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铺设“透水砖”应当推广还是缓行

2010/07/06 00:00 来源:北京科技报

......

  透水路面不仅仅是路面材料本身的问题,还有路基、收集渗入水的系统和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支撑。但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周末,谭女士雨后来到西单大悦城购物。她惊奇地发现四周的路面都有积水,唯独这片广场是干燥的。经观察,这里青灰色的“砖”个头很大,相当于人行道上彩砖的4倍,踩在上面略带弹性。其实,这是由一种“能喝水”的材料铺设而成的透水路面。

  6月23日,在中国水网举办的环境讲坛上,南方连降暴雨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北京市水务局提出,路面硬化正是造成北京内涝的一个原因,因此,推广透水路面已经势在必行。

  在中国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教授杨建英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林地、农田被征用,改造成用水泥、混凝土铺成的道路、广场等,硬化路面越来越多,雨水下渗的功能却越来越弱。

  杨建英告诉记者,之前土地可以吸收高达90%的雨水,然而,目前北京城区以硬化路面为主,一旦遇到暴雨,雨水无法下渗只能堆积在地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路口、桥底顿时泛滥成灾。而雨峰汇流量不断上升会给地下管道和河道带来很大的压力,雨水携带的沉积物还使得排水管道的阻塞日益严重。

  “如果使用透水砖改造路面,除了能缓解雨峰,还能收集一部分雨水进行合理利用。”杨建英透露,自己曾在去年做了一个小范围试验,发现铺设了透水砖的停车场能吸收该面积40%左右的雨水。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叶超告诉记者,透水砖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据了解,常规透水砖就是把空隙较大的多种混合材料利用有机黏合剂粘起来,然后经过压制而成的,这样的砖就好比其表面存在毛孔,雨水可以从中渗透。而普通的水泥、混凝土砖则是烧制而成的,无法透水。还有一种,则是其材料本身并不透水,但通过表面打孔,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目前透水砖主要在一些公园、广场、人行道、停车场、以及住宅小区等优先使用,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的透水砖的大小、厚度、强度等都有所不同。”叶超说到。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就曾大面积铺设了透水砖。此后,在长安街路面修缮过程中,从西单到东单段的绿色隔离带两边,以及人行道也把透水砖作为主要的地面材料。在众多室外停车场上,也能时常见到带孔的彩砖。

  而除了北京,广东、深圳、江苏等地也都开始使用透水砖,上海世博园区也在积极推动这种生态行为。

  无独有偶,根据厦门媒体报道,该地从去年起全市推广透水砖,一年来碰到了诸多难题。由于透水砖的自身承载力较小,路面被轧得坑坑洼洼,还引发了一些塌陷,维修量大。一时间,“生态砖”的价值遭到了市民的质疑。

  “在我看来,透水砖作为一种理念推广是好的,但是概念性的炒作并不代表它的实际价值。”排水系统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教授周玉文坦言,“透水路面不仅仅是路面材料本身的问题,还有路基、收集渗入水的系统和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支撑。但目前,我们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他指出,首先,许多地方的路面表层虽然铺设了透水砖,但是下面的路基仍然使用的是不透水的混凝土,这就意味着,透水砖吸收的雨水根本无法真正下渗到地下,它的作用就会大大折扣。

  其次,透水砖的抗荷载能力也存在问题。事实上,城市道路改造的方向是进行路面硬化,一方面是因为土路的抗荷载能力弱;另一方面,城市交通量日益增大,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把道路的承载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标准。“国内外都是遵循这种道路设计模式的,这是很正常的做法。”他强调。

  此外,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还要考虑冰冻的影响。冬天气温下降,一旦透水砖中的水凝结成冰,体积增大会影响砖的结构。

  而在周玉文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透水砖的成本非常高。“曾有业内人士表示,透水砖的价格比普通水泥或者混凝土路面砖要贵1/3。而由于这种砖本身比较脆弱,使用寿命肯定不比普通砖,因此,日常的维护和更新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在道路规划设计中是违背技术经济比较原则的。”

  周玉文曾经考察过奥林匹克公园透水砖的铺设工程。据他介绍,北京的技术相对成熟,不但地表使用透水砖,混凝土的地基还被打上了小孔,这么做确实能达到雨水下渗的效果。此外,工程方甚至还在透水路面下重新修建了一套排水系统,让下渗的雨水尽快排走,保证路基的承载力。“可这种做法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周玉文直言不讳地表示,“在我看来,奥运中心区存在的水系本身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地表雨水问题。”

  叶超也表示,尽管透水砖最早源自国外,而目前其技术水平也已经相当成熟,但实际上,欧美等地仅使用透水砖的做法并不多,他们更多是选择建立一整套雨水收集系统。地面下渗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屋顶、广场周边建立蓄水设施,并与灌溉、洗车服务等用水系统联系起来,使雨水真正能够循环利用。

  周玉文说:“北京的道路建设基本已经定型,城市排水系统防洪标准过低的问题也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在尝试了建立绿色生态区、地下蓄水池依然无法有效改变城市内涝问题的时候,采用透水砖这种非常规的做法,也是用心良苦。”

  他向记者解释说,北方处在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以北京为例,其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但降水又比较集中,因此,随着路面透水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此截留一部分雨水还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

  但南方的情况截然相反。那里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本身就很高,设置透水砖的意义并不大。此外,透水材料吸收的雨水有限,比如,广州几天前的日降水量就达到了600毫米,透水砖早已饱和,根本不会对雨峰产生影响。因此,透水砖的使用是需要因地制宜的。

  周玉文表示,目前,对于正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的中小城市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城市基础排水系统,提高防洪标准,避免重蹈覆辙,而不是盲目跟从概念炒作,把实际工作与之混为一谈。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8 07: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