内,应尽量避开居民区、办公区、学校和医院,以及生态敏感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地区。要注意对搅拌站点的运输线路进行评价,运输路线应尽可能避开人流、物流密集区。

  其次,减缓预拌混凝土生产的环境影响。加强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环保监控,督促预拌混凝土企业完善环保治理措施,并制定污染应急处理预案。实现搅拌站废弃物充分循环使用,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确保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和运输符合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的规定。

[Page]

  (1)预拌混凝土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应尽量回收利用,不向外排放。(2)对砂石装卸、存放所产生的无组织扬尘及原料储罐和搅拌室产生的粉尘应采取有效的降尘、除尘措施,确保粉尘达标排放。采用经常喷洒水、设置三面密封、给堆料仓的仓顶加盖等措施来防范扬尘的产生和扩散,并用高效收尘器对原料储罐和搅拌室内的粉尘进行收集。(3)应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确保项目厂界且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对空压机及水泵应建立单独的机房或屏蔽设施,机房要使用隔声门窗,墙体及天花板使用隔音、吸声效果好的材料,设备基础采用隔振垫,并在通风口安装消声器。尽量避免夜间生产,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三,加强预拌混凝土文明施工、文明运输管理。(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尽量选用排放达到欧Ⅰ、欧Ⅱ排放限值的柴油车辆,并选用高质量的柴油燃料,从源头控制运输车尾气排放。运输车出厂前应将车外壁上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车身清洁,不得洒落混凝土污染道路;在工地泵送完混凝土的运输车辆和泵送设备,必须冲洗干净,方可驶出工地。(2)在施工场地运输、泵送混凝土时,应设立可靠、安全的施工泵送区和施工道路,限制车辆停在路口,以免造成交通拥堵,并采取适当的屏蔽或隔离措施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3)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就近供应,限制运输半径,通过合理手段适度控制通过老城区的车辆总量,以尽量减轻交通压力;通过搅拌车GPS系统进行控制行驶速度和行车车次、路线,减少油耗,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将交通事故率(次/万立方米产量)作为预拌混凝土企业信誉考核评价的考核指标。对搅拌车司机进行特别培训,并建立南宁市搅拌车司机诚信行为档案,对于经公安机关确认的偷卖混凝土、燃油以及年发生立案交通事故达2次,年交通违法达4次或年交通违法计分满12分2次以上的驾驶人,除由有关部门作出处罚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还将向各预拌混凝土企业通报其不良行为,限制其在预拌混凝土行业从事运输工作;各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加强对驾驶人的教育,同时,必须严格执行对不良行为驾驶人的处理规定,否则,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整改。

  第四,抓好搅拌站的节能降耗工作。在预拌混凝土企业中广泛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节能降耗意识。完善搅拌站主要设备的能效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据此进行用能和节能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限期整改和关闭等方式,对设备落后、耗能大的搅拌站进行限制与淘汰。组织节能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大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与推广力度。

  (九)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混凝土技术进步

  首先,鼓励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改造。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混凝土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水平。预拌混凝土企业要重视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实用、到位的作业指导书,更新搅拌设备、计量装置和运输设备,并采用内部全过程监控局域网、GPS定位系统来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输系统,并最终形成南宁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生产标准。

  其次,推进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创新。有重点地加强混凝土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争取在机制砂、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掺合料、混凝土浆水再利用、预拌砂浆等领域有所突破。

  第三,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预拌混凝土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力开发关键的混凝土技术。建立技术创新表彰奖励制度,对于在混凝土技术与产品研发方面做出比较突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支持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快高端预拌混凝土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搭建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增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十)综合运用信息价和自律价,做好预拌混凝土的价格管理

[Page]

  做好预拌混凝土行业信息价和自律价等的价格管理,对于维护预拌混凝土市场的正常秩序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造价管理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能,对预拌混凝土的信息价进行严格核算,定期发布与调整,并指导施工企业合理使用信息价。另一方面,建设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价的监督,行业协会要负责制定和调整自律价,并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价在维护预拌混凝土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

附图

图1  2006和2010年南宁市预拌混凝土需求量和供应能力对比

图2  南宁市搅拌站与城市重点建设区域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3  南宁市中心城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4  2007~2010年南宁市(六区)规划新建搅拌站布点参考区域的示意图

注:布点区域的虚线仅大致反映布点的参考区域,并不表示布点区域的实际边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23: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