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建设工作步入重要投资时期
记者: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请您介绍一下该规划的出台背景。
王庆云: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
要解决好交通发展问题,必须要综合、系统地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各种运输方式的全面协调发展首先要解决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协调发展问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编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针对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和五种运输方式的基础网络都处于完善期)和外部约束条件(资源和环境压力等),通过对五种运输方式自系统优化以及各方式间的网络和枢纽进行衔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资源的空间最优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在约束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和整体效率,实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记者: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综合交通网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将投资建设哪些重大交通项目?
王庆云:到2010年,我国综合交通网的发展目标是:综合交通网络规模达到260万公里,其中铁路9万公里,公路230万公里(不含村道),内河航道1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里,油气管道8万公里。民用机场总数达到192个,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1750个左右,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
“十一五”期间,我国“五横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能力将有较大提高,结构趋于合理,为形成完善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奠定基础。其中,国家高速公路骨架网达到5万公里,除拉萨外,高速公路可连接首都至所有省会城市;铁路客运专线建成7000公里;初步建成以民航、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公路组成的区域间旅客快速运输系统;内河三级以上航道达到1万公里以上,油气骨干管道网初步形成。
全国性的综合交通节点城市的客货综合枢纽节点布局基本形成,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陆、空、海客货综合运输枢纽功能明显增强,衔接顺畅、转换高效的运输枢纽作用开始显现。
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中东部地区的集装箱运输系统。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36亿标准箱。基本建成煤炭、石油和矿石运输系统。铁路煤炭运输能力18亿吨;港口原油和矿石20万吨级以上泊位接卸能力分别达到2.8亿吨和3.2亿吨。 [Page]
记者:过去的2007年,我国交通领域的固定投资取得了哪些重要成绩?
王庆云:2007年是我国交通建设发展较快的一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3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铁路2623亿元,公路6700亿元,水路960亿元,民航340亿元。实现新增铁路营业里程570公里,公路1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00公里以上),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131个,民航机场5个。
新开工项目明显加快,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项目,国务院批准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成立了专门的建设领导小组。
青藏铁路于2007年7月1日交付运营,贵广等多条铁路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国家高速公路网已建成4万公里,完成47%。唐山曹妃甸港等大型港口建设进展顺利。
我们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综合运输效率的提高,更加注重交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化衔接。这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必要手段。交通网络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而是运输的效率越高越好。
记者:请您预测一下,“十一五”或更远一点的时间,我国交通建设投资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王庆云:从做规划的角度,在预测未来几年的交通需求时,并不希望交通量越大越好。特别是在考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时,单位GDP所产生的交通量应是越少越好。
未来几年,我国交通运输业将获得快速发展。综合各方因素,从规划角度考虑,期望到2010年,我国货运量将达到232.1亿吨,年均增长率达4.5%,货物周转量将达到105154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达5.6%;客运量将达到259.9亿人,年均增长率达7%,旅客周转量将达到26913亿人公里,年均增长率达9%。按目前运输量完成情况分析,实际完成量可能会高于预期值。
预计从现在到2020年的未来15年左右,都将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以铁路为例,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客运系统。《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表明,到2010年末,将实现“东网、中联、西通”的目标,建成“五射两纵七横”14条路。加上港口、机场规划的实施和内河航运的完善和利用等,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将超过4万亿元。
记者:《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对交通领域的投资产生什么影响?
王庆云:《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解决的不是投资规模问题,而是试图明确综合交通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的任务问题。换句话说,是进一步明确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的关系问题。这不仅指出了各种运输方式在市场份额占有中有可能交叉的范围,未来需要综合、系统地考虑交通发展问题;同时也告诉我们,已经批准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形成。
首先,最重要的作用是确立了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方案,划定了“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线路组成、承担我国主要客货运输任务的运输走廊,构成综合运输交通网的主骨架。“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包括: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京沪运输大通道、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和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包括:西北北部出海运输大通道、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陆桥运输大通道、沿江运输大通道和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进一步完善上述通道的基础建设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交通领域的投资重点,预计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网络建设还需要10-15年时间。
其次,对于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而言,将引导投资流向综合的运输枢纽方面。城市枢纽是若干个点组成的一个空间概念,在综合交通理念指导下,将由以前分散的多个点集中到数个点,这样能够集中投资,节约投资,让同样的投资,产生更大的效益。枢纽城市建设,主要解决节约、集约和规模化运作问题。在货运、客运两方面,各种运输方式和场站建设要有机衔接,提升效率,减少对市内交通的压力。
再者,国家将加大公益性交通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倾斜对公益性较强的交通项目的投入,重点支持涉及国土开发、国防安全的重点交通基础工程和农村交通的建设,统筹区域和各层次运输网络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将继续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开放运输市场,广泛吸收社会资本,积极拓宽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
最后,该规划对于交通装备业也有较大影响,将进一步促进交通科技进步,制定并实施交通科技进步政策,加强高速铁路、跨海湾(峡)桥梁隧道、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离岸深水港、海底油气管线等交通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高速列车、洁净能源车辆、大型专用船舶、磁悬浮列车、干支线飞机、高粘原油及多相流管道输送等新型运载工具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运输装备。积极推进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各种方式的协调和信息资源共享。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