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科技大提坏账 疑为“对赌”作准备
2006-01-05 00:00
徐工科技近日公告称,将从2005年12月31日起提高对应收款项的计提比例。而参照公司2005年半年报及三季报的财务资料,新的计提标准将可能给公司2005年业绩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
徐工科技原来对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标准统一为10%,但今日公司称,拟对该标准进行修改,其中,对应收账款的提取比例为:一年以内为0,一至两年为10%;二至三年为50%;三年以上为100%;对其他应收款的提取比例为:一年以内为0,一至两年为10%,二至三年为20%,三年以上为50%。可以看到,相比以前10%的计提标准,本次修改的计提比例有了大幅度的跃升,尤其是在对应收账款方面,三年以上100%的坏账准备,这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该项议案于徐工科技2005年12月31日的董事会议上通过,并于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由此来看,计提对于业绩的影响将在2005年年报中体现出来。而该项变动对于徐工科技上年业绩将有多大影响呢?查阅徐工科技2005年三季报,截至9月30日,合并后的公司应收账款达到了将近8.49亿元,其他应收款达到了7652.2万元。而半年报则把有关款项的账龄予以了公布。
根据半年报来看,截至2005年6月30日,徐工科技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9.53亿元,其中期末的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为6.86亿元,一至两年的为1.33亿元,二至三年的为2341.7万元,三年以上的则达到1.1亿元。可以看到,仅这最后一项,按照从10%至100%的计提标准变化,就有可能给公司在管理费用一项上增加将近1亿元的支出!
当然,考虑到2005年年末时各账龄的应收款项在总额中的构成会有所变化,上述判断可能并不是太精确,但是,显然,计提比例的大幅抬高对徐工科技的年度业绩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徐工科技目前的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在外资凯雷进行收购时,曾由有关方面签下了一个被视为“对赌”的协议,即大股东徐工机械在现有注册资本人民币12.5亿元的基础上,增资人民币24164.9786万元,全部由凯雷徐工认购,凯雷徐工在交易完成的当期支付6000万美元,如果徐工机械2006年的经常性EBITDA(指不包括非经常性损益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约定目标,凯雷徐工还将另外支付6000万美元。
由此,业界预测,在这样的约定下,徐工机械控股的徐工科技有做好2006年经营业绩的动力。而此时徐工科技大幅提升坏账计提比例,似有为“对赌”作准备的味道。
徐工科技原来对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标准统一为10%,但今日公司称,拟对该标准进行修改,其中,对应收账款的提取比例为:一年以内为0,一至两年为10%;二至三年为50%;三年以上为100%;对其他应收款的提取比例为:一年以内为0,一至两年为10%,二至三年为20%,三年以上为50%。可以看到,相比以前10%的计提标准,本次修改的计提比例有了大幅度的跃升,尤其是在对应收账款方面,三年以上100%的坏账准备,这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该项议案于徐工科技2005年12月31日的董事会议上通过,并于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由此来看,计提对于业绩的影响将在2005年年报中体现出来。而该项变动对于徐工科技上年业绩将有多大影响呢?查阅徐工科技2005年三季报,截至9月30日,合并后的公司应收账款达到了将近8.49亿元,其他应收款达到了7652.2万元。而半年报则把有关款项的账龄予以了公布。
根据半年报来看,截至2005年6月30日,徐工科技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为9.53亿元,其中期末的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为6.86亿元,一至两年的为1.33亿元,二至三年的为2341.7万元,三年以上的则达到1.1亿元。可以看到,仅这最后一项,按照从10%至100%的计提标准变化,就有可能给公司在管理费用一项上增加将近1亿元的支出!
当然,考虑到2005年年末时各账龄的应收款项在总额中的构成会有所变化,上述判断可能并不是太精确,但是,显然,计提比例的大幅抬高对徐工科技的年度业绩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值得注意的是,徐工科技目前的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在外资凯雷进行收购时,曾由有关方面签下了一个被视为“对赌”的协议,即大股东徐工机械在现有注册资本人民币12.5亿元的基础上,增资人民币24164.9786万元,全部由凯雷徐工认购,凯雷徐工在交易完成的当期支付6000万美元,如果徐工机械2006年的经常性EBITDA(指不包括非经常性损益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约定目标,凯雷徐工还将另外支付6000万美元。
由此,业界预测,在这样的约定下,徐工机械控股的徐工科技有做好2006年经营业绩的动力。而此时徐工科技大幅提升坏账计提比例,似有为“对赌”作准备的味道。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