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融雪剂导致公路路面伤痕累累
前段时间持续降雪,烟台市区大街小巷银装素裹,为加快积雪融化,有关部门在各主要道路撒布了大量融雪剂。然而,随着气温回升,冰雪消融,路面逐渐露出原貌,有细心市民却发现,不少路段的地面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和坑槽。这是否和融雪剂有关?撒布融雪剂对城市环境是否还会造成其他影响?17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连日来不断有读者反映,烟台市区一些道路的路面出现了大小、形状不一的坑槽或裂纹,行车会明显感到颠簸,有些车辆为避让坑槽紧急减速,给行车造成安全隐患。17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西南河路、环山路、大海阳路等路段,发现路面上确实存在像读者反映的坑槽或裂缝。
“40%的氯化钠、40%的氯化钙、20%的氯化镁,烟台现在使用的融雪剂已属于环保型。”市政养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路面出现的局部破损,很难考证具体原因,有可能是前段时间持续低温,雪水融化后渗入地面原有的缝隙,一上冻加大了裂缝,但也可能与融雪剂有关。至于路面坑洼不平的情况,道路巡视人员已经掌握,但考虑到现在雪还没完全消融,加上低温条件不宜施工,修补工作暂时还不能进行,通常每年一开春,修路就成了最主要的工作。”该负责人表示。
多年从事道路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融雪剂中的盐分遇水后,会发生“盐胀”,加快路面破损,破坏路基。融雪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将大大降低沥青材料与沙石料的黏着度,造成沥青表面脱落,来往的车辆将破损沥青材料卷走后,就形成路面坑槽。但是,也并非所有坑槽的形成都与融雪剂有关,像车流量大、超负荷车辆反复碾轧也都会缩短道路寿命。
融雪剂的各种弊端,早已为社会各方所关注,近几年来,取消使用融雪剂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地方尝试不用或少用融雪剂,要求以机械和人工清雪为主,以融雪剂融雪为辅。
欧美一些国家也曾大量使用氯盐融雪剂,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上世纪70年代后期,因使用氯盐融雪剂,美国半数以上桥梁受到腐蚀破坏,每年用于修复的费用逾2000亿美元。
现在,这些国家已开始最大限度地减少融雪剂的使用。在应对雪后交通问题上,他们先用机械铲雪,再在道路上撒上炭渣、粗沙、树枝渣等用来防滑,也利用这些渣类物质的深色来吸收热量,以增加地面温度融雪。使用后的炭渣和树枝渣可以直接堆放到绿化带中,不会造成污染。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