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泥60亿下注 三大巨头鏖战华南

2006-04-21 00:00

  在水泥高地华东严重供过于求后,各路水泥巨头的目光一同聚焦在华南。

  昨日,台湾地区最大的水泥企业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英德合计900万吨项目前期工程点火,后期工程也正式动工。而亚洲巨头安徽海螺集团在一江之隔已建了1500万吨产能,华润水泥也在广西布下五六条生产线,三大巨头华南逐鹿拉开战幕。

  投资60亿三年问鼎华南

  就在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台泥”)重拳出击华南前,台泥刚从江苏徐州与海螺合资的项目撤资。几年前,华东石灰岩资源众多,水泥行情看好,包括中联水泥、海螺水泥和台泥在内的行业巨头都到江苏投资设厂。短短5年间,江苏水泥产量几近翻了一番,达到9000万吨。供大于求令大多数企业陷入亏损泥潭。

  台湾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之子、台泥董事长辜成允称,调整大陆航向后,公司把华东市场调回的资金倾斜向新的市场重心——华南。

  “台泥的华南战略,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大部分。”辜成允称,其中广东英德是重中之重,目前英德厂前两条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已经竣工,另两条同样容量的生产线也开工动土。建成后,英德厂将达到年产900万吨的生产规模,总投资达30亿元。广西、福建方面,今年二季度将在广西贵港兴建45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到2008年,还将扩容一倍。福州工厂将扩充成225万吨的水泥研磨基地等。

  “2008年,台泥在华南将投资约60亿元,总产能超过2000万吨,加上台湾的1075吨,将以3000余吨的规模,跻身中国水泥前三强。”辜成允说。

  华南市场前途未卜

  “广东水泥生产企业大约有4000余家,有至少1200家亏损,有企业1吨水泥只赚几元钱。”广东省水泥工业协会副会长余冠南担心巨头不断加码,令广东市场供求关系更紧张。

  华南水泥业“高温”会否演变成华东曾经的“高烧”?辜成允称,“广东市场容量估计在9000万吨~1亿吨,而泛珠三角可达到1.2亿~1.4亿吨。而广东英德项目,台泥与海螺合共只有2000余万吨左右,占广东的20%左右,对整体市场影响不太大。”

  而台泥副总经理、英德厂董事长郭庆松称,即使华南水泥业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一年就增加约1500万吨。“我怕我们台泥的扩张速度还跟不上市场增长。”

  目前,大陆水泥业技术还比较落后,约有60%的企业仍是旧式污染大、能耗高的立窑生产。“台泥发明的‘水泥厂+电厂+码头’三位一体生产模式,几乎零排放,资源也可以共享,对大陆水泥业提高环保与质量水平有利。”台泥副董事长张安平称。

  虽然台泥有自己的一套节能模式,但海螺与华润也有其独到的成本优势。据中国数字水泥网执行总裁刘作毅称:“海螺目前以年产6000万吨的规模与第二位拉开近3倍的差距,其有无可比拟的集团购买低价优势;华润下子广西,用的是贵州的煤,广西丰富的石灰石原料资源,再借用廉价的西江水道运输。”刘认为这些巨头驻足华南,都将与台泥在规模、价格上有一血拼。

  “水泥巨头的进入,必定给本土水泥企业带来一定压力.广东省水泥市场今年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目前水泥的价格已经比前段时间下降了20~30元/吨。”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樊粤明认为。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jiangxu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5: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