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
江苏省混凝土协会会长顾炎晴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天,“美丽中国”已成为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奋斗目标。
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预拌混凝土行业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点治理行业之一,应当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自江苏省地方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于2011年6月1日实施以来,正在全省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并把它作为转变预拌混凝土行业生产方式、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阐述,使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更深刻的内涵,也有了更坚定的信心、更强劲的动力。
一、紧跟形势发展,加快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江苏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今天,江苏已成为预拌混凝土大省。但是,面对这几年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摆脱困境,实现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首要任务。形势要求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江苏已发展为预拌混凝土大省
仅从江苏建筑系统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统计来看,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生产规模较大。到2011年底,全省混凝土搅拌机
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05亿立方米,全年实际供应混凝土2.19亿立方米,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2、经济总量较高。2011年,全省完成销售产值711.49亿元,实现增加值176.7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3.68亿元。
3、行业覆盖全省。到2011年底,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达到777家,13个省辖市、106个县(县级市、区)都建有预拌混凝土企业,基本覆盖了全省。
4、使用比例较高。在全省建筑领域,预拌混凝土占浇筑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80%,在13个省辖市城区超过90%,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市城区已接近100%。
5、企业逐步做大。全省涌现了一批大型企业,2011年实际产量超过100万立方米的企业有33家,超过200万立方米的企业有13家,超过300万立方米的企业有5家。2012年3月合并重组的南京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2011年的实际产量达到980万立方米。很多企业的经营范围拓展到了其他行业、产业和省外、国外。
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和问题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靡的影响,对房地产市场依赖度较大的地方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逐步下滑。2011年,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产量虽然达到了2.19亿立方米的历史最高值,但是,13.11%的增长幅度远低于前年同期51.79%的增长幅度。2012年上半年,全行业生产更是大幅度下跌。据调查统计,2012年上半年,江苏建筑系统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际产量为8823万立方米,比2011年同期下降33.8%。下半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措施,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企稳回升。但是,从全省看,2012年产量下降似成定局。据调查分析,2012年江苏建筑系统预拌混凝土企业产量预计比2011年下降10%左右,全年产量大约在2亿立方米上下。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虽然持续多年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这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问题充分显现出来。
1、产能严重过剩。2011年,全省建筑系统预拌混凝土企业混凝土搅拌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6.05亿立方米,而实际产出是2.19亿立方米,达产率仅为36.12%,比前年下降22.62%。2012年,在逆势中,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总数还在继续增加,新增生产能力估计超过10%。一方面是全年新增生产能力超过10%,另一方面是全年实际产量下降10%,这一增一降,进一步加剧了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2、企业发展过快。全行业产能在逆势中继续放大,原因是企业发展难以控制。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企业资质门槛太低,入行太容易;二是行业调控乏力,混得太容易;三是工程机械制造商相互竞争性销售的引诱,拿得太容易。2012年,全省大约又新增了近百家企业。企业发展失衡,造成良莠混杂。有的大企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有过度扩张之虑。有的地方小企业杂乱,生产粗放,质量不稳,效益低下。
3、企业资金困难。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工程建设方或施工承包方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垫资供料。垫资供料以往亦有,而2012年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垫资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回款率越来越低。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全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平均回款率不到60%,最低的市仅有40%左右。全省几乎所有企业在外都有应收账款,累计应收账款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00多家,有的大型企业高达10亿元。据初步调查分析,2012年,全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应收款累计超过600亿元,而同期产值大约仅有700多亿元。很多企业是生产疲软时盼任务,有了任务时怕垫资。预拌混凝土企业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最大难点。究其原因,是国家的货币政策和银行的资金流向难以惠及处于最底层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地方财政的紧张和房地产商的资金不足,也使处于最下游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深受其害。表面上看,很多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资产很庞大,账面利润很诱人,而实际利润却并不高,甚至负债经营。
4、环境污染严重。很多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节能减排措施不到位,“三废”治理不力,甚至祸害一方,成了“脏、乱、差”的典型。能耗高,污染大,已成为很多地方制约预拌混凝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5、市场管理乏力。一些地方对预拌混凝土行业和市场重视不够,管理不力,企业的市场行为不规范,时有价格战发生。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十二五”时期,对江苏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到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预期目标为6.5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8万元。尽管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2012年,江苏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为实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共江苏省委提出,进一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适应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针对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Page]
1、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从投资拉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要扶优扶强,进一步发展大型、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年实际产量超过100万立方米的企业和几个年产量在500万立方米左右的企业,并力争打造1-2个年实际产量达到1000万立方米上下的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
2、坚持走技术进步之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步伐,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力度,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研发高端新产品,拓宽经营领域。
3、坚持走绿色生产之路。以实施江苏省地方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为契机,大力推动企业走绿色生产、低碳发展之路,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全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4、坚持走管理创新之路。转变粗放式、家长式、家族式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信息化步伐,实行现代化管理。
通过转型升级,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要逐步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二、推行绿色生产,转变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方式
党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总体要求之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为重点治理的对象,预拌混凝土行业必须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一)耗能高、污染大是制约预拌混凝土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江苏大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还达不到绿色环保要求,采取的一些措施,要么不到位,要么标准很低,主要表现在:
1、规划建设不当。很多混凝土搅拌站建设时,规划选址不当,设计标准不高,设备选型不优,安装施工不精,造成企业先天性落后。
2、生产管理粗放。很多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砂石露天堆放,生产流程粗糙,产品质量不稳。
3、污染治理不力。很多企业粉尘、废水、废渣、噪音处理措施不力,有些地方预拌混凝土企业废水、废浆任意排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粉尘、废水、废浆、废渣回收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4、资源浪费严重。很多企业工艺落后,加之管理水平低下,从原材料管理、搅拌机生产,到产品运输、现场泵送,各个环节都存在资源浪费、消耗过高的问题,影响质量和效益。
在很多地方,预拌混凝土企业成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点治理对象。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针,不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而且企业自身发展也难以为继。
(二)总结企业经验,推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标准化管理
为了尽快扭转预拌混凝土企业能耗高、污染大的状况,江苏省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散装水泥等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管理和指导。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根据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行业发展实际情况,这几年突出抓了预拌混凝土企业绿色生产管理。南京兰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用战略发展眼光和科学发展理念,花巨资将所有的搅拌站都建成了全封闭、环保型、花园式搅拌站,实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产品质量好,企业信誉高,打响了品牌,站稳了市场。2011年,南京兰叶实际产量达到365万立方米,位居南京市第一、全省第三。江苏省和南京市及时总结、推广南京兰叶的科学发展理念和绿色生产经验,在全行业逐步形成共识,使绿色生产成为发展方向。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时抓住了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委托南京市预拌混凝土管理处为主编单位,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南京混凝土协会等单位为参编单位,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南京兰叶等企业经验、认真学习北京上海等地做法的基础上,编制了江苏省地方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这个标准的特点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企业(含原材料运输)及施工现场的绿色生产管理,包括对规划选址、厂区建设、设备设施选配以及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等全过程。这个标准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它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运输企业、施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都提出了明确标准,它同时也是政府主管部门调控预拌混凝土行业有序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
(三)通过抓绿色生产,推进预拌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作为江苏省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其意义是深远的,它带来了一场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转型升级。
1、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促使预拌混凝土企业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积极改变企业的形象,使企业逐步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2、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从技术标准、企业管理上提高了入行门槛,从而推动了企业构成的调整,促使优势企业加快做大做强,落后企业逐步淘汰出局或被兼并重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3、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重视创新发展,使企业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4、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加强了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调整行业结构,实现一个地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有序发展,促进预拌混凝土行业向低碳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方式转变。
正因为如此,全省各级建设部门将贯彻实施《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措施,全力予以推进。
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全省已经新建了一批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改造了一批既有混凝土搅拌站,树立了一批新站、老站样板。据南京市统计,到2012年9月底,全市共有预拌混凝土企业73家、搅拌站83个、生产线170条,已建成绿色环保型搅拌站23个、生产线51条,按绿色生产标准在建的搅拌站5个、生产线10条,已建和在建的绿色环保型搅拌站共计28个、生产线共61条,分别占总数的33.7%和35.8%。南京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如今,一场绿色生产革命已在全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全面打响。
三、强化综合治理,推进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发展
贯彻实施《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推进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方面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一)将绿色生产、低碳发展纳入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之中
1、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按照国家和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指导,引导企业树立绿色生产、低碳发展的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改革企业生产方式。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江苏省混凝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江苏省散装水泥“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强调了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发展。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的《苏州市区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也突出了绿色发展的内容。全省年各市主管部门都相应制定了有关规划或措施。预拌混凝土的绿色发展正在全省得到落实。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贯彻实施江苏省地方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是我省当前一项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机制,促进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快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转变。同时,建立清出机制,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予以清出。
3、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各地建设部门通过强化绿色生产管理,加快推进混凝土行业的结构调整,尤其是要有节奏、有梯次地培育一批大型、特大型预拌混凝土企业和企业集团,优化企业构成,提高产业集中度。我们鼓励和支持江苏地方混凝土企业做大做强,也欢迎有实力的中央企业和省外企业到江苏来发展。
4、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要紧跟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的产业政策导向,积极引导和扶持混凝土创新发展,当前要着重培育一批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中起到先锋和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
[Page]
(二)对实施《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进行目标管理
1、建立达标考核和日常监管机制。各市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抓紧制定本市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办法,提出明确目标,制定具体计划,采取切实措施,进行目标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绿色生产达标考核和日常监管机制。南京市计划用2-3年时间,在2014年青奥会举办之前,基本实现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目标。《苏州市区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规定,全面开展绿色达标创建活动,争取全行业绿色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全省领先。苏州市住建局明确要求,对在2013年底前经考核不能达标的企业,将撤回资质证书,停止其生产经营活动。从全省来讲,苏南地区各市要用2-3年时间,苏中地区各市要用3-5年时间,苏北地区各市要用5年左右时间,全省到2015年“十二五”期末,基本实现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目标。同时,以加强绿色生产管理为抓手,促进各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合理布局、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程序。全省所有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时,都应严格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程序,环保设施必须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产,所有的生产、运输、泵送、试验等设备都必须选用低能耗、低排放、低噪声的技术先进、质量优越的产品。现有不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必须制定改造计划,限期达到相关标准和规范。各级建设部门与环保部门、散装水泥主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和监管。
(三)不断深化和健全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标准规范体系
1、加快标准、规范的制定。工程建设标准管理部门要注意发挥和引导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以《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为总纲,紧密结合绿色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环节和生产要素,统筹规划,组织各有关单位合作编制或修改完善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施工各个环节,包括设计、设备、生产、运输、泵送、施工、管理、配套等各个方面的我省地方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使我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先进化、系列化,更好地为企业绿色生产服务,为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目前,江苏省地方标准《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楼)》已编制完成,争取尽快批准出台。
2、强化标准、规范的实施。一些预拌混凝土企业,特别是小而散的企业,没有执行标准、规范的概念,因此,要加强标准、规范的宣传、学习,要加强执行标准、规范的指导和监管。学习和执行标准、规范的过程,也是企业向现代化进步的过程。
(四)积极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技术进步
1、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要通过贯彻实施《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划》,促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力度,帮助企业培育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队伍素质,引导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创造新专利、新工法,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利用江苏混凝土企业实力较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技术资源丰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混凝土技术创新体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战略型合作,形成新的产业同盟、产业体系。我们欢迎国内、国际有实力、有技术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参与江苏混凝土绿色生产事业的发展。
(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进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
1、加强部门合作。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信息化、技术质量监督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共同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生产的监管、引导和扶持。各部门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配套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例如,预拌混凝土企业实行技术改造,采用了新技术,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标准,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在税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实实在在地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实实在在地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2、发挥协会作用。政府部门要注意发挥混凝土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协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协会要向企业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为企业积极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映行业实际、企业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的颁布实施,必将促使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跃上新的绿色发展台阶,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做好这件对企业、对行业、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
四、融入生态文明,发展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循环经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预拌混凝土行业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预拌混凝土行业循环经济的过程,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发展。
(一)节能、减排、治污,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小循环经济
预拌混凝土企业是资源消耗大户,也是污染排放大户,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粉尘、废渣、废水,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推行绿色生产,可以促使企业对“三废”进行综合治理,加强了回收利用。南京兰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实施混凝土绿色生产的过程中,对“三废”的回收利用率达到了100%,减少了排放,保护了环境,促使了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这其实就是预拌混凝土企业内部的小循环经济。因此,预拌混凝土企业负责人在抓企业节能、减排、治污时,就应当有这种循环经济的理念。
(二)沿产业链延伸发展,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中循环经济
预拌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砂、石资源,目前在江苏C30混凝土材料成本的平均价大约在每立方米210元左右,其中砂子、石子的成本价大约占到一半左右。江苏全境禁止开山采石,江、河、湖采砂也受到严格控制,因此,江苏砂、石资源紧缺,需要从外省大量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又有大量的矿渣、钢渣、建筑垃圾等大宗废弃物需要处理。江苏铸本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7年前就积极开发利用矿山废弃物,生产人工砂、超细石灰石粉,目前,人工砂占砂子的比重已接近30%,超细石灰石粉占粉煤灰的比重已达到15%,每年由此获得综合效益超过1000万元。这项技术的应用,既解决了生产的需要,又处理了大量的废弃物;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优惠。目前,我省有的企业人工砂的利用率已达到了60%。从预拌混凝土企业内部的“三废”循环利用,拓展到其他行业、产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这其实就是预拌混凝土企业沿产业链发展的一种中循环经济。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4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要求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预拌混凝土企业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已把矿渣、钢渣、建筑垃圾等大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列入了重点推广的新技术。
(三)进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大循环经济
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已经宣传了很多年,到了今天,我们真正有了大力推进的条件和环境。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是建筑领域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既要把它摆在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位置上,也要把它摆在建筑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在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上,预拌混凝土行业可以发挥一定的先行作用。预拌混凝土行业应当拓展经营领域,向绿色建筑材料行业发展,向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循环经济之中。江苏已有一些混凝土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南京大地建设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是由原混凝土公司、构件厂、预制房屋公司合并组建而成的,2011年,他们参与了母公司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承建的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项目1区工程,总建筑面积20多万立方米,由11栋18层住宅楼和中心车库、临街商铺构成。其中,8栋楼外墙采用了PCF技术,部分空调板为PC技术,楼梯全部为PC技术;另外3栋采用了预制叠合板技术。PC就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英文简称。该工程大量采用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成为江苏建筑工业化的一个样板,也成为江苏混凝土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样板。
有些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老总很有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头脑,他们积极推进企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甚至在探索碳排放权交易,他们计划将自己通过绿色生产减下来的碳排放指标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易。他们已将自己置身于更广阔的循环经济之中。从对本企业“三废”治理的技术改造,到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方式的绿色革命,再到融入循环经济大格局之中,这是理念的进步,发展方式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推进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为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