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浇带施工方法

浙江绍兴 杨勇 王卫 范立峰 · 2010-06-22 00:00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有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并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的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文章介绍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一、主要特点

  1.“后浇带”是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一种特殊的、临时性的沉降缝和伸缩缝。其目的是消化沉降收缩变形,达到取消结构中的永久性沉降缝和伸缩缝的设置。

  2.“后浇带”的钢筋一次成型,连续贯通,特殊的预应力梁中“后浇带”的钢筋应先断开,张拉后再加以连接,地下室基础底板的“后浇带”中钢筋遇钢板止水带时,钢筋应断开并与钢板止水带焊接,混凝土后浇。

  3.“后浇带”既可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施工问题,又可以解决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的协调,以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问题。

  二、工艺原理和构造

  通过合理设置“后浇带”,认真浇捣“后浇带”混凝土,并精心养护,使“后浇带”的混凝土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为整体。

  “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为800~1000毫米,连续式预应力砼结构中“后浇带”宽约2米,以便预留放置锚具、连接器、千斤顶及张拉的操作。“后浇带”的设置应自基础至低跨(如裙房)屋顶垂直贯穿。抗渗砼结构中的“后浇带”的两侧壁应埋设钢板止水带或橡胶止水带,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垫层应加厚并配筋,做到“后浇带”未浇捣期间不涌漏地下水,在“后浇带”两端靠基坑护壁处做集水井,并不断抽水,且在外围砌筑240厚砖墙保护。

  三、主要施工工艺

  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的结构形状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

  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当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等要求,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的“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四、主要施工要点

  1.“后浇带”砼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

  2.所有微膨胀剂和外加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的要求。

  3.由于微膨胀剂的掺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求微膨胀剂的秤量应由专人负责,掺入量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4.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如搅拌不均匀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5.“后浇带”砼应密实,与先浇捣的砼连接应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

  6.在预应力结构中,“后浇带”内的非预应力筋必须为预应力筋的锚固、张拉等留出必要的空间。

  7.预应力结构中的“后浇带”内有非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锚具、各种管线等,此处的“后浇带”砼浇捣时,应高度注意其密实度。

  8.地下室底板中“后浇带”内的施工缝应设置在底板厚度的中间,形状为“U”字型。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带模保温保湿条件下的养护,应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时间一般砼不得少于7天,掺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

  10.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五、质量要求

  “后浇带”施工时模板应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的质量应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六、机具设备

  “后浇带”施工可采用常规混凝土机具设备。

  七、劳动组织

  “后浇带”施工时应配备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和电工,并配备相应的现场指挥员、质量员以及安全员。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9: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