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200公里在建高速将于2010年完工

2007-03-14 00:00
     重庆人都知道“8小时重庆”。
 
       2003年12月26日,是一个标志性时间。在这一天,重庆实现了下面这个目标:所有区县政府所在地到主城内环高速,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

       直辖10年之际,正在北京开“两会”的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祖伟,向记者透露另外的信息:在高速路建设提速背景下,重庆准备用“6小时重庆”,“替换”原来的“8小时重庆”。

       李祖伟更牛:“其实,我觉得5小时重庆都可以。”

       他给记者详细阐释了如此“牛气”的理由:2010年重庆在建的1200公里高速路全部建成后,巫山、巫溪、秀山这3个重庆最边远的县,借助高速路到主城的距离,还不到500公里,而且是全程高速。

      至于城口,李祖伟说肯定不修高速路了。但是,修建二级路到四川万源,从万源到达州再到重庆主城,全是高速路,5小时也足够。重庆高速公路建设提速10年目前约十万人同时奋战在1200公里高速路建设现场

      在直辖10年的这个时间点上,究竟有多少人,同时忙碌在重庆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上?

      “估计有10万人吧。”这个数字是重庆代表团代表、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祖伟告诉记者的。3月7日,他正在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高速公路建设提速10年。这是原市委书记、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给重庆高速路建设下的死命令。

      “提速压力是很大的,但是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在重庆的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提前建成,就提前发挥作用。”同样作为重庆代表团代表,黄镇东3月6日在驻地的电梯口,抛给记者这么一句话。

      规划的2000公里高速路,现在通车的787公里。剩余约1200公里,已全部铺开建设。

      李祖伟算了一下:平均每个合同段300多人,在建高速公路300个合同段,大约10万人同时在建设重庆的1200公里高速路。

      “一环五射”6条高速公路,正好形成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公路主骨架。在建的“重庆—湖北”、“重庆—湖南”高速路,又成为“两翼”经济的两条“骨骼”。

      说起高速路,李祖伟有点兴奋。但他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点轻松。“只剩下三年多时间了,要保证这1200公里高速路建成通车,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

      10年规划9个

      出境高速出口

      到2010年,重庆高速公路有10个出境口。其中,9个是在直辖10年中规划实施的。

      渝黔高速:接通贵州;

      渝武高速、渝邻高速、邻垫高速、江合高速、渝遂高速:接通四川;

      渝湘高速:接通湖南;

      渝宜高速、沪蓉高速:接通湖北。

     李祖伟很肯定地告诉记者,直辖10年来一直抓紧建设。“2010年重庆境内路段全部通车,肯定没有问题。”

      他担心的,是打通断头路问题。渝黔高速、成渝高速和渝邻高速,已分别与贵州和四川实现对接。渝遂高速、渝湘高速、沪蓉高速,都可以与四川、湖南和湖北同步打通。渝宜高速,估计湖北比重庆滞后一年。渝武高速重庆段已建成,四川段估计在明年通车。垫江到邻水的邻垫高速、江津到合江的江合高速,估计四川段也会晚于重庆段通车。“我到重庆抓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交通”

      对于黄镇东,市民更多的是将他和交通联系在一起。不过黄镇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己到重庆抓的第一件事并不是交通,而是电力建设。

      黄镇东到重庆时正碰上缺电。黄镇东说,电力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要用电、工业生产要用电、农村建设也要用电。而黄镇东到重庆时,重庆的装机容量只有400万千瓦左右,更多的是依靠市外购电。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黄镇东称,自己在重庆时规划了1000万千瓦的电源建设,这包括彭水电站、珞璜电厂三期工程。黄镇东离开重庆时,重庆的装机容量达到了700万千瓦,去年达到了800万千瓦,到2010年重庆自身的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000万千瓦—1200万千瓦。

      重庆自身虽然有煤炭,可以发展火电,但煤炭含硫量高。黄镇东介绍,自己在重庆时还开始规划建设核电站项目,并希望国家给予支持。另外,还开始规划修建抽水蓄能电站。

      对修抽水蓄能电站,黄镇东表示,重庆有这个条件,用电低谷时用电抽水蓄能,到用电高峰时再放水发电,“这就将低谷电转换成了高谷电。”

      黄镇东希望重庆能继续将这两个项目的前期规划做好,以尽快争取国家支持开工建设。

      重庆市“二环八射”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

      从三大经济区

      到1小时经济圈

      “从三大经济区到1小时经济圈,未来的重庆,将成为中国西进的战略支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区和小康社会的改革试验区!”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说,这几天他一直在关注全国“两会”,他认为,直辖10年的今天,重庆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10年,重庆将完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使命,全面进入小康。

      李勇介绍,直辖不久,重庆市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首次提出了重庆三大经济圈的战略构想,三大经济圈即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都市发达经济圈着眼于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其主要任务是构建好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三个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建成现代产业基地。

      对于渝西经济走廊,当时的定位是着重发展城郊型经济,沿成渝、渝遂、渝黔高速公路和铁路轴线,建设一批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大、中城市连绵区和产业密集带,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点是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经过近9年的发展后,在2006年末全市经济工作会上,重庆提出了“1小时经济圈”的战略部署。

      据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预测,10—15年后,“1小时经济圈”的地区GDP将占到全市的八成以上,集聚的城镇人口超过2000万人,城镇化率达75%。

      重庆还明确要加快发展“两翼”城镇群,“两翼”是以万州、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南城镇群。

      专家的共识是,“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重庆将按照“一圈两翼”的格局完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使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5 04: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