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力促水泥等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收购国企

和讯网 · 2012-02-27 00:00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表示,2011年,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为国有经济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不过,他也坦承,国有大型企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2012年,在继续抓好国有大型企业自身改革的同时,国资委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其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共同发展。

  2011年1-12月,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8%;累计实现净利润9173.3亿元,同比增长6.4%;累计上缴税金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截至2011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净资产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这些成绩的取得跟国有企业改革分不开。

  邵宁说,2011年,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不少央企面临资金紧缺、成本上升、订单下降、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的困难。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执行不到位、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倒挂,导致火电业务、炼油和天然气进口业务大幅亏损。铁路、汽车、水运、钢铁、机械等行业市场需求下滑,一些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市场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央企改革不断在深化,为经济增长奠定了体制、机制基础。

  2011年,央企股份制改革持续推进,中国水电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6家央企控股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截至目前,已有43家央企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一汽集团等4家企业完成整体改制工作。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三家石油、两家电信、两家水运和一家军工企业进入试点,试点企业扩大到42家;出台有关文件17个,董事会规范运作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汽集团、中国电信和中国商飞进行了总经理竞争性选拔,中核集团总部拿出48个职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中央企业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航天科技、有研总院、航天科工、中航工业和国机集团下属的高科技企业积极探索和推进分红权激励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外,一些困扰央企经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一汽集团等5家央企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共涉及厂办大集体632户,安置职工8.9万人。中国北车16家医院完成分离移交工作,2200多名在职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在黑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央企业所属驻黑龙江省企业供水、供电、供热和物业管理分离移交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不过,邵宁对央企面临的问题也不避讳。他指出,央企发展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亟待解决,改革的任务依然很重。

  部分国有企业集团一级还是受《企业法》调整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够完善。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模小、效益差、涉及行业多,资源配置效率还不高。部分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不完善、程序不规范、执行不到位,存在失职渎职、投资决策失误导致重大资产损失的现象。国有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历史包袱仍然很重,一些企业优质资产上市后存续企业十分困难,厂办大集体等一些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和国际一流大公司相比,央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许多行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专利投入产出效能还不高,知识产权投入和积累不足,软硬件基础薄弱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主要依靠扩大规模、增加投入等外延性扩张模式,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大而不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企业盲目铺摊子,主业不突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弱,基础不牢固。一些行业存在散、乱、差,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业协同能力不强,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

  有鉴于此,国资委今年继续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在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包括进一步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内部改革。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力度,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实施任期激励和非上市企业中长期激励,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机制,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和公务车管理;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推动国有大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结构优化等。

  邵宁还特别强调,国资委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3: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