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彻底隔热防水混凝土材料横空出世

中国建材报 · 2010-11-03 00:00

  近期,记者走进广东湛江一户住在居民楼顶层的居民家中,住在这里的李先生正在对楼顶进行改造施工,铺设防水隔热材料。

  李先生带着记者爬上楼顶,施工人员正在楼顶铺设一种白色的混凝土材料。他说:“我住在顶层,雨季家里经常漏雨。外面气温高时,家中的温度总要比住在楼下的人家高出八九摄氏度。我的邻居使用了这种防水隔热混凝土后,不仅漏雨问题解决了,家中温度与住在楼下的人家温度也一样,甚至还凉爽些。每平方米花上七八十元就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所以我也趁着这几天天气晴朗抓紧施工。”

  李先生家所使用的这种材料,是广东星恒高效涂料开发有限公司最近研发成功的高分子防水隔热混凝土,具有彻底隔热的效果,能使楼房顶层与顶下层室温一致,同时施工后的隔热混凝土表面还具有防水、防积尘、抗裂功能,达到彻底隔热防水二合一的功效。在星恒涂料,记者见到了这种材料的发明人——星恒涂料董事长张炳强。这位被媒体称为涂料行业“创新大王”的发明家和企业家,在业界流传着许多传奇故事。创业十几年来,他自主研制出2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填补世界空白、5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技成果突破,有效解决千百年来建筑外表面彻底隔热防水、高效防污、高效防潮、高效节能环保等问题。

  张炳强说,建筑屋面(楼面)彻底隔热、保温等问题一直被业界视为难题。人类对建筑外表面隔热等问题的研究探索一直不止,隔热材料层出不穷,但隔热效果一直不理想。有些企业用五六厘米厚的聚苯乙烯板(泡沫板)在屋面整体铺设,表面再用砂浆压住泡沫板作隔热层。但聚苯乙烯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泡沫粒被分解,下雨天雨水经砂浆层微小裂缝和分缝的地方渗入泡沫层,隔热效果大大降低。有的企业采用聚苯乙烯颗粒与胶粉或胶黏剂作黏合剂,搅拌均匀后作外墙和屋面隔热保温,外表面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由于胶黏剂极易老化,时间长泡沫颗粒容易分离分解,隔热效果也不理想。

  张炳强在研究中发现,建筑物楼面渗漏水的关键原因是楼面热胀冷缩造成的,如果能够使建筑物上使用的涂料不发生热胀冷缩,保持恒温,涂膜坚硬如瓷,就不会出现渗漏水等问题。经过千百次的反复探索和实验,张炳强采用对紫外光辐射热温迅速扩散的化学高分子材料与憎水化工高分子材料,成功研制出星恒楼面高效隔热防水瓷漆,填补了世界建筑领域技术空白。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屋面(楼面)、外墙、铁皮瓦屋面、露天储罐、储备粮库等结构面的隔热、防水、抗裂。2003年1月,该产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

  “建筑没有隔不了的热,建筑没有防不了的水。”张炳强认为,水泥是一种敏感度高的导热材料,凡是建筑外表面隔热保温产品,用水泥做隔热产品外表面黏结凝固层,就不可能达到完全隔热的目的。还有,目前市场上大多采用的是带油性或含沥青油成分的防水材料来防水渗漏,实际上油与水是不相容的,何况油性防水材料需一定的高温才能产生黏合力,防水还是要“以水止水”,不能“以油止水”。

  高效隔热防水瓷漆的研发成功并没有让张炳强停下脚步。他认为,要尽善尽美解决屋面隔热防水问题,就必须研究开发出一种如同楼面混凝土般性能与寿命的隔热防水产品。高分子隔热混凝土就是在高效隔热防水瓷漆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创新,利用精细化工原料和尖端制漆工艺,使产品更高效、成本更低、涂膜寿命更长。既然称为“混凝土”,那高分子隔热混凝土中水泥与砂石的比例是怎样的?谈及记者的这个疑问,张炳强解释说:“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我研发的这种材料中既没有水泥,也没有砂石。”

  经广东省湛江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检测,在夏季,铺设和没铺设高分子隔热混凝土的屋面温度相差15~25℃,铺设过高分子隔热混凝土的顶层屋面在相同条件下任何时候的顶层室内与顶下层室内温度都保持一致。这种产品立竿见影的检测效果在于:在强烈太阳曝晒下,高分子隔热混凝土上分别加盖导热敏感的锌铁板、沥青油毡纸、砂、煤灰或加涂硝基漆等材料,反复多次测试显示,这些物料基本上不影响隔热混凝土彻底隔热、防水、抗裂的效果。

  这种建筑彻底隔热防水材料的横空出世,一举突破前所未有的隔热、防水、抗裂效果,张炳强用这个重大的科技突破再一次证明:建筑没有隔不了的热,建筑没有防不了的水。

  张炳强说:“涂料市场需求很大,但目前高科技含量的涂料产品并不多。建筑物表面隔热、防渗漏水、抗裂这一难题,是阻碍高效涂料发展的瓶颈。谁攻克了这一难关,谁就拥有了市场主动权。创造发明的项目必须具备突破解决疑难的效果,既操作简便又成本低廉,才是创造发明的突破。再新的技术、再有效的产品,如果使用过程异常繁琐、造价昂贵,这样的成功不是终端消费大众所能持久欣赏的。”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8: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