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是不是三一的又一块舢板(之三)

2006-08-03 00:00

      三一迫切参与徐工并购的真实原因之:高危经营,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企业间整合的首要条件是发展模式的一致,那徐工的发展模式与三一的发展模式究竟能否合拍呢?

      只要是稍微了解工程机械行业的人,都会把徐工和三一认定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一位工程机械行业的老用户曾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徐工虽然有时让人觉得有那么一些不紧不慢,但稳定可靠的感觉非常舒服,打起交道很是放心。三一市场反应很快,但打交道时你总得提醒自己,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始终不停地进行算计。

      那么,在业内以稳健著称的徐工,与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三一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如果三一并购徐工,徐工在三一的经营发展进程中将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呢?

      1、产品经营模式――始终紧绷的资金链。

      从三一重工运作上市起,每一次的财务报表总是会引来一片质疑声。

      2003年三一上市。

      “《招股说明书》虽然进行了刻意包装,但其业绩则倍受质疑。“一个实际上每年只生产百十台泵车的民营企业,还真能上了市,并且从股市上一下子拿回了9个亿。”

      2005年三一股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只有261.74万元,也就是说在2004年三一重工的销售收入只收回了成本,其利润全部为应收帐款。之前,2003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只有7068.01万元”。而“实力和业绩与之最为接近的中联重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3305.55万元,是三一重工的89.29倍。”

      “2004年底,三一重工的负债由2003年的9.7亿变成了2004年底的23.6亿,这又为其背上了沉重的利息负担。2004年里,三一的财务费用中,仅利息一项就增加了3266万!”

      2006年搅局徐工。

      “G三一的资产质量堪忧,一季度报告应收账款7.5亿元、存货13.77亿元、应付账款6.1亿元,三项财务指标与去年年底相比分别增长了25.53%、13.89%和56.26%,从这些方面看,G三一的资金来源已被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同时巨大的短期借款和应付帐款(占用供应商资金)对其资金需求产生巨大的压力。”

      “三一正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根据其2006年一季度财务报表判断,货币资金是10.18亿元,而短期借款形成的短期负债有14.93亿元,再加上有1亿元长期负债将于一年内到期,短期内资金缺口达到了***6亿元。”

      始终紧绷的资金链是三一生产经营的最显著的特征,每每让业界和股民联想起蓝田、银广夏。而多年来,三一这种始终处于高度危险水平的运作方式,一直被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所不解。

      2、资本运作模式――一次次惊险的跳跃

      马克思说过,从商品到货币是资本完成的一次最惊险的跳跃。而三一近几年却是典型的从资本到资本的惊险跳跃。

      2003年,就在业界都极度为三一的经营状况担心的时候,三一实现上市了,“手里一下子从股市上拿回了9个亿”。

      随及,“三一上海分部从浦东金贸大厦全部撤出。整整一层楼一下子空了,三一仅按合约就净赔了几百万。”

      同城经营的另一个工程机械集团的一位老总讲“如果三一上市操作不能成功,大家就找不到三一了。”

      2005年,就在三一将大幅砍撤项目,经营陷入僵局的时候,股改成功了。

      “三一力争股改第一股,不一定只是图这个名声,实际上是迫于经营危机的压力,必须尽快再度提高借贷能力,来维持运转,当然,这个名声也让三一能够超常限度地进行借贷。”

      所以三一才能拿出这些条件,不过这一次非流通变现后,圈来的钱并不会回到三一重工的手中,而是几大股东个人的,并且,还没有真正变现的时候。

      所以,明眼的人都知道,三一还得必须要有大动作,其迫切参与徐工并购的举动,就能十分清晰地看出来。目前自己的产业基础,已经不能再承担如此之大的资本运作规模了。

      3、产业积累模式――只有“掠夺”两个字

      虽然三一在工程机械领域内的自主发展遭遇全面失败。但也有几个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不过仔细审视这几个项目之后,人们却不由地发现,其中仅仅充斥着“掠夺”两个字。

      2003年,中国最大的履带吊生产企业“抚挖”改制,三一给出的条件甚至不如一个浙江的私营业主。但接触之后,三一却从抚挖带走了从副总经理至普通员工,从技术总工到营销人员整整一批队伍,在上海另起炉灶干起了履带吊。

      同样,在辽宁沈阳一家生产大型隧道开挖机的厂家改制招标。三一去谈了一段时间,没有谈成,但随后不久,却从三一传来试制该种机械的消息。

      三一从何处得到了全套图纸?如何将国企最宝贵的技术产权转瞬间移到自己手中,人们就不得而知,也不言而喻了。

      2004年,长沙汽车和湖南汽车两厂改制,公开招标,三一入主成功。据说是靠着左口袋进右口袋注资10亿元,以及建立三一汽车城的承诺,就将两个老牌国企的土地、资产和众多汽车目录纳入怀中,上演了一幕精彩的零资产换取国资盛宴的大戏。

       而至今,人们没有看到一个美丽的汽车城,却在三一的星沙基地里,每天都看到一两台只装着发动机的客车底盘车架,放上两个大铁块,在厂区狭窄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这就是被三一人传为客车界“劳斯莱斯”的制造方式。

      看着穿着棉大衣,带着目镜的试车司机,一位员工讲:“这种底盘试车的方法退步多了,连个正规一点的试验厂都没有”。

      同时,我们发现,这个2004年初才成立的“三一汽车”,其网站的最新新闻已经停留在了2004年9月6日的上午8点。

      反过来看看被兼并的企业。

      位于长沙市南郊体院路1号被称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长沙汽车制造总厂。如今已停产关门,厂区和厂房破旧,厂内无人。“只有少部分技术和管理骨干去了三一,其余大部分都下岗回家了。”

      位于长沙市南郊圭塘路14号,长沙万发客车厂,现对外称为“三一客车有限公司”2002年被三一收购,“部分生产、技术、管理骨干去了三一,但是他们的户口和人事关系还属于万发客车厂,其他大部分职工都已下岗回家”。

      距长沙市220公里的邵阳市五里牌的原湖南省汽车制造厂,现在为三一汽车湖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该厂原有12个分厂,三一并购后,80%职工下岗,“原来还发下岗工资。从今年开始,连下岗工资都没有了”。“职工的生活很苦,情绪很大,多次集体到邵阳市政府上访、闹事。” 很多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现在,市政府每个月拨给工厂36万元补贴。

      三一发展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兼并,“承诺至今没有兑现。”

      4、财富增长模式――是谁的钱在三一滚动

      从三一自己的企业文化教案里,将三一从娄底移到长沙这一段描述为:几个创业成功的个体户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决定走出娄底。而实际上,在长沙尤其是在娄底,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当时的三一离开娄底无异于香港影片里的“跑路”。

      当时的三一仅仅是做电焊材料,就能从银行一笔贷出2000万元,并且迟迟不还,最终让银行核为呆坏。后来此事得到追究,负责该笔贷款的行长,被迫离职。三一也匆匆离开了娄底。真到目前,这笔款子三一还上没有已经不得而知,有条件的人可以去核准一下。

      不过对于这第一笔从国家银行套来的原始积累,三一还是十分怀念的。给三一配套的三个中字头企业中的一个娄底油缸厂,最后就是交给这个被免职的行长来当厂长。

      转入长沙之后,三一利用手中的积累正式进入砼机领域。一次绝处逢生的经历,总能让一些人认准了一种财富模式。

      相对于国家的巨额资产,相对于庞大的民间储蓄。三一只给出一个希望,描绘一个美景,只依靠一个自己树立的形象,就产生了巨大的引力,聚集了巨大的资源。

      几年时间,三一发展迅速,表面上看是财富的高速积聚。但真正搞产业的人、搞实业的人则一眼能够看出,三一的财富滚动的模式十分简单。

      “可能只有一个销售收入是实际数据,而营业收入基本依靠内部的资产调整,企业资产多是债权人和二级市场股东的利益,制造成本和中间存货则全转嫁到供应商身上,营业利润还达不到应收帐款的70%。”

      几年的运作,三一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运作复杂的,危机四伏的架构,它只有不断吸纳别人的财富才能维持,而一旦停止就可能一下子轰然倒塌。

      在星沙基地,一位员工讲:“你看三一表面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空壳了,让一些人在里面搞,谁有本事谁获利。”

      而长沙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则讲:“长沙人根本不把三一当回事,就是拿股民和老百姓的钱瞎折腾。说玩完就玩完,他们几个人该赚都赚了,倒霉的都是股民和老百姓。不过这两年政府也不是象以前了,据说那几个老板都已经给控制住了,现在想出国都没门了。”

      三一的发展模式与徐工有着天壤之别,一直处于高危经营,不断挑战股民与银行接受程度极限的三一,能与稳健发展的徐工走到一起吗?在三一视角下的徐工,会不会是三一又一块脱离危机、进入新一轮危机的舢板?如果真的并购成功,徐工今后的命运又将如何?即使是工程机械领域内的一个普通员工,也不由得产生巨大的担心与恐惧。

      就在我们逐步弄清这些问题、基本做出一些判断之后,一个新的问题突然冒了出来,三一财富的来源我们已经大致清楚了一些,但三一财富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行业市场几年的高速发展,诸多国企资本的加入,银行的巨额贷款,以及全国股民的多年血汗,不可能不产生收益,不可能不衍生新的资本,那么,这些新的财富现在又在哪里呢?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