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让人叹为观止的混凝土新奇迹

2008-01-03 00:00

  在工艺和材料上的创新,已经让制造轻量化的桥梁,色彩随时变换的建筑和家具成为可能。它们都依赖这样一种高效材料。

  混凝土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但大多数人不会对它有过多关注。他们为何会这样呢?也许混凝土是地球上仅次于水的大宗消耗品,但是人行道和停车场所使用的材料确实也有点死板,至少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这样想的。事实上,混凝土科技中的创新已经能够让建筑师和设计师实现早些年不能完成的非凡创作——从跨度达几百英尺的超细桥梁到轻量混凝土做的家具。

  混凝土应用苏醒后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科学家和建筑师已经重新发现了混凝土节能的潜力,其保温效果能减少人们对空调和暖气的依赖。但是,随着这次再复苏浪潮而来的是设计师对更轻量化,更耐用和更美观的混凝土的需求。

  世界上三个最大的混凝土生产商——拉法基(LAFP.PA),海德堡水泥(HEIG.DE)和西麦克斯(Cemex)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创新,并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中对混凝土的印象:在浇注的时候必须调得很稠,必须以钢材来增加强度,必须以机械搅拌来确保均匀度,还有的,当然就是不透明的特点。

  节省机械和人力

  事实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混凝土生产商就已经在生产原料的时候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这种原料的配方在数十年间都保持相对稳定。他们添加了更多的流体混合剂以具备自强功能,而不再需要钢筋。他们还添加可塑剂令混凝土更柔软和更可塑,并开发出新的加速剂和缓凝剂来选择性地加速和减缓凝固时间,以满足实现创新性效果的需要。他们甚至还添加光纤来制造半透明的效果。

  也许,最重要的创新是自凝式混凝土,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由于缺乏熟练工,必须简化建筑的过程。这种混凝土在浇注的时候不再需要不断震动以去除内部的气泡,不仅降低了噪音和能源消耗,还节省了机械和人力。其他最近的创新包括军用防弹混凝土和可模仿木材、大理石和砖石的装饰混凝土。

  这样的突破正在对这种物质的使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英格兰堪伯雷(Camberley)的一个工业协会——混凝土中心的发言人史蒂夫•艾里奥特(Steve Elliott)说:“设计者和建筑师正在从内部和外部来实现混凝土建筑的潜力。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对混凝土极其使用方式的再次认识的浪潮滚滚而来。”

  混凝土家具

  近年来的一些例子更是展示了混凝土复兴的潜力。伦敦的普利策奖(Pritzker Prize)获得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2005年设计了欧洲最大的由自凝混凝土建造的建筑,外型像宇宙飞船样的德国沃尔夫斯堡菲诺科学中心(Phaeno Science Center)。鲁迪•里齐奥蒂(Rudy Ricciotti)获得了法国国家奖建筑方面的荣誉,他已经在最近的数个项目上实验性的使用混凝土,其中包括在汉城2001年修建的427英尺长的混凝土桥,其厚度只有3厘米。

[Page]

  巴黎的家具设计师弗朗西斯科•帕珊尼提(Francesco Passaniti)创作了混凝土书架,浴缸和床。并且毫不惊讶的是,今年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名气很响的斯特灵大奖(Stirling Prize)颁给了德国南部现代文学博物馆的一个采用混凝土的设计。

  混凝土的配方听起来简单:只需将水泥、水、沙子和沙砾及碎石这样的混凝料混合在一起就行了。古罗马人在公元1世纪使用这种原料来盖圆形大剧场,并懂得在固化过程中在混凝料里添加马鬃来防止崩裂,添加血液则可防止其被冻住。但是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混凝土的制作秘密直到1756年都是失落的文明的一部分,这一年,英国工程师约翰•史密顿(John Smeaton)用氢化钙发明了一种类似的混合物。1824年,英国发明家约瑟夫•阿斯普丁(Joseph Aspdin)取得了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的专利,这是一种高性能的石灰石和黏土灰的混合物,引领了现代混凝土的到来。

  混凝土变脸

  当生产商竞相努力以弥补失去的数世纪的时间的时候,创造性的形式唤醒了混凝土的潜力。就在2003年,建筑师哈里特•哈里斯(Harriet Harriss)和苏兹•温斯坦雷(Suzi Winstanley)设计了一套带混凝土硬壳紧身衣的婚纱,获得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一次竞赛的第三名。而冠军克雷斯•格莱斯特尔(Chris Glaister),阿夫辛•梅因(Afshin Mehin),托马斯•洛森(Tomas Rosén)正在开发他们的专利,一种用于商业目的的加热就能变换颜色的混凝土。

  艾里奥特说:“人们正在认识到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东西来达到特别的效果——例如粉碎的玻璃。不管怎么说,混凝土就是粗笨的灰色麦片粥样的东西,你想在里面加什么都行。”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较新或是即将问世的混凝土艺术作品。

  塑造新结构的混凝土奇观

  超乎久远单调的灰色材质,新型混凝土塑造惊艳曲线和薄如纸张的表面。

  一说到混凝土,大多数人就会昏昏欲睡。但是近来人行道、高速公路和车库的原料已经成为建筑社区的话题,这要感谢对混凝土的制作和使用所作出的非同凡响的创新。现在的混凝土比起其祖先来强度更高,也更柔软,能做得和大理石一样光滑,或是和糯米纸一样透明,甚至能让烟雾穿过;用途也更广泛,不再仅仅被用于大型项目。柏林的一家服装店设置了半透明的混凝土的试衣间来促销,而巴黎的家具设计师用混凝土来生产床和洁具。

菲米尼圣-皮埃尔大教堂(Saint-Pierre de Firminy Church)
设计者: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法国现代建筑的巨人,在5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的大作遍及欧洲、印度、和俄罗斯和南北美洲。作为勒•柯布西耶为菲米尼城设计的一组建筑中的最后的一个收官之作,该教堂直到2006年都尚未完工,此时距他去世已经有整整41年。其锥型顶在2000年由法国混凝土生产商拉法基提供的一种叫阿基利阿(Agilia)的特殊的混凝土构建而成。法国政府同意为这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停工了的建筑的收尾工程买单,但前提条件是只能作为艺术中心使用,因为法国法律禁止政府在宗教项目上花钱。

菲诺科学中心(Phaeno Science Center)
设计者:扎哈•哈迪德

  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因为它而获得了普利策奖。2005年竣工的菲诺科学中心是欧洲最大的由自凝式混凝土建造的建筑,这种原料不需要震荡来消除气泡和对混凝料进行均质。20英尺高的圆锥型柱子支撑起整个建筑的文化和商业空间。一些参观者甚至不是为科学而来。

[Page]

托尔-安格巴尔(Torre Agbar)
设计者:让•努维勒

  巴塞罗那的自来水公司的总部由两个混凝土的圆柱组成,一个在另一个的内部。由温度传感器控制上千个矩形窗户洞穿外部的圆柱,营造一种怪异画面的错觉。铝和玻璃的表面散射的光线呈现水面的效果,夜间4500个LED装置让大楼的颜色在红绿蓝之间变换。这栋在2005年交付使用的建筑有一个不雅的浑名:栓剂。

黑暗亭台(Pavillon Noir)
设计者:鲁迪•里齐奥蒂

  黑色混凝土栅条框住这个普蕾罗卡芭蕾舞团的演出和排练空间,意在唤醒舞者的肌肉和动作。“黑暗亭台”这部电影的名字用在这个简约主义的建筑上也许正好名副其实。从该建筑的玻璃外墙可以窥见舞者在排练室跃动的身影。

巴黎公交公司乘车中心(RATP Bus Center)
设计者:埃曼纽尔•康巴雷和多米尼克•马雷克

  这个公交车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拉法基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Ductal包裹起来的建筑。这种材料能做得很薄,以满足长距离的铺设。该建筑被设计来昼夜不停地接送乘客和管理200辆公交车的交通。建筑师想制造这个建筑看起来像是从街上冲压起来的感觉,因此建筑上覆盖的灰色混凝土片一直延伸到停车场。这些混凝土片类似垒高拼装玩具(Lego),上面布满97,000个圆点,厚度只有3厘米。

大赦年教堂(Jubilee Church)
设计者:理查德•迈耶

  梵蒂冈在这座教堂里庆祝了基督教的第2000个纪念日。与罗马郊区死板的住宅区形成微弱的对比,2003年开放的大赦年教堂以3个像风帆一样的由12吨重的混凝土块构成的墙面而自豪。以亮白色建筑而闻名的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迈耶采用意大利水泥公司提供的特殊混凝土,来确保教堂不会褪色。这种混凝土不仅能自洁,还能吸收污染物。

[Page]

地中海及欧洲文明博物馆(MuCEM)
设计者:鲁迪•里齐奥蒂

  法国建筑师鲁迪•里齐奥蒂设计的地中海及欧洲文明博物馆呼应了北非的要塞。一个源于伊斯兰风格的装饰图形的混凝土网将罩住这个将在2011年开放的建筑。混凝土网将用Ductal当原料,比传统混凝土的强度要高出6到8倍。

火车总站(Main Train Station)
设计者:克里斯托弗•英恩霍文

  这个将斯图加特火车站移入地下以释放商业和居住房地产空间的野心勃勃的计划从1997年就动工了。他的计划包括到一个1400英尺长一些部分厚度只有8厘米的混凝土外壳,由28个“光眼”或是钟型天窗支撑。

半透明更衣室
设计者:海德堡水泥

  英国服装专卖店在柏林的连锁店就设置了半透明的混凝土墙的试衣间,墙的厚度不超过两英寸。怕走光的购物者在走进去换衣服的时候恐怕要先深呼吸几下。加入了光纤的混凝土还被用来制造楼梯,家具甚至是淋浴喷头。

混凝土家具(Concrete Furniture)
设计者:弗朗西斯科•帕珊尼提

  得益于蒙德里安的画作所提供的灵感,这个两米高的书架由各种尺寸和颜色的混凝土块构成,并能根据主人的喜好随意安放。但是价格并不便宜:7000美元。帕珊尼提还设计了混凝土桌椅,床和浴缸。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