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区商品混凝土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2008/03/06 00:00 来源:

......

   入冬以来,滨湖新区启动区建设工地上,建设者们采取多种措施,克服不利条件,千方百计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抢抓工期,而穿梭在其中的混凝土输送车辆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07年,合肥市的道路建设、滨湖新区启动区建设给全市的混凝土企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项专业市场调查报告表明,自2005年以来,全市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呈现出逐年攀升的强劲势头, 2007年产量已突破800万平方米。据有关统计材料表明,两年之内全市商品混凝土产业生产企业迅速增加到70余家。

  作为合肥市混凝土产业的主要阵地,包河区的混凝土产业更是异军突起。截至2007年年底,我区共有混凝土企业56家,其中规模以上23家,仅在淝河镇,就有大大小小混凝土企业28家,新增混凝土生产线46条,形成了年生产商品混凝土420万平方米,占整个合肥市市场的35%,其中,沥青混凝土企业6家,年生产沥青混凝土170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

  混凝土企业缘何对南淝河一带情有独钟?据分析,合肥近年快速发展的势头对成品混凝土的需求量大幅攀升,不仅本地的混凝土企业迅速成长,市外和省外很多混凝土生产商也纷纷落户合肥。而对企业来说,物流成本意味着竞争优势和利润。沿卫乡一带的南淝河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据了解,南淝河在内陆河运中属三级线型、四级航道,是为数不多的黄金水道,长年的吃水量在2.8米,能停靠1000吨级的货船。加之其直通巢湖,而成品混凝土加工生产所需的数量庞大的砂石等原材料来自巢湖三边镇,卫乡距离三边镇矿区只有22海里,可以完全经由水运完成,4个小时就能到,运输成本是陆运的十分之一。同时,卫乡距离城区的区位比较理想,交通便捷,从卫乡上二环、当涂路等十分方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成品混凝土送到合肥“四个门”及各个角落。淝河镇近年来逐渐形成的卫乡、关镇、黄巷三村及合肥新港的港口基础设施,如码头、货场、车船、机械、通讯等为混凝土生产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条件。据统计,该镇拥有货场面积约40万平方米,500吨级运输船只216艘,各种大型吊装机械27台分布在全镇的2.5公里河岸线上,全镇拥有各种运输配套车辆817辆,这些为临港区域内的混凝土工业生产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

  因此,淝河镇紧抓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承接混凝土的产业和资本的转移,把扶持混凝土产业发展作为水岸经济的延伸,并与物流产业结合起来,做起了水文章。2007年,该镇港口年吞吐量已突破600万吨,占合肥市年吞吐量的四分之一。此中,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卫乡立煌码头二期项目投产后,港口年吞吐量将突破1000万吨,也为混凝土产业规模生产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8年,合肥“大建设”的投资力度将会继续加大,预计投资规模将超过150亿元:市政道路、桥梁等重点工程继续推进;房屋开工面积继续保持2007年强劲势头,预计会超过1000万平方米,合肥全年商品混凝土需求总量将继续走高。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合肥市大建设及滨湖新区建设逐步推进,包河区商品混凝土产业将迎来质的飞跃。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7 15: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