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业尖兵——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公司发展记略
2006-09-28 00:00
炎夏七月,绿荷飘香。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公司喜讯频传:该公司荣膺首届“中国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并在连续多年的基础上再次荣获武汉市混凝土行业优秀企业称号;今天上半年,该公司商品混凝土经营突破6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76%;截止到8月中旬,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达到80.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5%,位居武汉市同行业榜首。该公司总奖励吴文贵,党委书记周群芳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一项项殊荣、佳绩的取得,缘于公司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结果。”
市场开拓迈大步
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员工的努力拼搏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企业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根据市场导向、竞争形势和企业发展的实际,该公司在巩固汉口、武昌市场的基础上,先后投资兴建了青山、天河机场两个搅拌站,开拓了青山、东西湖等地市场,逐步完善武汉市场的站点分布,形成了基本覆盖武汉三镇的经营布局。与此同时,该公司结合各拌站周边市场情况,对经营任务结构进行了调整,并且明确了各搅拌站经营任务的重点,即青山站以工业项目——武钢、石化、工业港为主;武昌站坚持以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为主,房地产为辅的原则;汉口站以特大型项目为主,市政、房地产为辅;东西湖站则以市政为主,房地产为辅,加快了企业的飞速发展。该公司在主抓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同时,还大力加快外加剂等多元化业务的拓展。2004年10月,公司兴建了外加剂长;2005年9月,中建三局投资200多万元,扩建了第二条生产线,外加剂长年生产能力达到18000吨水剂。今天1至6月份生产外加剂3909吨,产值742.7万元,效益达到120万元。目前,该公司孩子积极进行建设超细粉磨站、石材场的可行性研究和建站(场)前期的各种筹备工作。
改革创新见成效
公司总经理吴文贵曾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领先行业。”为此,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建总公司、中建三局“一整合、二消灭、三集中”的工作思路,积极进行同城业务整合、公司流程再造、营销体制改革、用工和分配机制改革和集约化管理。
积极进行业务整合工作。2005年9月,该公司整合了中建三局一公司所属的建兴搅拌站,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导入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了东西湖搅拌站的健康、良性发展。今年6月份以来,该公司根据工程局的要求,及时启动了中建三局三公司所属的建发搅拌站的整合工作,并把整合工作同公司的后湖建站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建发搅拌站的人力、设备等资源。
积极进行公司管理流程再造。2005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管理流程改造,科学定位了各场(站)与公司间的关系,合理地进行了公司机关机构与各部门岗位设置。
积极进行营销体制改革。2006年初,该公司为健全经营、结算、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运用激励与负激励、约束等机制,加强对营销人员有效管理,并聘请咨询公司进行营销体制改革的咨询。
积极进行用工、分配机制改革。该公司引入“人力资源派遣”这一新型的用工形式,加快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2006年以来,该公司出台了养老保险清偿方案,对聘用员工养老保险历史欠账进行彻底清理,维护了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该公司还不断进行分配机制改革,推行场(站)生产成本承包制,同时加大部门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和干部民主考核,并将职工收入同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挂钩,让职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通过考核将个人收入同能力、工作业绩挂钩,加强对职工激励与鞭策作用。
积极加强公司集约化管理。该公司积极加强生产、设备、物资等管理,采取生产集中调度、设备集中调配、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等集约化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合理分配了各种资源,降低了各项成本。
该公司通过以上改革,同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的管理跃上了新台阶。
插上科技腾飞翼
企业振兴,科技先行。作为武汉市商品混凝土行业“龙头”企业的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公司,的确在一道科技求发展的腾飞之路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在武汉市商品混凝土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公司在武汉市率先大批量生产C60高强商品混凝土,是目前国内唯一成功研制出C80高强度混凝土的公司。该公司在武汉长丰桥施工中成功运用“拱桥钢管混凝土连续性泵送顶升压注法施工综合技术”,该技术经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荣获中建三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还成功完成了湖北省人民医院直线加速器机房工程强度等级C25、密度3500千克/立方米的大流动性、大提几重晶石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其施工综合技术通过湖北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成果经中建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建三局科技成果特等奖和中建总公司科技成果三等级;该公司在武汉轻轨一号线及华润凤凰城项目成功浇筑清水混凝土,并达到了预期效果;该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配制出CL35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的特点,病灶武汉证券大厦64至67层成功浇筑;该公司低碱奈系减水剂的制备简化方法正在申请国家专利,目前已经进入专利初审程度;同时,该公司正积极进行黑液生产外加剂的试生产工作,力图大规模运用黑液生产外加剂,降低外加剂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精神文明结硕果
多年来,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公司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为促进企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万间广厦的根基,是现代都市建设的灵魂。它足够坚硬,擎起高楼万丈直入云霄;它足够持久,历经数十载而岿然不动;它有很好的可塑性,使大厦风格迥异、姿态万千;它更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浇注出坚不可摧的建筑奇葩。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人在经营混凝土的过程中,融入混凝土的“精神”,历经十载,风雨兼程,铸就了“坚毅、恒久、可塑、凝聚”的精神内核。
多年来,该公司本着“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建设祖国,福利员工”的企业宗旨,遵循“以最佳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与用户共同浇铸时代丰碑”的质量方针,不断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党建工作逐渐规范。公司党委坚持以党支部达标活动为载体,以《党群方针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为依据,实行党群工作月度大检查制度,有效促进了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2005年,公司党群工作在中建三局党群工作综合检查评比中荣获二类评分标准公司中的第一名;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取得群众满意度达100%的优秀成果;同年,公司被武汉市青山区、湖北省国资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市场开拓迈大步
自2004年8月成立以来,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员工的努力拼搏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企业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根据市场导向、竞争形势和企业发展的实际,该公司在巩固汉口、武昌市场的基础上,先后投资兴建了青山、天河机场两个搅拌站,开拓了青山、东西湖等地市场,逐步完善武汉市场的站点分布,形成了基本覆盖武汉三镇的经营布局。与此同时,该公司结合各拌站周边市场情况,对经营任务结构进行了调整,并且明确了各搅拌站经营任务的重点,即青山站以工业项目——武钢、石化、工业港为主;武昌站坚持以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为主,房地产为辅的原则;汉口站以特大型项目为主,市政、房地产为辅;东西湖站则以市政为主,房地产为辅,加快了企业的飞速发展。该公司在主抓商品混凝土产业的同时,还大力加快外加剂等多元化业务的拓展。2004年10月,公司兴建了外加剂长;2005年9月,中建三局投资200多万元,扩建了第二条生产线,外加剂长年生产能力达到18000吨水剂。今天1至6月份生产外加剂3909吨,产值742.7万元,效益达到120万元。目前,该公司孩子积极进行建设超细粉磨站、石材场的可行性研究和建站(场)前期的各种筹备工作。
改革创新见成效
公司总经理吴文贵曾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领先行业。”为此,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建总公司、中建三局“一整合、二消灭、三集中”的工作思路,积极进行同城业务整合、公司流程再造、营销体制改革、用工和分配机制改革和集约化管理。
积极进行业务整合工作。2005年9月,该公司整合了中建三局一公司所属的建兴搅拌站,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和业务骨干,导入公司管理模式,实现了东西湖搅拌站的健康、良性发展。今年6月份以来,该公司根据工程局的要求,及时启动了中建三局三公司所属的建发搅拌站的整合工作,并把整合工作同公司的后湖建站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建发搅拌站的人力、设备等资源。
积极进行公司管理流程再造。2005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管理流程改造,科学定位了各场(站)与公司间的关系,合理地进行了公司机关机构与各部门岗位设置。
积极进行营销体制改革。2006年初,该公司为健全经营、结算、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运用激励与负激励、约束等机制,加强对营销人员有效管理,并聘请咨询公司进行营销体制改革的咨询。
积极进行用工、分配机制改革。该公司引入“人力资源派遣”这一新型的用工形式,加快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2006年以来,该公司出台了养老保险清偿方案,对聘用员工养老保险历史欠账进行彻底清理,维护了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该公司还不断进行分配机制改革,推行场(站)生产成本承包制,同时加大部门目标责任绩效考核和干部民主考核,并将职工收入同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挂钩,让职工充分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通过考核将个人收入同能力、工作业绩挂钩,加强对职工激励与鞭策作用。
积极加强公司集约化管理。该公司积极加强生产、设备、物资等管理,采取生产集中调度、设备集中调配、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等集约化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合理分配了各种资源,降低了各项成本。
该公司通过以上改革,同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的管理跃上了新台阶。
插上科技腾飞翼
企业振兴,科技先行。作为武汉市商品混凝土行业“龙头”企业的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公司,的确在一道科技求发展的腾飞之路上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在武汉市商品混凝土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公司在武汉市率先大批量生产C60高强商品混凝土,是目前国内唯一成功研制出C80高强度混凝土的公司。该公司在武汉长丰桥施工中成功运用“拱桥钢管混凝土连续性泵送顶升压注法施工综合技术”,该技术经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荣获中建三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还成功完成了湖北省人民医院直线加速器机房工程强度等级C25、密度3500千克/立方米的大流动性、大提几重晶石混凝土的泵送施工,其施工综合技术通过湖北省建设厅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成果经中建总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建三局科技成果特等奖和中建总公司科技成果三等级;该公司在武汉轻轨一号线及华润凤凰城项目成功浇筑清水混凝土,并达到了预期效果;该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联合配制出CL35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性能好的特点,病灶武汉证券大厦64至67层成功浇筑;该公司低碱奈系减水剂的制备简化方法正在申请国家专利,目前已经进入专利初审程度;同时,该公司正积极进行黑液生产外加剂的试生产工作,力图大规模运用黑液生产外加剂,降低外加剂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精神文明结硕果
多年来,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公司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为促进企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万间广厦的根基,是现代都市建设的灵魂。它足够坚硬,擎起高楼万丈直入云霄;它足够持久,历经数十载而岿然不动;它有很好的可塑性,使大厦风格迥异、姿态万千;它更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浇注出坚不可摧的建筑奇葩。中建三局商品混凝土人在经营混凝土的过程中,融入混凝土的“精神”,历经十载,风雨兼程,铸就了“坚毅、恒久、可塑、凝聚”的精神内核。
多年来,该公司本着“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建设祖国,福利员工”的企业宗旨,遵循“以最佳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与用户共同浇铸时代丰碑”的质量方针,不断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党建工作逐渐规范。公司党委坚持以党支部达标活动为载体,以《党群方针目标管理考核标准》为依据,实行党群工作月度大检查制度,有效促进了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2005年,公司党群工作在中建三局党群工作综合检查评比中荣获二类评分标准公司中的第一名;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取得群众满意度达100%的优秀成果;同年,公司被武汉市青山区、湖北省国资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