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混凝土工程事故 亟待推广抗裂剂

科技日报 · 2009-11-10 0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类混凝土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渗水,保证工程质量,大都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比例膨胀剂的方法,使混凝土起到收缩补偿作用,满足工程结构混凝土抗裂防水的要求。

  令人痛惜的是,随着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各类质量事故层出不穷,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开裂渗水,建筑工程倒塌等恶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业界人士认为,工程质量事故与混凝土膨胀剂的使用情况有密切关系,要彻底根治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首先要把混凝土膨胀剂作为治理的重中之重。

  膨胀剂技术质量堪忧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市场需求量极大。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每年用于水利水电、交通、市政及工民建等领域的混凝土总方量约30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总需求的1/5。而工程必须添加的混凝土膨胀剂,年需求量的价值达1500亿元人民币。

  膨胀剂既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又是涉及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其本身存在的技术和质量问题。

  据专家介绍,在技术方面,混凝土膨胀剂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自身体积的膨胀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从而达到混凝土抗裂的目的。但实验表明,膨胀剂膨胀的时间与混凝土收缩的时间不同步,不能有效起到抗裂的作用。在质量方面,为降低生产成本,不少企业采用煅烧高岭土、工业铝渣、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生产膨胀剂,由于这些天然原料和工业废渣的活性较低,生产出来的膨胀剂原材料化学成分不稳定性,膨胀剂的质量波动较大,既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又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和施工性能。因此,现在普遍使用的膨胀剂,不能真正有效解决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的抗裂和防水问题,还要依靠结构混凝土的外防水(如采用的油毡沥青、橡胶卷材)来维持。而这些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3—5年就被腐蚀失去作用,结果使混凝土工程渗水,导致工程出问题,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Page]

  严峻的治理形势

  膨胀剂的技术和质量问题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市场管理不规范,竞争秩序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在市场上鱼龙混杂也是事故频仍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部分利欲熏心的生产企业采用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明矾石粉等廉价材料,甚至用普通石粉冒充膨胀剂,以低于正规膨胀剂生产成本的价格,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市场。另一方面,部分建设单位为降低工程成本,采用不符标准的膨胀剂产品,甚至通过拉拢腐蚀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或施工单位监管人员,使假冒伪劣膨胀剂流入建筑工地。

  充斥市场的假冒伪劣膨胀剂,危害极大。在工程质量上,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也因其开裂渗水而耗费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甚至使重大工程变成废品工程,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深圳、湖南等地发生多起大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极大地危害了国计民生和影响了经济建设,再度引起人们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警示。

  亟须强制性推广高性能抗裂剂

  针对混凝土外加剂存在的质量缺陷,武汉工程大学天衣公司集中资金和技术力量,成功自主研发出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WHDF混凝土增强密实(抗裂)剂。其技术机制是通过促进水泥水化程度,优化水化产物和协同激发混凝土中活性混合材料与氢氧化钙进行二次水化等作用,达到提高混凝土中凝胶量,降低孔隙率,改善水凝石及骨料界面的结构,增强凝胶粘结力,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抗渗及耐久性能,是混凝土建筑工程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级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评价其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项目获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Page]

  据项目研发负责人介绍,该产品较之市场上同类产品性能优越。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武汉地铁、长江大堤的排洪闸工程等大型混凝土工程。试验表明,其生产和使用过程环保,能有效解决混凝土的抗裂和防水问题,改善施工性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提高了工程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可观,每立方混凝土工程节约成本10元左右,大面积推广,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工程资金。

  然而,由于伪劣膨胀剂的低廉价格对市场的冲击,这一重要建筑新材料推广困难重重。为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业界权威人士呼吁:国家应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规范抗裂剂市场;改善和强化高性能抗裂剂推广机制;扶植WHDF等高性能抗裂剂产业化,以满足建筑行业高品质外加剂的迫切需求。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9: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