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建华管桩江苏基地全线投产之际
滚滚长江水,淘洗出无数英雄。在位于句容市下蜀镇桥头的长江岸边,只见一座座高楼、一排排厂房正在拔地而起———
12月6日,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江苏建华人来说,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日子,这也是句容人值得庆贺的日子。今天江苏建华管桩公司全线投产。秉承着建华辉煌的发展史和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江苏建华的1700多名员工只争朝夕,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过三年的拼搏,建华管桩集团江苏建华管桩终于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块创业的热土,这是诞生奇迹的地方。全省最大的京阳嘉新水泥厂建成后,又一座全省最大的建筑管桩生产基地在这里拔地而起,这里又成为建华人实现光荣与梦想的福地,同时又是全省沿江开发又一新亮点。
凡熟悉这块土地的人都知道,三年前这里曾是一块普通的江滩地,荒滩荒水生长着江边独有的芦苇和茅草。但紧靠长江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引来了独具慧眼的建华人。2002年10月28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香港汤始有限公司与句容下蜀镇正式签约,首期投资2500万美元在下蜀镇征地326亩建设江苏建华管桩有限公司,伴随着阵阵礼炮声,建华人开始在这里浓墨重彩地书写新的发展篇章,这也标志着句容市沿江开发建设的正式开启。
为使建华管桩企业早日建成投产,纯朴的句容人以“诚信认真,有求必应”的招牌服务,承诺为建华建设一路绿灯。协议签订后,句容市委、政府对建华的企业注册、税收、土地、用电等所涉及到的方面全力服务到位。“外商投资直通卡”、“只交税、不交费”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独特优势为建华管桩企业建设提供了所有保障,所在的下蜀镇从镇干部到办事服务人员,视建华人为知己,当建华是自己的家倾心尽力地做好服务,从协议签订后,下蜀镇成立了4个工作组,30多人的服务队,从办理执照到拆迁征地,从电力线路架设到兴建码头的选址等等,几十项需要急办的事情,按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建华早日投产,句容市上下全力协助服务的同时,还投入1000多万元配套资金,建华人被句容人的真诚所感动,也激发了他们建设一流建华的工作热情,从第一根管桩下地开始,他们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以建华人雷厉风行、说到做到的果敢作风实践着快速建设,早日投产的目标。2003年5月,正值“非典”时期,也是建华建设关键时期,公司建设人员被隔离在工地上,吃住在这里,多少个日日夜夜建设者们在寂寞、疲劳、辛苦、江风雨水中度过,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更多是对建华的忠诚与回报。当时正值江南雨季,由于公司土地比长江水位低,职工们工作、吃饭、休息的地方常常积满一层深深的水,在那艰苦的环境中,建华人保持了特有的韧劲,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确保一期工程两条线在2003年7月1日竣工投产。
建华公司制造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是现代建筑的“定海神针”。有了它,高楼大厦、桥梁房屋的基础就会固若金汤,这看似简单,用钢板和混凝土结全的产物,其实它的生产过程和科技含量并不亚于一个高科技产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笔者来到建华管桩江苏基地探究。走进公司大院仿佛置身于管桩世界,若大的厂区机器轰鸣,人来车往,一派繁忙,巨大的钢模强烈地旋转着,在愈来愈强的离心力作用下,数十米长的钢筋水泥空心预应桩最终形成,然后又缓慢地进入高压蒸炉内,经过一系列物理性的、化学性的变化后,一根根管桩像一件件经过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展现在人们眼前,令人叹为观止。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从配料到出产品全部自动化操作,公司投入3亿多元的建设基地,配齐配强了生产各种规格管桩的设备,从直径300厘米到600厘米,只要客户需要这里都能生产。同时,公司还研制设计了适合我国和东南亚各地地质条件的预应力管桩,仅压力蒸炉设备和离心旋转机就有50多台套,在国内乃至亚洲都是独一无二的。透过这里的现代化生产设备,看整个建华,亚洲称雄,名副其实。
说起建华管桩的科技含量,最有发言权的是各地的客户,南京奥体中心、金马郦城、镇江金东纸业、恒美嘉园、常州百草园、苏州理文造纸、无锡新澄钢厂、扬州环保热电厂、南通沙钢锦丰等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指定要建华的管桩。在公司的销售部,记者见到这里接单发货的电传纷至沓来,令销售人员应接不暇,这里的繁忙不亚于生产车间。销售部经理告诉记者,他们的生产计划排到明年二季度,企业必须满负荷生产才能保证供应,在建华管桩热销的背后是产品质量的支撑,先不说建华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单说管桩的用料就是非常挑剔的。在建华周边黄沙到处都是,但他们却花大价钱从长江上游的江西选用含泥量特少的黄沙,每吨价格是当地的两倍多,建华人知道,管桩的质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建华的厂区,记者见到正在维护设备的职工,面对蒸压设备这个宠然大物,职工们竟然像呵护婴儿般地小区翼翼地维护,检测几十米的管桩竟一厘米也不放过,其对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在厂区大门上方横挂着这样一句醒目的标语“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定要做到”,这句话虽然重复简单,但寓意深刻,他们对客户的质量承诺已铭刻在每位职工心中。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职工,问他在建华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脱口而出:为了每根管桩质量。在这里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客户在打桩时,管桩被打烂,接到报告后,公司立即派人去现场处理。公司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当检查后得出因对方操作问题时,建华人还谦虚地作了检讨,令对方十分感动。建华人一贯认为,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公司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起了一流的化验室、检测室,强化了原材料、辅料的验收管理和检验制度,各道检测工序一目了然,任何环节有质量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纠正,建华人对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生命,这句话在这里处处得到验证。一位清洁工一次不小心将一点垃圾扫入生产区,他立即跑过去将垃圾捡起放在口袋里带走,生怕有一点垃圾混入生产线内。建华有1700多名职工,他们大多来自周边的农村,文化程度较低,为确保每位职工达到合格标准,公司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无论从事哪个环节的工种,必须拿到上岗证才能上岗。为此,公司花费几十万元为职工缴学费,因为建华人多年来的优良传统就是造就一个知识科技型的群体。正是有了一个优秀的群体,建华在竞争中越来越强大。
在建华公司,记者见到日本式的先进管理方式在这里得到应用。例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培训、培训、再培训”的企业发展经验再加上建华人“任人唯贤”、“以德为主,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使公司人员管理走向科学合理化,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江苏建华1700人的企业仅有100名的管理人员,可见其管理者的高素质,建华公司用人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人尽其才,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平台。这里没有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哥俩好的小群体,有的是施展才华的地方,有这样一件事常被公司员工提起,1996年底,建华决策者大胆将400多人的生产管理部交给年轻的王总管理。王总不负众望,一年多时间就使公司的效益、质量大幅提高。
建华成功的经验是先管好人,然后用人去管企业,有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建华企业管理自然水到渠成。现在生产管桩的企业很多,竞争日趋激烈,上世纪90年代初管桩开始被人看好,然而到了1993年其价格却很难被人接受,管桩经历了无数的市场考验。为了站稳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华公司从内部管理抓起,率先发起了降价大行动,这次行动虽然遭到来自同行的反对,但降价促进了市场销售,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大发展。用许景新总裁的话说:“只有走出痛苦的第一步,才有欢乐的第二步。”建华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超前的大胆远见,使建华步入了良性发展之路,这是建华人对中国管桩市场的最大贡献。目前,建华年生产能力达5000万米,几个分厂满负荷生产仍供不应求,成本中的综合费用只相当于一个年产30万米管桩厂的六分之一,正基于这样的成本管理理念,才有建华今天的市场。
今天,江苏建华管桩公司的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实现税收2100万元,成为句容的税收明星。建厂三载,每年的变化都令人惊叹,但建华公司有一幅不变的春联:“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这副春联是建华人做人与做事的真实写照。建华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质量百般挑剔,对售前售后的服务却到边到沿,在售前一发现有立项的工程,销售人员就立即索取工程地质资料,为对方“量身订做”管桩,并邀请客户到厂里实地考察,让对方了解认识管桩的使用。售后服务上,建华做到有求必应,每个分公司在网上查询所有使用建华产品的工地管桩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公司还组织了大型车队,对客户的需求实行24小时送货。建华的服务对象不只包括销售和使用自己产品的用户,也包括那些暂不使用但以后可能使用的“准用户”,这种超前的服务理念,使许多客户慕名而来,与建华联姻。
江苏与广东这两个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将为建华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涛涛长江,大浪淘沙,淘出了光彩夺目的真金。江苏建华管桩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粒。在江苏沿江开发的浪潮中,他们勇立潮头,为句容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