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C新型复合材料演泽苏州园林别样精彩

徐蕴海 · 2007-12-18 00:00

  据《苏州日报》报道,时的苏州园林,只囿于私家庭院的一方天地。虽然拙政园等极品园林的形成有地理历史文化诸多因素,不可复制,但造园技艺却可继承发扬,不仅仅是保护祖先珍贵遗产的需要,也在人们今日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看到,无论是苏州科文中心的空中花园,还是阳澄湖畔重元寺的飞檐翘角,无论是时尚之作,还是仿古建筑,“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这一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的精髓,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时都有精彩的演绎。

  假山堆上了科文中心屋顶

  如果不是有专人引路,你根本想不到在新近开放的苏州科文中心里面,还“藏”着一个“空中花园”。

  这是一个建在屋顶的立体花园,刚走近,便听得水声轰然,抬头仰望,眼前是一片架在空中的仿真山林,以三层叠瀑为主景,水流飞溅,巨石巍然,树木花草点缀其间,看着只觉气势非凡。带领记者参观的该屋顶花园建造者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假山瀑布的最高处距地面约有26米高,体量大、坡度陡、施工工艺很复杂,这一形式的花园,在苏州尚属首次出现。

  “这是名副其实的‘假山’”,现场管理人员冯根坤说。所有的假山都用的是一种名为GRC的新型复合材料,又称塑石,其优点是材料较轻便,同样体量的只有真石假山重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可以大规模堆到屋顶上而不怕压坏屋面。而且不需开山采石,破坏生态环境,符合现代环保的要求。

  与传统的湖石或黄石假山相比,材料不一样,施工的程序也不同。原来都是真石头,选好原材料之后,再进行堆叠。而塑石首先要翻模,然后再用水泥一块块浇铸出来,每块体积一般在0.3到1立方米大小,再喷塑制作。

  但堆叠假山的审美要求是相同的,即似真非真,虽假犹真,远观有“势”,近看有“质”。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耀祖说,堆假山关键是要自然,跟真山一样,有主峰,有悬崖,有高低起伏,这是主题;在小地方,比如堆叠的结合部分也很讲究,接缝要匀和,石头的纹理要有整体性,尽量淡化人工的痕迹。为此,施工人员专程到苏州郊外的天池山现场翻模,以期达到真山悬崖的逼真效果。拼接后因为留的缝隙较大,还装入钢丝网,再浇上水泥封口。

  “小园林”也能做出大建筑

  今年11月中旬开光的重元寺是一片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群。重元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此次重建仅寺庙区一期建筑面积就有约8500平方米,包括11座单体,分别为:大雄宝殿、天王殿、法身门、虚空藏殿、地藏殿、钟楼、鼓楼、般若门、解脱门。其中体量最大的大雄宝殿,占地面积为2300平方米,高达38米,体量之大在江南地区乃至全国也属罕见。

  整个建筑群是混凝土框架结构,而屋面部分则全部是木构架,琉璃瓦屋面,飞檐翘角,花窗、斗拱、藻井,使用的还是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木工出身的高级技师顾水根是重元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说,仿古建筑既有文化的传承,审美的需要——木结构都是精雕细刻,精美细腻,非常耐看,也有实用的需要,因为仿古建筑更牢固,一般使用年限可达70到100年。比如重元寺的内装修是纯木结构,门窗都是用榫头,其抗震性比钢筋混凝土强,苏州老话中就有“墙坍屋不坍”之说。而且实木结构可逆性强,修复也方便。

  屋脊的做法也很有讲究:设计图上屋脊正面是水平的,实际做的时候却是两边升起,中间微凹,形成优美的弧形。顾水根说,老匠人都知道,根据人眼的视觉原理,视线向上看的都要做成微凹的,视线向下的则都是两边向中间略拱起的,这样看上去才会觉得平整,舒适。

  更让顾水根们自豪的是,重元寺的建造,打破了苏州传统园林古建只会做小,难以做大的局限。顾水根说,承接这么大体量的古建工程,还是第一次。大雄宝殿的一块竖匾,就有17平方米,相当于一间房间的面积。而庙宇的72个屋檐戗角上的72只铜风铃,挂着看是铃铛,放下来其实是一口口大钟,每个都有90厘米高,75公斤重。

  如此大的寺院,斗拱、屋瓦的大小,柱子的体量究竟怎样,开始谁也吃不准。具体在建造时,如何保证安全性能也成了问题。像大雄宝殿的超大木斗拱如何与钢筋混凝土连接,就是其中一个主要难题。重元寺项目的另一位项目经理王昕说,为此他们在开工伊始就成立了课题组,研究解决之道。通过科学验算,用钢结构代替了原本的砼结构或木结构,不仅使木斗拱安全准确地安装到位,还比原计划工期缩短了20天,节省了20%的造价。该研究成果后来分别获得了苏州市和江苏省一等奖。

[Page]

  “修遗实习”传承造园技法

  顾水根说,这些年,园林古建工艺越来越吃香,不仅是世界遗产、文物的修复,各地还在兴建大量的仿古建筑,包括现代园林式住宅、绿地的建设等。他承接的项目远到沈阳,近则上海、江苏一带都有。

  但古建专业人才却有些捉襟见肘。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苏州最大的古建公司,拥有园林、古建、绿化全系列工种及相对应的技师名师和等级技师104名,等级项目经理80名,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的技师37名,其中全国园林古建技术名师7名,高级技工15名。尽管如此,“后备力量还是不足,年轻人都不肯学”,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耀祖说。

  据陆耀祖介绍,园林工种主要分为木工、瓦工、砖细工、假山工、雕花工、油漆工、花木工等,原来还有彩画工,现在苏州已经没有了。后继乏人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古建工艺学起来难,耗时久。“学得较好的工匠,也要做个10年以上才能进入角色,独立操作,带带班。”他说,难就难在工匠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仅仅会模仿是不够的,还要会创作。而且造园手法没有定法,需要灵活掌握,领悟在各人。其次,虽然学习周期比其他建筑工种长得多,但收入上却没有区别,从目前的情况粗略估算,一般初级工一年不过1万多元的收入,高级工也就3万元左右。

  面对园林古建技工、尤其是高水平古建技工的缺失,亚太世界遗产研究和培训中心苏州中心的负责人周苏宁说,他们已经列出了工作计划,将从技术和人才两方面来采取保护措施。苏州中心近期将重点抓好苏州古建筑保护、修复课题的研究,已选定的课题有:砖细制作与施工;木材选择与使用;白蚁防治;传统油漆的成分、配制方法和施工标准;古建筑彩画技术;园林植物景观保护;苏州古建筑调查;苏州古建筑史研究等等,从而发掘古建筑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传统技术。在人才库的建立上,也已明确程序:首先是做好调查,对目前社会上可用的高水平工匠进行统计,建立联系网络和人才库,同时对于世界遗产古建筑修复的从业人员,将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整理面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建立一套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古建筑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借鉴罗马中心的做法,选择一个待修的园林进行修复,或园林中的局部维修项目,将教学和研究贯穿在修复过程中。

  作为苏州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股份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斜塘的生产基地,将成为古建工艺的实习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约有40亩,园林古建的主要工种都包罗在内,并且配有宿舍、食堂,可以容纳数百人在此获取园林古建的实际操作经验。“有了经验再上理论课,进行培训、考试”。陆耀祖说,通过这样的方法,希望能培养出一批人才,将苏州的造园技法代代传承下去。

  采访手记

  没人能怀疑苏州古典园林的精美,值此苏州园林入遗十周年之际,重新梳理,更觉其精致耐读,是不可多得的杰作。

  更重要的发现是,造园者虽然已逝,苏州园林对现代人而言,却不止是旧日经典,而且也是足以安抚心灵的精神家园。在造园技艺上,以自然为法,求天人合一,遵循这一根本原则,苏州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中一样活泼生动。即便是仿古建筑,也充分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实用需要。

  园林不仅仅是古董,重视遗产,保护遗产,是为了要懂得珍惜祖先的劳动,学会从中汲取思想和智慧,获得继续前行的力量,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本意,也是当代人的责任所在。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6 07: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