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实力明显增强

2008-01-16 00:00

  两年来,扶持建设新型墙材生产线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8.4亿元;2007年新型墙材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例达80%

  2007年辽宁省在促进墙体材料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加快新型墙材发展、树立行业形象等方面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份额明显提高,对全省推进实施“禁实”、按期完成棚户区改造和煤矿沉陷区治理工程、满足建筑市场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有一部分企业已成为当地乃至全省新型墙材骨干企业。两年来,辽宁省扶持建设新型墙材生产线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8.4亿元。2006年辽宁省新型墙材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例为74%,预计2007年这一比例达80%左右。这是记者在刚刚结束的辽宁省墙体材料工业协会年会暨利用工业废渣墙体材料技术讲座会议上了解到的情况。

  据辽宁省墙体材料工业协会会长桑勇介绍,2007年,全省加快了结构调整,建设了一批规模以上利废新型墙材生产线。对全行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近两年骨干企业建设的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生产线,年生产规模分别在6000万块标砖和5000万块标砖以上。如抚顺华强页岩烧结砖有限公司建设了第二条年产6000万块标砖烧结空心砖生产线,企业现已拥有2条同规模的现代化煤矸石烧结砖生产线;朝阳华龙集团通过对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新增生产能力4000万块标砖,企业的年生产规模已达到1亿块标砖,同时还建设了年产5万立方米煤矸石混凝土砌块生产线。另外,有一批生产线工艺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如沈煤集团和铁煤集团分别建设了年产1.6亿块标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现代化生产线,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规模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在上新线的同时,企业还坚持研发生产利用工业废渣的新型墙材产品。辽阳意帮新型建材公司经深入调研,编制了建设年产2亿块标砖蒸压粉煤灰砖项目的发展规划,一期工程年产5000万块标砖生产线已竣工投产。鞍山市和丹东市已有企业分别研制了利用铁尾矿粉生产混凝土多孔砖等墙材产品和粉煤灰芯核发泡混凝土保温砌块。本溪、铁岭等市的一些企业开发建设了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生产线。沈阳、大连、抚顺、营口、阜新、辽阳等市的一些企业在积极筹建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蒸压粉煤灰砖、粉煤灰烧结陶粒、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等项目,有的已完成立项正在建设,有的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前期工作。营口正翔制砖厂坚持利用海滩淤泥为原料制砖。

  桑勇介绍说,为适应全省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发展的需要,省墙改办组织编制了辽宁省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标准。为了科学地确定标准的技术指标,编制组进行了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和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基本力学性能实验研究、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抗折性能实验研究、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墙片抗震性能实验研究。鞍山、本溪、铁岭等市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技术资料,为编制组开展实验研究创造了条件。

  辽宁省墙体材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张绍先系统地总结了“十五”以来辽宁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特点。他说,“十五”以来,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墙体材料革新的各项政策,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应用,促使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进入了最快时期。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重视,坚持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墙材革新纳入了法制化轨道。这是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十五”以来,全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加强了墙材革新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省政府于2002年3月18日,以辽宁省人民政府第142号令,发布施行《辽宁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应用管理规定》,使全省墙材革新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各级墙材革新主管部门和墙材革新管理机构,坚持依法行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政府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促使“禁实”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第二个特点是,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促进结构调整,利废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自进入“十五”以来,辽宁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由“九五”主要实施黏土砖企业“实”改“空”,调整为积极发展利废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规模以上生产线。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投入不再支持“实”改“空”项目和未达到规模生产项目的建设,而是用于扶持骨干企业建设规模以上新型墙材生产线。全省新建改建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废渣烧结空心砖、工业废渣混凝土多孔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保温砌块等新型墙材生产线400余条,比2000年增加生产能力125亿块标砖。2006年,全省新型墙材企业发展到980余户,户均年生产能力2277万块标砖,户均年产量1251万块标砖。年生产能力达到或超过1亿块标砖新型墙材企业,已发展到25户。一批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新型墙材生产线的相继建成投产,促使煤矸石和粉煤灰烧结空心砖、建筑砌块等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得到提升。全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哥伦比亚”、“贝塞尔”、“玛莎”等砌块装备的生产线28条。年生产规模10万立方米及以上砌块企业39户,年生产能力总计670万立方米。新建煤矸石、粉煤灰烧结空心砖年设计能力3000万块标砖以上引进和引进消化吸收技术装备生产线近30条;其中选用双鸭山东方墙材工业有限公司引进消化制砖设备生产线24条,年产6000万块标砖及以上生产线14条。全省已拥有3个煤矸石墙体材料现代化生产基地,其中沈煤集团、铁煤集团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年生产能力均达到2.2亿块标砖,抚顺华强公司第二条年产6000万块标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竣工投产,届时年生产规模将达到1.2亿块标砖。

  2006年和2007年,省级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投入1786万元,扶持建设新型墙材生产线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8.4152亿元,新增年生产能力煤矸石等利废烧结空心砖7.5亿块标砖、建筑砌块204万立方米、板材407万平方米。省财政技术改造专项的贷款贴息843万元,用于扶持7家企业的新型墙材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5亿元,年新增生产能力7亿块标砖。

  坚持与时俱进,落实“禁实”任务。全省31个城市中有25个城市完成目标任务,黏土砖企业生存危机与日俱增。这是辽宁新型墙材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从2003年起,辽宁省结束了墙体材料以实心黏土砖为主体格局的历史。“十五”期间,新型墙材产量年均增长20.58%,实心黏土砖产量年递减15.3%.2006年墙材总产量166亿块标砖,其中新型墙材产量123.65亿块标砖,占墙材总量比例74%;实心黏土砖企业减至630余户,产量由2000年112亿块标砖减至42.5亿块标砖。

  城市“禁实”步伐加快。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限时“禁实”的17个城市(14个省辖市和3个县级市)已提前或基本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被国家列入第二批限时“禁实”的14个城市(县级市)中,已有8个城市于2006年提前实现“禁实”目标。

  “禁实”工作也在向城镇和农村延伸,在向禁止使用黏土制品发展。2006年,本溪县、桓仁县等7个县政府所在地城镇,完成“禁实”任务;还有6个县政府所在地城镇,新型墙材建筑比例达到80%以上。沈阳、大连、本溪等市已实施限制或禁止使用黏土空心制品,鞍山、抚顺等市在实施限制或禁止使用废渣烧结实心砖。

  第四个特点是,坚持新产品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应用配套技术,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有了新突破。辽宁省已建立了由中直、省直等建材业和建筑业的科研、设计、质检监督等单位和大专院校、中介机构专家学者组成的新型墙体材料科研开发和推广应用技术服务体系,并能够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和与企业的研发合作,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各地区还结合推广节能建筑,组织编制新型墙材产品标准与应用技术标准,通过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推动和促进建筑工程应用新型墙体材料。

[Page]

  “十五”以来,有28家企业研发的金属面硬脂聚氨酯夹芯板、粉煤灰泡沫轻质隔墙板、钢丝网增强轻骨料隔墙板等30种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营口、本溪、大连市分别建设了2栋、3栋、6栋配筋砌块节能住宅小高层示范工程。本溪、营口、葫芦岛、阜新等市建设了配筋砌块多层节能住宅示范工程。本溪市在城镇多层住宅建筑,包括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工程,持续推广应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已建设配筋砌块多层节能住宅62万平方米。

  全省城镇新型墙材住宅竣工面积,“十五”期间累计1.25亿平方米;2006年36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34万平方米,占城镇住宅当年竣工面积的87%.第五个特点是,节土节能利废成效显著,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新型墙材累计节约土地6.53万亩(按取土深2米计算),节约能源245万吨标煤,减少废气排放116万吨,利用工业废渣3942万吨。

  2006年,全省生产新型墙材节约土地2.04万亩,比上年增长0.43万亩;节约标煤76.66万吨,比上年增长16.66万吨;减少废气排放36.4万吨,比上年增长7.9万吨;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1187万吨(占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消纳量近1/4),比上年增长148万吨。

  他强调,墙材工业要明确发展方向,把握住发展重点。辽宁省在“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节土、节能的砌体结构材料及保温、隔热新型墙体材料,推广节能工艺技术,建设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规模以上生产线,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及产品品种配套生产和供应;到2010年,全省新型墙材企业平均年生产规模将提高到3000万块标砖以上,年生产能力达到或超过1亿块标砖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达到35家以上。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9: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