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机械:修十几次还不能退、换车?
2007-01-23 00:00
2006年7月5日,济南的周先生向徐州商业银行贷款,以293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辆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XZJ53817HB44A的混凝土泵车。然而,令周先生意想不到的是,3天后他便开始了自己长达6个月的修车和维权生活。
事件回放
2006年7月8日,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周先生突然发现泵车的二臂有严重自落现象。
2006年7月11日,混凝土泵车的遥控器慢速,臂不能正常工作,13日,周先生又发现因为接触不好, PLC有时会没电。
2006年7月15日,在一次承包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泵车泵送打五楼顶板的80方混凝土,在打到70方左右时泵送突然停止工作,原因无法查清。
2006年7月18日,在沂源工地,因泵车输送压力不足无法泵送,施工单位对周先生这台混凝土泵车的车辆状况和施工水平表示极大的不满,立即取消了与周先生继续合作的合同,并且周先生还给施工方赔偿了5万多元。
此后,周先生的这辆“爱车”又先后出现了活塞头损坏;泵送换向信号不及时;底盘、搅拌马达、回转减速机、液压油滤芯、油管严重漏油;水枪与泵送不能同时工作;回转减速机脱落;输送臂连接处松动;输送臂液压锁多处漏油等各种问题。更令周先生意想不到的是,混凝土泵车的右后支腿末端又出现了一条长约10厘米的裂缝。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周先生的车根本无法继续工作,2006年9月4日,周先生终于等来了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服务人员,他们对周先生提出的各种故障进行了维修。
本想着维修完,车辆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一周后,这辆混凝土泵车再次出现两处漏油情况,随后的两个月里又出现了回转减速机漏油;冷却风扇马达内泄油量过大;臂架滤芯钢管漏油;四节臂油缸销轴变形;一节臂导向管漏油;管夹与臂架相摩擦;摆动缸胶管漏油;臂架滤芯油管渗油;液压缸铜套出现裂缝;一节臂油缸外漏等各种情况。
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周先生的“爱车”出现大小问题30余次,周先生手中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用户服务卡》上维修记录已达14次之多。目前,周先生价值近300万元的“爱车”还一直处于搁置状态。这让周先生心急如焚,他迫切希望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能够早日给他退车或换车。
维权之路
周先生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能为他办理退车或换车,他不想再修车了,因为这几个月来,他天天为这辆车操心和奔波,自己原本签订的合同也都无法按时完成。
2006年11月17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拨通了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售后服务的电话,向售后服务人员讲述了周先生的情况,工作人员告知记者与售后部门的陈部长联系。随后,记者和陈部长取得了联系,听完记者的讲述和来意,陈部长向记者索要了周先生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将会尽快帮助解决这件事情。但是在记者对周先生的回访中发现,售后服务部门只是通知济南维修站给周先生进行车辆维修。
2006年11月20~25日,记者几次致电给陈部长,希望能够继续就周先生的遭遇进行沟通,工作人员都告知陈部长正在出差,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还索要了周先生的联系方式,并答应与周先生进行直接沟通。而周先生之后给记者的反馈信息是,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始终没有售后服务的人员和他进行联系。
2006年12月,周先生多次赶到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希望公司能够给自己退车或者换车。在2006年年底的一次用户见面会上,该公司的领导在活动现场同意给周先生退车。但是很快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就转变了口风,要求周先生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起诉,等法院宣布周先生胜诉后公司才给周先生办理退车手续。周先生认为,这实际上是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故意拖延时间,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在接到通知书后可以申请推迟三个月进行审判,在审判结果公布后,企业仍然有6个月的时间延缓执行,而9个月以后周先生的车就过了可以退车和换车的保修期。
2006年底,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向周先生要了一份维修的报告,告知周先生要回去对周先生的事情进行商议,但在商议后告知周先生公司只能对车辆继续维修,决不能退车或者换车。
言 论
徐工机械:店大焉能欺客?
本报记者 谢光耀
汽车坏了怎么办?修!修不好怎么办?再修!如果还修不好又如何?退?换?咱们国家还未出台相关政策,因此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只能“指望”企业的信誉和服务理念。
车没有出现问题,不用修理,当然是最好的事;老出问题,企业当然不愿意看到;但若能及时解决,也不失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明智之举。最让人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对用户的呼吁置若罔闻,视若不见。照理说,一辆车如果修了十几次都还没修好,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给用户一个好的交代,或者换,或者退,而不能一直修下去,因为这会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大的机会成本和损失。退、换车的处理方式在业内并不是没有先例的。
人们常说,店大欺客。有不少市场化的、以用户利益为第一位的企业已经克服了这一“毛病”;可惜的是,这句俗语仍然在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验”。作为最早的国内同行业“ 国家一级企业” , 头上顶着“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用户满意产品”光荣称号的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在上面这起案例中的表现确实很不光彩。面对单个用户合情合理的要求,该公司置若罔闻、推三阻四、死磨硬泡、决不退车的行为,使其在售后服务上的草率和不负责任“昭然若揭”。尤其是,在周先生和本报记者一再的诚恳努力与据理力争下,其“表现”还是这么差劲,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行动,实在出人意料,令人气愤。要知道,对一个用户的不负责任,长期下去就可能出现对更多用户的不负责任行为,最终导致企业在用户当中失去信誉和口碑,到那时企业别说“做世界级企业,铸世界级品质”,连在业内立足也难矣!
最后,希望搬进新楼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服务中心在2007年也能换个“新面貌”,实实在在地为用户着想;也希望刚刚度过外资并购危机的徐工集团能够更好地规范旗下子公司,不要再给风波未平的徐工集团“脸上抹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事件回放
2006年7月8日,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周先生突然发现泵车的二臂有严重自落现象。
2006年7月11日,混凝土泵车的遥控器慢速,臂不能正常工作,13日,周先生又发现因为接触不好, PLC有时会没电。
2006年7月15日,在一次承包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泵车泵送打五楼顶板的80方混凝土,在打到70方左右时泵送突然停止工作,原因无法查清。
2006年7月18日,在沂源工地,因泵车输送压力不足无法泵送,施工单位对周先生这台混凝土泵车的车辆状况和施工水平表示极大的不满,立即取消了与周先生继续合作的合同,并且周先生还给施工方赔偿了5万多元。
此后,周先生的这辆“爱车”又先后出现了活塞头损坏;泵送换向信号不及时;底盘、搅拌马达、回转减速机、液压油滤芯、油管严重漏油;水枪与泵送不能同时工作;回转减速机脱落;输送臂连接处松动;输送臂液压锁多处漏油等各种问题。更令周先生意想不到的是,混凝土泵车的右后支腿末端又出现了一条长约10厘米的裂缝。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周先生的车根本无法继续工作,2006年9月4日,周先生终于等来了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服务人员,他们对周先生提出的各种故障进行了维修。
本想着维修完,车辆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一周后,这辆混凝土泵车再次出现两处漏油情况,随后的两个月里又出现了回转减速机漏油;冷却风扇马达内泄油量过大;臂架滤芯钢管漏油;四节臂油缸销轴变形;一节臂导向管漏油;管夹与臂架相摩擦;摆动缸胶管漏油;臂架滤芯油管渗油;液压缸铜套出现裂缝;一节臂油缸外漏等各种情况。
在短短6个月的时间里,周先生的“爱车”出现大小问题30余次,周先生手中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用户服务卡》上维修记录已达14次之多。目前,周先生价值近300万元的“爱车”还一直处于搁置状态。这让周先生心急如焚,他迫切希望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能够早日给他退车或换车。
维权之路
周先生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能为他办理退车或换车,他不想再修车了,因为这几个月来,他天天为这辆车操心和奔波,自己原本签订的合同也都无法按时完成。
2006年11月17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拨通了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售后服务的电话,向售后服务人员讲述了周先生的情况,工作人员告知记者与售后部门的陈部长联系。随后,记者和陈部长取得了联系,听完记者的讲述和来意,陈部长向记者索要了周先生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将会尽快帮助解决这件事情。但是在记者对周先生的回访中发现,售后服务部门只是通知济南维修站给周先生进行车辆维修。
2006年11月20~25日,记者几次致电给陈部长,希望能够继续就周先生的遭遇进行沟通,工作人员都告知陈部长正在出差,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还索要了周先生的联系方式,并答应与周先生进行直接沟通。而周先生之后给记者的反馈信息是,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始终没有售后服务的人员和他进行联系。
2006年12月,周先生多次赶到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希望公司能够给自己退车或者换车。在2006年年底的一次用户见面会上,该公司的领导在活动现场同意给周先生退车。但是很快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就转变了口风,要求周先生必须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起诉,等法院宣布周先生胜诉后公司才给周先生办理退车手续。周先生认为,这实际上是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故意拖延时间,根据法律规定,被告在接到通知书后可以申请推迟三个月进行审判,在审判结果公布后,企业仍然有6个月的时间延缓执行,而9个月以后周先生的车就过了可以退车和换车的保修期。
2006年底,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向周先生要了一份维修的报告,告知周先生要回去对周先生的事情进行商议,但在商议后告知周先生公司只能对车辆继续维修,决不能退车或者换车。
言 论
徐工机械:店大焉能欺客?
本报记者 谢光耀
汽车坏了怎么办?修!修不好怎么办?再修!如果还修不好又如何?退?换?咱们国家还未出台相关政策,因此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只能“指望”企业的信誉和服务理念。
车没有出现问题,不用修理,当然是最好的事;老出问题,企业当然不愿意看到;但若能及时解决,也不失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明智之举。最让人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对用户的呼吁置若罔闻,视若不见。照理说,一辆车如果修了十几次都还没修好,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给用户一个好的交代,或者换,或者退,而不能一直修下去,因为这会给用户带来越来越大的机会成本和损失。退、换车的处理方式在业内并不是没有先例的。
人们常说,店大欺客。有不少市场化的、以用户利益为第一位的企业已经克服了这一“毛病”;可惜的是,这句俗语仍然在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验”。作为最早的国内同行业“ 国家一级企业” , 头上顶着“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用户满意产品”光荣称号的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在上面这起案例中的表现确实很不光彩。面对单个用户合情合理的要求,该公司置若罔闻、推三阻四、死磨硬泡、决不退车的行为,使其在售后服务上的草率和不负责任“昭然若揭”。尤其是,在周先生和本报记者一再的诚恳努力与据理力争下,其“表现”还是这么差劲,丝毫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和行动,实在出人意料,令人气愤。要知道,对一个用户的不负责任,长期下去就可能出现对更多用户的不负责任行为,最终导致企业在用户当中失去信誉和口碑,到那时企业别说“做世界级企业,铸世界级品质”,连在业内立足也难矣!
最后,希望搬进新楼的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服务中心在2007年也能换个“新面貌”,实实在在地为用户着想;也希望刚刚度过外资并购危机的徐工集团能够更好地规范旗下子公司,不要再给风波未平的徐工集团“脸上抹黑”。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