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做大做强 严细管理 全面创新 健康发展
北京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斐
9月6日,在“福田雷萨”2012混凝土行业高峰论坛上,北京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斐发表话讲,介绍了目前北京市混凝土行业的基本情况和如何发展混凝土行业。她表示,目前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对城市的功能定位比较特殊,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产业不断向外转移。北京可用的原材料资源已经不多了,例如骨料、粉煤灰、矿渣。虽然人口和资源制约了很多产业的发展,但混凝土行业是个不能长距离运输的特殊行业,仍会保持一定的发展空间。受资源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北京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混凝土行业的治理整顿和资源整合力度,两年中已经将202个搅拌站压缩至去年底的167个。
谈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刘斐表示,“以国外的经验,将来混凝土站点的发展方向是一要靠近市场,二要靠近资源,才能得以生存。混凝土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个人认为,应向工业园区转移。纵观目前整个行业状况,由于多年的无序发展,导致搅拌站站点较为分散。随着将来混凝土行业要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会使整个产业的布局,包括站点的布置会出现新的格局。北京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计划,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肯定会越来越高,如果混凝土结构材料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话,该计划就难以实现。”
谈到行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刘斐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即“做大做强、严细管理、全面创新、健康发展”。
“做大做强”需要一些大的集团和大的企业来提高行业的集中度,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去年北京市有9家混凝土企业的产量超过100万m3,冀东、金隅、住总、建工、中国建材五大集团所属的混凝土公司也正在逐渐迅速地壮大。做大做强是各行业发展趋势,如上世纪90年代,北京有水泥企业42家,到现在已经集中成2家--金隅水泥和立马水泥。混凝土行业与水泥行业有所区别但也有这个发展趋势。所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企业能够做大做强,立足北京市场。
“严细管理”包括资质管理、绿色达标管理、标准管理等,可以通过研讨、交流、培训等形式实现提升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目标,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通过严细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全面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注定永远要跟在别人的后面。全面创新涵盖的内容很多,首先最根本的是要从理念上创新,思想决定行为,思想创新后,才能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机制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
“健康发展”是一个行业长期生存的条件。要通过严把产品质量关,严抓生产安全,不断创新,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