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群:着力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 2021-05-19 16:56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作为与我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水泥行业发展形势也有明显改善。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水泥产量43911万吨,同比增长47.3%。

“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首季报迎来了“开门红”。那么接下来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基建、房地产等与水泥行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将呈现怎样的发展特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在由中国水泥网举办的“2021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上以《着力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题解读了我国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两会精神。

以下为报告全文:

一、 经济增速长期下降,中国经济下行惯性明显加大

受出口和投资等需求增速持续大幅度下降的约束,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2017年,随着国内外市场回暖,中国经济增速逐步趋稳。但2018年以来,受国内外复杂形势影响,中国经济增速重新下降。

受内生性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2019年GDP增速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大于2015-2018年4年的累计降幅。需求紧缩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加剧。为此,2019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

二、2020年中国经济逆势增长,成绩靓丽

(一)、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十分严重

1、从供给端看,疫情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13.2个百分点,为有季度GDP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和最大降幅。名义GDP较上年同期减少11558亿元;若无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GDP预计将增长6.1%,名义GDP增量为18863亿元(平减指数设定为2.5%),两者相加,一季度名义GDP总值较正常情况减少30421亿元。

疫情对大多数行业产生了严重冲击

2、从需求端看,疫情对消费、投资、出口等三大需求都有严重影响

疫情对消费需求有较大影响。疫情发生后,居民普遍采取宅家的生活模式。消费购买集中于食品、防疫消毒用品和必须的日用品。与之对应,消费品批发零售中的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日用品、中西药品等类别受影响相对较小。而其它占比在80%左右类别的消费品(消费类别及占比见表2)购买活动,特别是汽车、石油及制品、家电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大额消费品,均受到严重影响。此外住宿餐饮等服务消费也受到严重影响。

从区域消费市场看,此次疫情影响基本覆盖全国。除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区外,消费市场占比最大的东、中部省市,均受到疫情较大的影响。疫情对区域消费市场的影响面在80%以上。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9%,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7.3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降幅。

疫情对投资需求影响明显。受疫情冲击,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7.7%,较上年同期增速下降19.5个百分点。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9.7%,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4.1个百分点。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25.2%,为有统计以来的首次季度负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速降低29.8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22.4个百分点。

疫情对出口有明显影响。由于广东等出口大省,受疫情影响都比较突出,因此疫情对出口交货时间方面的影响不可低估。1-4月份出口(美元)同比下降9%,较上年同期增速滑落9.2个百分点。

三大需求同时出现十几个到几十个百分点的大幅下降,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

(二)、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表现了强大韧性和充沛的增长动能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的基础上,经济自第二季度持续回升。1-4季度GDP增长率依次为-6.8%、3.2%、4.9%和6.5%,其中4季度经济增速已经高于2019年同期。12月份工业增长率达到7.3%,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7.7%,均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中国经济走出了靓丽的V型反转,全年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名义GDP总量超过100万亿。全面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三、中国经济仍然具有高成长性

中国既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可以充分保障供给;也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因此,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具有长期的高成长性,是新时代世界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动力源泉。

2019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总量为8.96亿人,当年我国城镇就业总量为4.4亿人左右,在校大中专学生0.52亿人,农民工2.94亿人(其中外出务工1.74亿人)。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存量巨大,相对于经济增长需要,人力人才资源供给充裕。

1982-2008年,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平均为39.81%,2009-2017年,平均为48.4%。数据表明,我国当前储蓄率比高增长时期还有提高,资金供给充裕。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合作的应用技术研发活动明显加强。2019年我国研发支出达到2.17万亿元,占名义GDP比重提高到2.19%。市场引导的应用技术研发和国家主导的基础性重大核心技术研发都在加快推进,技术供给水平没有下降。综上,我国的要素供给充裕。1978-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93%,与之比较,可以认为中国当前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然在8%以上。

同时,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讲话中指出的:我国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

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 “六稳”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确保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关于主要目标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政府必须承担好的重大职责之一,就是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保障能力,以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设施的短板,在这些方面加快实现从有到优。

加强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必须承认,相较于地上基础设施的日新月异,我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水平进步不大。近年来,许多城市出现的“大雨即涝”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普遍现状,这是制约我国城市宜居性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明显短板。

持续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虽然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与未来现代化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以及未来出行、物流成本降低的需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要高水准强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网络建设,为现代化生活生产需要提供高水平保障。

谋划高标准、高水平科学治水。根据长远发展综合规划的城乡、产业布局,从我国水利、水运长期良性运行出发,全面规划和建设调节能力强大和贯彻节约用水原则的水利体系。这一体系建设要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加快建设高标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工业园区的工业废水、废料、废气的回收再利用设施,政府都应该高标准加快建设。

补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短板。当前,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在大中小城市间的差距明显。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在大中小城市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实现同城化。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这些工作应尽快起步、高标准起步。

围绕上述任务,应该加快做好科学规划,绘好长远发展的蓝图。据此尽快确定各个方面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各级政府应该有时不我待和久久为功的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全面建设好强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体系。如此一来,当前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也会得到强力提振,进而通过政府投资强劲带动企业投资。因为企业订单一旦增加,其整个投资愿望和投资能力就会明显提高,对就业的需求也会明显增加。这样从投资品到消费品,整个内需市场就会全面活跃起来。

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解决需求不足矛盾的前提下,预计中国经济国内大循环将全面畅通,中国经济将进入市场需求全面恢复带动下的持续回升轨道,2021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以上。

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必然从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对世界经济形成有力拉动,必将成为世界经济摆脱困境的重要动力源泉。也必将带动全球经济合作发展活动全面恢复和加强,推动经济全球化战胜各种逆流,开拓新局面、形成新格局。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