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配比试验研究
[摘 要] 研究减水剂品种及成型技术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强度的影响,考察水胶比、粉灰硅灰、石英粉以及钢纤维掺量对RPC 的抗折、抗压强度及流动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可以改善RPC 的流动度及强度,在热水养护下,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超过200MPa 的活性末 1 引言 在我国,近年来清华大学[ 4 ] 、湖南大学[ 5 ,6 ] 、福州大学[ 7 ,8 ] 、石家庄铁道学院[ 9 ] 、中南大学[ 10 ]等院校在RPC 研究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湖南大学何峰等研究了原材料品种、性质及配合比对RPC 强度的影响,高温养护条件下未掺钢纤维RPC的抗压强度达22910MPa ,掺钢纤维RPC 抗压强度更是高达29816MPa。清华大学覃维祖采用水泥、粉煤灰和硅灰三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 开展了试验研究,制备的RPC 抗压强度超过200MPa ,抗折强度50MPa ,断裂能为2100J / m2 。本文首先考察减水剂品种及成型技术对RPC 强度的影响,随后着重讨论了水胶比、硅灰、粉煤灰、石英粉以及钢纤维掺量等对RPC抗压、抗折强度及流动性的影响。 2 试验准备 2.1 原材料 水泥:哈尔滨水泥厂生产的天鹅牌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P4215 ;硅灰:天先特种材料研究所提供,灰白色粉末,实测密度2.13g/ cm3 ;粉煤灰:一级特细粉煤灰,实测密度2.21g/ cm3 ;细砂:福建平潭按旧标准产的天然河砂,粒径范围0.25mm~0.65mm ,密度2.59g/ cm3 ;石英粉:275~320 目石英粉,实测密度2.64g/ cm3 ;高效减水剂:考察了三种减水剂对RPC 的影响,分别是: (1) 高浓型萘系FDN 减水剂,褐黄色粉末; (2) 上海花王化学有限公司的迈地21S ,属羧酸系共聚物,无缓凝及引气作用,淡褐色液体,含固量20 %; (3) 江西省金盛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的聚羧酸盐减水剂,淡褐色油状液体,密度1.06g/cm3 ,有一定的缓凝及引气作用;钢纤维:天津市路桥钢纤维厂产的表面镀铜光面平直钢纤维,纤维直径0.18mm~0.2mm ,长度15mm ,长径比约为79 。 2.2 试件制备、养护及测试方法 2.2.1 搅拌方式 采用水泥胶砂搅拌机,手动控制搅拌时间,考察两种搅拌方式: ①将水泥、硅灰、砂和石英粉倒入搅拌锅内,干拌3min ;加入溶有减水剂的一半用水量,搅拌3min ;倒入另一半用水量,搅拌3min ;若掺有钢纤维,则最后加入钢纤维再搅拌3min~6min[ 5 ] 。②将水泥、硅灰、粉煤灰和80 %溶有高效减水剂的水倒入搅拌锅内搅拌4min ;然后加入砂子和石英粉以及剩余20 %溶有高效减水剂的水,搅拌4min ;对于掺有钢纤维的情况,则加入钢纤维后再继续搅拌4min[ 8 ] .21212 试件成型及测试混凝土搅拌完后,将拌合物浇筑于40mm ×40mm ×40mm的三联试模中,在振动台上振动5min 成型。试件成型后移入养护室,24h 拆模,考察两种养护制度: ①在(20 ±2) ℃水中标养28d ; ②先标养3d ,然后在90 ℃热水中养护3d。试件的抗折、抗压强度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GB/ T17671- 1999) 进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度按《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2419 - 81) 采用跳桌法测定。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减水剂、搅拌工艺和养护制度对RPC 性能的影响 本次试验考察了三种高效减水剂对RPC 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1 所示。试件编号中a、b 和c 分别代表FDN 萘系减水剂、迈地21S 和聚羧酸盐减水剂,FDN 和聚羧酸盐类减水剂的掺量均为胶凝材料的2 % ,迈地21S 的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 %和3 %。同时还考察了搅拌方式和养护制度对RPC 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由表1 可知: (1) 由1a、3b 和4c 的比较可知减水剂种类对RPC 性能的影响,采用FDN 的试件抗折、抗压强度最高,采用迈地21S 次之,而采用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强度最低。主要原因是这批聚羧酸盐减水剂具有一定的缓凝和引气作用,RPC 成型后表面存在明显的孔洞,降低了其密实度,从而影响了抗折及抗压强度。虽然1a 强度最高,但其成型困难,流动度很低。因此综合考虑强度及流动度的影响,采用迈地21S 减水剂效果较好; (2) 5b 的抗折、抗压强度和流动度均比6b 略高,说明两种搅拌方式均可用来制备RPC ,宜优先采用第一种搅拌工艺; (3) 热水养护要明显优于标准养护,抗压强度可高出40MPa~66MPa ,说明热水养护对RPC 的活性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大幅提高其抗折及抗压强度,说明制备RPC时不应采用标准养护制度; (4) 由迈地21S 掺量为2 %和3 %时强度比较可知两者相差不大,2 %掺量时虽然没有测出流动度,但经过振动后可以成型。 3.2 配合比对RPC 强度的影响 根据前述结果,采用迈地21S 减水剂(胶凝材料质量的2 %) 、第一种搅拌工艺和热水养护制度,分别考察了水胶比、砂灰比、粉煤灰和钢纤维掺量对RPC 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工况和结果如表2 所示。 由表中A 组试件抗折及抗压强度的比较可以看出: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抗折强度逐渐降低,胶比为0.16 时的抗折强度最高, 达18.17MPa , 而水胶比为0.22 时的抗折强度为15.13 ,两者相差16.7 %;抗压强度在水胶比为0.18 时出现峰值,这是由于水胶比为0.16 时拌合物的流动性很差,振捣成型时不容易密实,导致其抗压强度降低,所以在配制RPC 时不应过分地追求低水胶比,而应综合考虑强度和流动性来选择最佳的水胶比,以达到较高的强度,本文试验中得到的最佳水胶比为0.18 。B 组工况考察砂灰比(S/ C) 对RPC 强度的影响,随着标准砂掺量的增加,RPC 的抗折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砂灰比为1.1 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趋势相同,砂灰比为1.0 和1.1 时强度相差很小,所以考虑最佳的砂灰比为1.1 ,此时RPC 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均较高。RPC实现高强度的前提是采用极低的水胶比,此时水泥和硅灰都不可能充分水化,因此可以考虑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利用粉煤灰水化速度缓慢的特点,使体系在较低水胶比时,水灰比却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动态水化环境。表2 中C 组工况考察了粉煤灰掺量对RPC强度的影响,粉煤灰等质量取代水泥且保证胶凝材料总量不变。可以看出:抗折强度在粉煤灰水泥质量比为0.2 时达到最高,此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抗压强度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粉煤灰水泥质量比为0.33 时出现最大值,此时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的比约为0.2 左右。 对比配比1~3 的强度及流动度试验结果可知: (1) 当减水剂按含固量为胶凝材料的1 %掺入时,RPC 拌合物的工作性明显改善,粘性及湿度均较大,比前述试验中较干的拌合物相比更容易成型; 当水胶比为0.2 时, 其流动度更是达到了175mm ,成型十分容易; (2) 随着水胶比的增加,RPC 的抗折及抗压强度均下降,这与表2 中A 组情况有所差别,主要原因是减水剂掺量增加后,低水胶比的RPC 亦很容易密实成型,所以随水胶比的减小其抗压强度不断增加; (3) 综合考虑强度和工作性,最佳水胶比应在0.16~0.18 范围内。由配比2 、4 和5 的比较可知: (1) 掺入粉煤灰后拌合物的流动性会得到明显改善,配比5 为二元胶凝体系,没有测出其流动度,而配比2 和4 中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RPC 的流动度不断提高,说明采用掺入粉煤灰的三元胶凝体系来制备RPC更为合理; (2) 对比配比4 、5 的强度可以看出,两者抗压强度十分接近,但加入粉煤灰后RPC 的抗折强度有所提高; (3) 配比1的抗折和抗压强度最高,其流动度亦较好,所以将配比1 定为本文试验所用原材料的最优配合比。 4 结论 通过上述对RPC 配制技术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配制RPC不应一味地追求低水胶比,应该充分考虑强度和流动度两个因素对RPC性能的影响,若对RPC强度有较高要求时可择0.16 的水胶比,其热水养护的抗压强度可超过200MPa ;而如果对工作性要求较高时,应采用稍大的水胶比;(2) 掺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用量,不仅降低RPC 的制备成本,还可较好地改善RPC 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说明采用掺入粉煤灰的三元胶凝体系来制备RPC 更为合理,试验得到粉煤灰的最佳掺量是粉煤灰水泥比介于0.25~0.33 之间,可以考虑采用0.3 ;(3) 石英粉的活性只有在蒸压养护时才能得到发挥,当采用热水养护时可不加入石英粉组分,而只用标准砂作为RPC的骨料,试验得到的最优砂胶比是1:2 ; |
原作者: 王震宇 王俊亭 袁杰 |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