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方桩节能环保走“轻路线”

中国建设报 · 2012-08-01 00:00

  作为桩基产业,既要保证建筑安全,又要符合“轻建材”的标准,是个举“轻”若重的问题。

  鉴于我国空心方桩技术起步晚、准入门槛低、创新能力弱等不利因素,中技桩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升生产工艺水平,最近荣获“2011年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据介绍,中技桩业花了两年时间攻关成功的空心方桩,在同等竖向承载力的条件下使用,可节省水泥、砂、石等资源,且易于堆放、运输。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袁内镇认为:“方桩抗弯能力强,钢筋用量相同时,其抗弯能力要比其他桩型大,同时在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作为摩擦桩,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方型的摩擦力大,节材、节能效果良好,是绿色环保型建材。”

  早在2001年,阮起楠、严志隆等专家就在钢筋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应力预制空心方桩的理论。阮起楠还在其2002年出版的《论预制混凝土桩》一书中提出:“外方内圆空心桩是一种理想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型”的观点,并通过严密计算论证出“空心方桩在节能、堆放、运输、施工等方面存在的优势。”

  据了解,空心方桩的特点还在于:一是产品实现了创新,是一种传统桩基产品的深度开发产品;二是生产工艺领先,比如以泵送为代表的自动化生产工艺,使传统的人工混凝土喂料合模被智能化混凝土喂料管模所取代,解决了传统工艺“合缝漏浆”这一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问题,对预制桩行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空心方桩克服了生产中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体现了“轻建材”在生产中的优势,加快了桩基生产企业走技术密集型道路的步伐,同时,由于劳动力的减少和减轻,也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这对建筑业降低成本具有意义。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房屋建造过程中,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9.5%。由于建设方式粗放,施工手段落后,住宅产业化水平低,我国住宅建设用钢量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至15%,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转变粗放式的建造方式已经到了等不起、慢不得的关键阶段。

  专家认为,像中技桩业那样发展“轻建材”是一种好的选择。所谓“轻建材”,就是建设的成本要轻一点、建造的耗能要轻一点,让老百姓和施工单位的负担轻一点,让环境的负荷轻一点。

  2010年,国家有关部委将空心方桩列入了《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项目》,是对这一产品绿色环保节能价值的认可和评价。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建筑业的发展上,都走了“三重三轻”的一段弯路。“三重”,就是重投资、重开发、重规模;“三轻”就是轻发展质量、轻自主创新、轻社会责任。如果不改变这种局面,建筑业和建筑部品业不仅很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行业自身的发展基础也将动摇。因此,桩基产业应尽快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