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混凝土等新技术确保确保西泉眼水库大坝万无一失

2007/12/14 00:00 来源:

......

  西泉眼水库自1996年12月开始蓄水试运行,一直作为哈市的后备饮用水源。随着哈尔滨市确定将这座水库由备用水源变为正式供水水源地,水务部门将对西泉眼水库实施加固。

  目前,经黑龙江省水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水库应急加固工程施工方案已获批准,施工准备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专家介绍,这次加固工程将采用的防渗墙、岩石层帷幕、塑性混凝土等3项关键性技术措施,在哈尔滨市大型水库加固工程中均为首次采用。

  大坝将建省内最大防渗“连续墙”

  西泉眼水库的拦河坝至今已建成使用了11年。大坝长400.86米,高29.1米。随着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施工规范、工程材料的不断提高,西泉眼水库的大坝主体及附属工程,已经不能适应水源地长期不间断向市区供水的需要。

  为严防大坝渗水,保障万无一失,这次的除险加固工程,将对大坝主体“开肠破肚”,修建“垂直防渗塑性混凝土连续墙”。据专家介绍,这项工程的要点为,在坝顶轴线位置,使用专用设备开凿一条80厘米宽、上下贯通的土槽。这个土槽的平均深度为30米,最深处可达40米。之后,把土槽建成一条横贯大坝的混凝土墙体,可确保水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渗漏。据了解,西泉眼水库将要建造的防渗连续墙,其“个头”在黑龙江省大型水库加固中尚无先例,属全省最大。

  “塑性混凝土”让大坝变得有“弹性”

  “塑性混凝土”是这次加固工程采用的又一项新材料、新技术。哈尔滨市处于北方高寒地区,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有可能造成大坝在冻胀中出现混凝土变形、裂纹。专家介绍,为防止防渗墙建成后因冻涨出现变形、裂纹,这次施工将采用“塑性混凝土”。这种新材料既具有设计规范中要求的强度、硬度,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技术规范要求的冻胀范围内,这种混凝土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在防渗墙周边土层发生冻胀时,地基、坝体、混凝土墙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不会出现裂纹,防止库水渗漏。

  水库可向城市日供水30万立方米

  西泉眼水库位于松花江右岸一级支流阿什河上游尚志、五常、阿城三市(区)交界处,距哈尔滨市区93公里,其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洞和电站四部分组成,总库容4.78亿立方米。西泉眼水库建成后,在防洪方面发挥了保护哈尔滨市区68个村屯的15万居民,保护农田16万亩,保护滨绥铁路、301国道、哈同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使阿什河下游农田的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阿城市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据测算,西泉眼水库变为正式供水水源地之后,在维持现有灌溉面积7.25万亩农田基础上,水库可为城市日供水30.05万立方米、年供水1.0968亿立方米,其中,为阿城区年供水1800万立方米,哈市供水9168万立方米。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09-28 0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