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成行业热点
8月28日一早,记者接到来自广州的一个电话,对方说在本报看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研究通过鉴定的消息,而他们也正在做相关的试验研究,希望能通过我们找到项目研究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其实类似的事情发生多次以后,不禁让记者有了这样的感触:还有不少的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揭开她们头上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进步?
其实近年来,交通部一直没有停止科技成果推广的步伐,特别是从今年开始,力度不断加大。5月10日,交通部科教司司长孙国庆,在交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新技术研讨会上说:“今后,我们在加强组织行业科技创新研究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的力度,让行业共享成果,共同发展和进步。”
摸清共性问题
科技成果的推广的难点是什么?5月份,一次涵盖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研拉开了序幕。此次调研由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中心负责,调研的负责人之一毕仁忠告诉记者:“关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如此大规模的调研在交通行业还是第一次,调研对象虽然只是针对西部项目成果,但其对整个交通行业科技成果的推广都有借鉴意义,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科技成果的推广情况和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从5月24日到7月27日,调研组组织召开了东北、西南、华中、西北和华北5个片区会,会议代表涉及科技项目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设计施工单位、行业协会等。“总之,科技项目从立项到最后成果被应用,其中涉及的单位或者个人,能想到的全请来了。”
记者通过对几次调研会的追踪报道发现,地方虽然不同,但大家遇到的问题却是共性的。首先是信息障碍,一项成果出来,没有常规的信息发布渠道,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在宣传上还存在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其次是风险障碍,因为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其成果从出来到上升到规范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施工单位在应用新技术时存在风险,想用却不敢用。最后还有利益障碍。很多科技项目应用在实际工程中时会增加工程成本,而工程预算在开工前已确定,增加的成本谁来掏?来自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调研组成员尚文豪告诉记者,调研报告已基本定稿,其中总结了科技成果推广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还要经专家和部科教司的审核,成型的调研报告将会在9月下旬出台。
专项行动 专门推广
7月22日,“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记者8月15日来到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采访,课题组成员白红英告诉记者,为了整理成果资料,她已经熬了几个通宵。
6月份,交通部发布通知,正式开始组织实施“材料节约和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该专项行动重点研究和推广高等级路面再生技术、废旧橡胶粉筑路应用技术、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技术、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并将通过开展示范工程、编制设计施工技术指南建议稿、举办技术交流会或培训班、制作技术宣传片等形式,把这些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新技术向全行业推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技术正是其中一项。项目负责人之一、新桥公司总工程师卢铁瑞告诉记者,课题组依托项目已经修了300多公里的试验路,编制了设计和施工指南,推广这项技术既是部里的要求,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所以推广起来动力很足。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王旭东博士,是废旧橡胶粉筑路应用技术推广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废旧橡胶粉道路应用成套技术研究”在4月份就通过了鉴定,但这次交通部里为了推广这项技术,前不久又专门立了一个推广项目,现在正修筑试验路,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大规模推广做准备。
科技示范路让成果集中应用
7月27日,重庆高发司总经理李祖伟一大早就赶到了北京,因为交通部科技示范工程——重庆绕城高速的具体实施方案要在今天通过专家评审。至此,包括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山西忻阜高速公路、四川雅泸高速、重庆绕城高速在内的4条科技示范路的实施方案全部通过评审。根据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的部署,科技示范工程采用以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为载体,官、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开发创新模式。通过科技成果应用和关键技术开发创新,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的质量和科技水平。在未来几年内,将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应用在示范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
科技成果在刚出来时像一个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只有经过实践不断的磨炼才能成长、成熟以至被广泛推广应用。但在这个孩子的成长阶段,谁是他的监护人?谁是他的老师?谁有责任、有动力来推动他成长?是政府?是科研单位?是企业?是市场?还是需要一股合力?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变了重立项,轻推广的观念,科技成果推广已经上路。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